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调查与分析黑龙江东方学院邹俊中一、背景介绍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是由它的职能和作用决定的。
只有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保证我们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才能及时排除和战胜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
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正确的理想信念从来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教育、培养、引导等科学的途径,逐步建立起来进而发展为人们的行动指南。
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内容抓好落实,才能发挥塑造人、引导人的功能。
面向新世纪,由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必然发生巨大而深刻的改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努力探索,深入研究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新特点、新方式,探索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发扬好传统,找出新路子,开创新局面。
二、调查目的与方法我对我院计算机学部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通过问卷、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
共发放问卷296份,收回问卷272份,收回率91.6%,问卷有效率97.4%。
召开各类座谈会及个别访谈40余人次。
调查范围涵盖非毕业班三个年级的本专科学生,其中本科生156份,占58.5%,专科生110份,占41.5%,一年级128份,占48.3%;二年级108份,占40.8%;三年级30份占11.3%,基本上反映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情况。
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生活态度、入党情况、“三个主义”、价值观等方面的24个问题。
问卷调查结果采取检验与统计分析的方法。
调查结果表明,计算机学部大学生的政治倾向、人生态度、竞争意识、奉献精神等与时代变革的步伐基本一致,呈现出积极、进取、务实、开放的特点和变化,同时,思想上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
三、调查结果与原因分析(一)、调查结果1、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关心政治,但年级差别明显,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思想积极要求进步,比较关心热点问题。
如:问及是否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有53.6%的同学回答很想,有21. 9%的同学回答不想加入。
在被问及是否关注国际国内新闻时,有78.3%的同学表示关注或很关注,只有21.7%的同学说很少关注。
在被问及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目的时,有15.5%的同学表示为信仰共产主义,有23.3%的同学表示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有35.5%同学表示是为发挥自己的作用早日成才。
但是,从另一个数字来看反映了一些问题。
问及是否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本科同学有57.4%的同学想加入,专科同学有48.2%的同学想加入。
不难看出本科同学比专科同学思想要求更积极。
从年级分布来看,一年级同学有64.8%的同学想加入中国共产党,二年级有44.4%的同学想加入,而到了三年级只有37.9%的同学愿意加入共产党。
低年级要求入党的学生比高年级多。
2、集体观念较强,但表现出个人主义倾向在回答个人利益和群体或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由49.8%的同学选择以群体或集体利益为重,有38.6%的同学选择了兼顾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问及是否想成为一个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人时,有72%的同学回答想,有24.5%的同学表示不想。
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把集体利益放到优先位置,能为他人和集体牺牲个人利益,集体主义观念是比较强的。
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们内心并不想失去个人利益,在不损害个人利益的情况下兼顾集体利益。
从后一个问题可以看出,一部分同学表现出个人主义倾向。
3、生活态度积极,表现为追求实用主义在问及对待人生态度时,有64.9%的同学选择乐观进取,自强不息。
在问及大学期间怎样才是成功时,有60.8%的同学选择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交际面广泛的人。
在问题有用就是真理的选项中,有40%认同这个观点,在有钱就是真理的选项中有12.5%同学认同这个观点,在物质利益第一的问题中,有10.6%同学认同这个观点。
他们的生活态度是积极向上的,渴求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也体现年轻人受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追求实用主义。
但是,他们判断事物的标准更多的是是否有用,更多的人愿意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结合起来考虑,即讲贡献也不违言索取。
追求个人事业成就,也就是实用主义标准。
4、要求独立,但存在依赖心理,在被问及对待事物正确与否的判断标准主要标准时有57%的学生选择自己判断标准。
在被问及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时有66%的学生选择自己努力同时寻求帮助。
大学生脱离了父母的管束和高考的压力,青春期就已萌动的独立意识迅速复苏,自我意识增强。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育导向的弊端,大学生普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准备,当生活、学习上碰到问题、遇到困难挫折时,表现出较大的心理依赖性,存在不劳而获的心理。
5、获取信息多渠道,内容多样化他们期望了解社会或信息,但渠道不再是单一的方式。
在被问及了解信息的渠道时,有26.4%的同学选择报纸,有18%的同学选择收音机,有24%的学生选择电视,有21.5%的学生选择网络,另外还有4.4%的同学选择校内宣传橱窗。
通过多方面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反映出他们渴求信息的愿望,也进一步反映出他们希望获取内容的多样化。
(二)、原因分析1、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影响。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经济价值多元化,人们心理失衡,对道德的调节作用失去信心,仅适用于经济领域的原则,如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等侵蚀到人们的道德领域。
青年大学生处在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等多种知识的积累期,也是最容易受到一些外界因素影响的时期。
这个时期他们学习、模仿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导致一些领域出现了道德失范现象,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界限混淆,导致一些人道德观念颠倒、错位。
2、西方的价值观念侵入。
改革开放一些西方资产阶级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的进入与传播,腐蚀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对年轻人的思想影响,来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念。
一方面青年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
对事物的判断标准不一,他们多以个人意识作为判断标准;另一方面,青年人有追求新知识,接收新事物心理;第三方面,部分同学存在国外的都是好的,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思想。
从而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偏移。
3、现代科技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同时带来现代病。
人的物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人与机器接触的机会和频率增加,人际交往的减少,人情味越来越淡,道德意识自然开始减退。
现在的社会交通设施现代化,网络、电话等方便了人们的联系,但是减少了人与人在一起的时间,使得人们之间的感情减弱。
另一方面,人物之间的接触,淡化了中华传统的礼仪要求,甚至最起码的礼貌也丢失掉了,这种情况使他们道德滑坡。
而且网络使学生接受信息渠道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信息量大,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信息都有可能出现,难免有错误和不健康的信息,这方面给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4、教育本身存在问题。
①道德建设重视理论教育,轻实践,导致学生自己看不惯的行为,自己却不加控制,而且缺乏一种对人和对己一致的普遍的公共道德标准认识。
即使安排实践,也多流于形式,为活动而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够,缺乏实效性。
②中小学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关键时期,而我们的教育追求应试教育,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
形成只要成绩好其他无所谓的思想。
这种思想灌输给学生,甚而影响他们的思想道德,在进入大学后这种现象很难一时扭转。
③大学开设的政治理论课、道德修养课的形式不理想,造成课堂乏味,学生不愿听课。
教学内容与实际联系不紧密,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不明显或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5、家庭影响不可忽视。
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有的父母娇之、惯之,使其放任个人意识和行为,缺乏自律意识,过了18岁仍然象个孩子,责任心不强,不成熟,缺乏正确人生观。
另一方面,学生们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同,但是他们之间互相攀比心理强,在穿衣、吃饭、花钱等方面相互攀比,使一些学生的人生观发生扭曲。
一些人感觉生活无着落,不能正确对待自身的经历,开始相信命运,这也是价值多元化带来的附属产物。
6、实用主义太强。
实用主义强调行动、注重实效,主张从效果去确定行动方向,对其他因素不予考虑,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看成两点一线。
现在部分大学生功利心理太重,急功近利,他们要求学什么,必须有用,重视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加强。
不理解道德的社会作用,轻视甚至忽视道德修养。
做什么事情的反应是对本人是否有好处,有多大好处。
把贡献与奉献放到了次之位置。
四、采取措施与建议理想信念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科学的理想信念的确立需要长期大量的积累,这样才能产生质的飞跃。
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也是一个曲折反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因此,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真正做到标本兼治,由表及里,解决深层问题,就必须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找准结合点,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开展学理论、学国情、学先进的三学活动,从根本上做好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①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来源于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下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生价值的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着眼于“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②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走出课堂,强化实践基地建设,把理想信念的基地建设同社会实践基地、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发挥一个基地的多功能作用,让大学生在基地活动中接受形象教育,巩固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果,通过社会实践锻炼人。
③同时,理想信念教育还要靠典型引路、榜样感染,有理想的人讲理想,让先进事迹感染人。
要及时宣传学生党员中的典型,引导学生寻找党员中的积极因素,因为身边的人和事更有亲切感和说服力,身边的“闪光点”更易接受,更易模仿,这样在形象教育中就将理论武装和实践教育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④理想信念教育也离不开国情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
历史让我们刻骨铭心,历史可以激起我们的民族主义精神,通过重大历史事件激励人。
通过学习历史事件或现今的国情报告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主义精神。
(二)开展“四步递进”教育,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的做好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也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如何做事,学会如何生活。
为了能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有必要根据他们的不同时期的特点制定阶梯状的教育内容,根据每个年级的特点,确立目标,制定计划,安排系列活动,也就是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达到在成才教育过程中实现系统思想教育。
1、一年级加强道德礼仪教育刚从高中升入大学的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思想不成熟和心里脆弱。
他们自我意识强,但缺乏自我监督约束和控制能力,他们渴望成才,却缺乏学习的毅力,他们想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却在实际生活中难以自律,他们不知道如何做才好,他们缺乏对正确的礼仪的理解与认识,他们需要理解,但又处理不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