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周测八试题2014.12本试卷满分为75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班级:姓名:座号:一、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湘江/镶嵌染色/点燃飞翔/享受B 沉浮/符合寥廓/括号峥嵘/征兆C 茂盛/藐视挥斥/钥匙僧侣/鲁莽D 舟船/周详遒劲/追求遏止/碣石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字音正确的一组是()A 裸(luó)露翱(áo)翔菽(shū)粟濡(rú)养B 混淆(xiāo)攻讦(jié)雾霭(ái)祈祷(dǎo)C 回溯(sù)粗糙(cāo)恍(huáng)然大悟寰(huán)宇D 渣滓(zǐ)琴弦(xián)罹(lí)难一沓(dá)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自怨自艾,早早地放弃,早早地绝望?B.以色列军人训练严格,效率极高,表面的冷酷无情与内心的忠诚可靠,是他们在全球的雇佣兵市场如虎添翼。
C.领导干部要正确把握方向,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方针,就必须深入基层,必须做仔细的调查,必须改变目无全牛的工作作风。
D.由于竞争激烈,缺少规范,原本商品质优货好的钢琴市场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2009年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韶关分会场暨韶关市第六届旅游美食购物欢乐节的准备工作已接近尾声,将于12月24日上午在西河全民健身广场隆重开幕。
B.英特尔公司宣布退出四核处理器产品,与该公司上一代双核处理器产品相比,四核处理器的性能提高了50%到80%左右。
C.朝韩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靠的是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中、俄、美三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的斡旋取得的。
D.“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它能以内置的蓝牙芯片取代传统的线缆,让不同的方式连接起来。
5.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城市不是乡愁的产地,城市只是埋葬乡愁的坟场。
我们周游在后现代的工业城市,难觅经典永恒的乡愁。
,,。
,。
①乡愁生发在辽阔的原野②那它一定是逃离了都会③因为乡愁萌芽在朴素的地方④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令人一见倾心的乡愁⑤偷偷生长在被现代人遗忘的高山之巅的乡舍与内陆深处的村庄A.④②⑤③①B.③①④②⑤C.①③⑤④②D.①⑤③④②6.下列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盘盘焉.,囷囷焉缦立远视,而望幸焉.B.骊山北构而.西折谁得而.族灭也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D.多于.九土之城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7. 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为( )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B.燕赵之收藏C.弃掷..不齐..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D.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8. 下列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六王毕,四海一.一.之谓甚,其可再乎B.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C.奈何取.之尽锱铢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D.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二、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
祖茂,武昌太守。
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①,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
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素简贵,不私事上官。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顷之,征著作郎,不就。
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
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融然。
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
未尝有愠喜之色,惟遏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
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注释:①秫谷,可酿酒。
9.选出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 ( )A.州郡觐谒觐:拜见B.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反:通“返”C.博学善属文属:通“嘱”D.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况:比10.对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1)、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2)、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顷之,征著作郎,不就。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不同B.两个“以”不同,两个“之”相同C.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也相同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也不同11.下边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陶潜“任真自得”的一组是()①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②征著作郎,不就③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④躬耕自资,遂抱赢疾⑤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⑥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A.①②⑤⑥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⑤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深谙音乐,他自己备有一张琴,每逢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抚琴作乐。
B.陶渊明年少心怀高尚,博学多才,性情率真,乡里人都十分看重他。
.C.陶渊明被任用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回家了。
D.文中“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句与我们学过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都表现了陶渊明悠闲自得陶醉于自然的情态。
三、古代诗歌阅读(17分)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3. 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3分)答:14.“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一句中“遥隔”有什么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答:15.背诵默写。
(每空1分,共10分)(1)廊腰缦回,;各抱地势,。
(2),开妆镜也;,梳晓鬟也。
(3),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4)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5),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四、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小题。
不可无“我”(钱谷融)①艺术活动,不管是创作也好,欣赏也好,总离不开一个“我”。
在艺术活动中,要是抽掉了“我”,抽去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就不成为一种艺术活动,也就不会有感染人、影响人的艺术效果了。
②当然,离不开“我”,并不是只有“我”。
“我”是时时处在“非我”的包围影响中的“我”。
所谓“非我”,就是“我”以外的一切人以及包围着“我”的客观现实。
③文学艺术总应该是生活现实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
但文学艺术的反映,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反映,它必须是具体的,形象的反映。
不使自己化为张三李四,不感受体验着张三李四的思想感情,就写不出张三李四来;不使自己融入客观现实之中,不呼吸着客观现实的气息,不感受着客观现实的脉搏,就写不出生动的客观现实来,所以,创作者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我”化为“非我”的过程。
④另一方面,文艺作品之所以要写出张三李四等任务来,要反映客观现实,不是无所谓的,不是为张三李四而写张三李四,为反映客观现实而反映客观现实;他是有目的的,她是为感染人、打动人儿写张三李四,为影响现实改造现实而反映现实的。
所以,艺术家又不能使自己完全化为张三李四,完全没入客观现实之中,而一旦仍要不失“我”之所以为“我”,要能在对张三李四的描写中,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中,表现出“我”的鲜明的是非爱憎之感来。
所谓要在“非我”之中表现“我”,无非就是要在作品中渗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而这,我认为正是创作的主要之点。
创作者正是为了要表现他对周围人物、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表现他对社会的歌颂或抗争,才来进行创作的。
所以,在创作活动中,决不可无“我。
⑤表演艺术最能说明这样创作的辩证法。
俗话说“装龙像龙,装虎像虎”。
演员演岳飞应该像岳飞,演秦桧就应该像秦桧。
但只是像岳飞像秦桧,而不能也不应该使自己就变成岳飞,变成秦桧。
演员不应被完全丢掉自己。
他应该让人透过他的表演,感知到他对他所演的角色的爱憎感情,而完成他的最高任务。
⑥对于欣赏者来说,他所面对的是一件艺术品,是一个艺术世界,要能欣赏它,首先必须走进这个世界中去。
不跑进去,而只站在外面,站在旁边,那是既不能领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不能领会作者创作的意图和甘苦的。
但是叫你跑进去,并不是叫你望去跟着作品中的人物跑,把作品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当作你自己的思想感情。
也不是叫你完全听任作⑥者的摆布,对他所表现的是非爱憎态度表示绝对的顺从。
而是应该走进这个世界。
有不能迷失在这个世界中,要发现这个艺术世界语现实世界的联系,要能在这个“非我”世界中,找回你的自我来。
要对作品中人物的所作所为,对作者所灌注在作品中的是非爱憎之感,表示出你个人的独立的态度来,显示出你的鲜明的个性——“我”来。
所以,在欣赏活动中,也不可无“我”。
⑦艺术活动不可无“我”这一特点,可以最鲜明地从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首先要有一个体验的过程上看出来。
对于创作者来说,不但在他提笔之前,必须先有丰富的生活、真切的体能;就是在他提笔之后,他的思维过程、创作过程,也还同样是体验的过程。
他必须有一种如同身临其境、亲见其人的感觉,才能进行创作。
对于欣赏者来说,他要是不能首先体验创作都所灌注在这一作品中、灌注在他的人物向上的思想感情,他不是能领会欣赏这一作品。
而他的领会欣赏的过程,同时也不是体验的过程,至少是同体验的过程不可分的。
总之,要是没有真实的体验,缺乏一种“感同身受”的态度,不把“我”浸染于其间,那是艺术的门外汉,是既谈不上创作,也谈不上欣赏。
(选自《钱谷融文论选》,有删改)16-17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6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1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艺术活动中决不可无“我”,所以艺术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
B.对作家来说,作品以艺术形象反映客观现实,也是在艺术世界中表现“我”。
C.在艺术创作中,要在“非我”中表现“我”,就是要体现出作者的爱憎感情与思想态度。
D.在艺术欣赏中,对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是非爱憎,表示绝对的顺从,就是在建立“我”。
E.在艺术欣赏中,表示出你的独立思考和爱憎感情,就是从“非我”世界中找回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