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测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在座谈会上,抗洪救灾英模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水库除险加固、河流治理、城市供排水、道路交通和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②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
③毕业时,虽然我们班的同学都没有许下海誓山盟....,但是我们在心中一直把彼此当做一辈子的朋友。
④在热烈的掌声中,这次为期一周的漫长的论证会终于打退堂鼓....了。
作为东道主的我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⑤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发表了大量作品,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执牛耳者....,他对 20 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⑥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扎克伯格,创办了自己的公司facebook,如今已是亿万富翁。
A.①②④ B.①③⑤C.②⑤⑥ D.③④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福彩“双色球5亿派奖”最后一期因技术原因取消直播、延迟开奖,有关方面尽管连续发布声明并道歉,但质疑声音难以平息。
B.梁启超是一代大儒,学识超群,才华横溢,是一致公认的晚清第一学者,被评为中国历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C.有人认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成效不大,是由于长期以来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紧密相关的制度改革滞后造成的。
D.公安部部长说,将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规定领导干部凡对司法活动打招呼的,都要进行记录,造成后果的要倒查责任。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蔚蓝的天空覆盖着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人生。
,;;。
,就会看到最精彩的世界和完美的人生。
①无论你走哪样的路②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③幸福的光芒来到时,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悄悄地走过那些平坦、崎岖的道路④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⑤犹如一抹抹阳光,这一抹抹阳光洒在那平坦、崎岖的道路上⑥只有抱着永不停息的信心和希望一步一步向前迈,才能闯荡出人生的辉煌A.①④②⑤⑥③B.①②④⑥③⑤C.⑤①④②⑥③ D.⑤②④⑥③①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作者鲁迅。
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杂文作品,共有杂文集16本。
另外还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
B.巴金,现代小说家,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等,20世纪40年代的主要作品有《火》《憩园》《寒夜》等。
《随想录》是他晚年创作的思想漫笔。
C.《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题为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作者梁实秋,中国现代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D.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领袖,学者。
有《饮冰室合集》。
5.下图是丁聪为巴金所作的头像画,请根据头像中人物的神情,结合你对巴金的了解,写一段人物赞语,表达你对巴金的敬仰之情。
要求:①须原创;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超过60字。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马的眼镜莫言吴先生为我们讲课,应该是在1984年的冬季,前后讲了十几次。
他穿着一件黑色呢大衣,戴一顶黑帽子,围一条很长的酱紫色的围巾。
进教室后他脱下大衣解下围巾摘下帽子,露出头上凌乱的稀疏白发,目光扫过来,有点鹰隼的感觉。
他目光炯炯,有两个明显的眼袋,声音洪亮,略有戏腔,一看就知道是讲台上的老将。
因为找不到当年的听课笔记,不能准确罗列他讲过的内容。
只记得他第一节讲杜甫的《兵车行》。
杜诗一千多首,他先讲《兵车行》,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因为我们是军队作家班。
这首诗他自然是烂熟于胸,讲稿在桌,根本不动,竖行板书,行云流水——后来才知道他的书法也可称“家”的——他的课应该是非常精彩的,他为我们讲课显然也是十分用心的,但由于我们当时都发了疯似地摽劲儿写作,来听他讲课的人便日渐减少。
最惨的一次,偌大的阶梯教室里,只有五个人。
这也太不像话了,好脾气的徐怀中主任也有些不高兴了。
他召集开会,对我们提出了温和的批评并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说。
下一次吴先生的课,三十五名学员来了二十多位,怀中主任带着系里的参谋干事也坐在了台下。
吴先生一进教室,炯炯的目光似乎有点湿,他说:“同学们,我并不是因为吃不上饭才来给你们讲课的!”这话说得很重,许多年后,怀中主任说:“听了吴先生的话,我真是感到无地自容!”吴先生的言外之意很多,其中自然有他原本并不想来给我们讲课是徐怀中主任三顾茅庐才把他请来的意思。
那一课大家都听得认真,老先生讲得自然也是情绪饱满,神采飞扬。
吴先生讲庄子《秋水》篇那一课,就是只来了五个人那一课。
那天好像还下着雪——我愿意在我的回忆中有吴先生摘下帽子抽打身上的雪花的情景。
我们的阶梯教室的门正对着长长的走廊,门是两扇关不严但声响很大的弹簧门。
吴先生进来后,那门就在弹簧的作用下“哐当”一声关上了。
我们的阶梯教室有一百多个座位,五个听课人分散开,确实很不好看。
我记得阶梯教室南侧有门有窗,外面是礼堂前的很大一片空场。
因为我坐在第七排最南边的座位上,侧面便可见到窗外的风景,那天下雪的印象多半由此而来。
我记得我不好意思看吴先生的脸。
虽然只有五个人听讲,但吴先生那一课却讲得格外地昂扬,好像他是赌着气讲的。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先生朗声诵读,抑扬顿挫,双目烁烁,扫射着台下我们五个可怜虫,使我们感到自己就是目光短浅不可以语于海的井蛙、不可以语于冰的夏虫,而他就是虽万川归之而不盈、尾闾泄之而不虚,却自以为很渺小的北海。
讲完了课,先生给我们深深鞠了一躬,收拾好讲稿,穿戴好衣帽,走了。
随着弹簧门“咣当”一声巨响,我感到这老先生既可敬又可怜,而我自己,则是又可悲又可耻。
因为当时我们手头都没有庄子的书,系里的干事便让我将《秋水》、《马蹄》这两篇文章及注解刻蜡纸油印,发给每人一份。
刻蜡纸时我故意地将《马蹄》篇中“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中“月题”的注释刻成“马的眼镜”,其意大概是想借此引逗同学发笑吧,或者也是借此发泄让我刻版油印的不满。
我没想到吴先生还会去看这油印的材料,但他看了。
他在下一课讲完时说:“月题”,是马辔头上状如月牙、遮挡在马额头上的佩饰,不是马的眼镜。
然后他又说——我感到他的目光盯着我说——“给马戴上眼镜,真是天才!”——我感到脸上发烧,也有点无地自容了。
毕业十几年后,有一次在北大西门外遇到了吴先生,他似乎老了许多,但目光依然锐利。
我说:吴先生,我是军艺文学系毕业的莫言,我听过您的课。
他说:噢。
我说:我听您讲庄子的《秋水》、《马蹄》,很受启发,写了一篇小说,题目叫《秋水》,写了一篇散文,题目叫《马蹄》。
他说:噢。
我说:我曾在刻蜡纸时,故意把“月题”解释成“马的眼镜”,这事您还记得吗?此时,正有一少妇牵着一只小狗从旁边经过,那小狗身上穿着一件鲜艳的毛线衣。
吴先生突然响亮地说:“狗穿毛衣寻常事,马戴眼镜又何妨?”(选自《文汇报》2017年3月16日,有删节)6.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吴先生授课的特点。
7.我感到这老先生“既可敬又可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8.我愿意在我的回忆中“有吴先生摘下帽子抽打身上的雪花的情景”,为什么?9.试分析两处画线句流露的不同情感。
1.C的代名词。
此处使用正确。
⑥一名不文:指一点钱都没有。
此处使用正确。
2.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
A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可改为“尽管有关方面连续发布声明并道歉”。
B项,语意重复,“一致”与“公认”重复,可删掉“一致”。
C 项,句式杂糅,删去“由于”或“造成的”。
3.C【解析】通读题目,可推断⑤句与横线前的句子联系紧密,应放在首位,③句与横线后的句子联系紧密,应放最后,④②⑥三句相连,构成排比,由①句统领,应放①之后,故答案为C项。
4.A【解析】散文集是《朝花夕拾》,散文诗集是《野草》。
5.示例一:你思考,你深刻,你卓越!你期待自己的生命开花,《随想录》正是你晚年盛开的生命之花。
这是个人的幸运,也是民族的幸运。
示例二:思考是他的宿命,从天堂到炼狱,再到人间,当代中国活得最痛苦最热情的老人,他的生命与思考同在,与文学同在,与良心同在。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能力。
作答本题,要注意题干“根据头像中人物的神情”的要求,丁聪笔下的巴金,一副沉思状,赞语一定要抓住“思考”这一特点进行写作。
巴金的作品都是他独立“思考”的结果,而晚年的《随想录》更是他独立思考的结晶。
在修辞手法的选用上,可以是比喻、排比、借代等。
6.有针对性,学识广博;声音洪亮,板书漂亮;情绪饱满,神采飞扬。
【解析】本题属于概括题,吴先生讲课的特点集中表现在文中的前三个语段中,只要仔细阅读,不难从文中找到能概括其特点的句子。
第一段中“杜诗一千多首,他先讲《兵车行》,应该是有针对性的”“这首诗他自然是烂熟于胸,讲稿在桌,根本不动,竖行板书,行云流水——后来才知道他的书法也可称“家”的——他的课应该是非常精彩的”,第二段中“那一课大家都听得认真,老先生讲得自然也是情绪饱满,神采飞扬。
”第三段中“虽然只有五个人听讲,但吴先生那一课却讲得格外地昂扬,好像他是赌着气讲。
”等语句中可总结出答案。
7.老先生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因而可敬;听课的学生逐渐减少、知识不受尊重,因而可怜。
8.突出先生的敬业认真;渲染了环境的清冷空旷;照应下文我的羞愧尴尬。
【解析】“有吴先生摘下帽子抽打身上的雪花的情景”这个情节表现了老先生敬业的精神,在恶劣的天气里仍然赶来给我们上课,作者希望在自己的记忆里有这个情景其实是表达自己的羞愧和内疚。
9.第一处:对我治学不严肃、游戏学术的嘲讽;第二处:对世事颠倒的戏谑与宽容,见怪不怪的无可奈何。
【解析】“给马戴上眼镜,真是天才!”我感到脸上发烧,也有点无地自容了。
这句话里的“天才”属于反语,加上我的脸上发烧、无地自容的感受可知这是老先生对我治学不严肃的讽刺;最后一句画线句则是老先生对时代变迁中世事颠倒的无可奈何。
今日收获如何?总结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