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宗谱【颖川堂】世系【树有根水有源我有祖】2009-09-09 16:49:05| 分类:◇义门溯源◇|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陈氏世系【无祖无我,知祖有益】【注1】:[黄帝世系] 据《史记》1黄帝—2昌意—3颛顼—4虞幕—5穷蝉—6敬康—7句望—8矫牛—9瞽叟—10虞舜[舜裔世系] 据网上资料一、先祖世系10舜(姚重华)—11商均—12夷伯—13强馀—14颉—15思—16友龙—17寿胖—18叔仪——19康仲—20祖妫—21发(谥思公)┕16梦熊—17汶19┕康伯20┕宗石21┕期—22妫方—23振—24维—25寿固—26敖—27元捷—28偃—29姑益—30公允—31蔺—32顼叔—33野—34无—35胜—36叔正—37献子—38亚寿—39原寿—40梦延—41瘀父(遏父)—42妫满(胡公)二、陈国胡公满世系[历20代26君588年]据《史记》陈姓42陈胡公满一陈申公皋羊、陈相公犀43陈申公皋羊—陈孝公突、陈靖伯庚44陈孝公突45陈慎公圉戎46陈幽公宁47陈釐公孝48陈武公灵、针子49陈夷公说、平公燮50陈平公燮51陈文公圉—陈桓公鲍、佗52陈桓公鲍—太子免、陈厉公跃[子一:敬仲完]、庄公林、陈宣公杵臼53陈宣公杵臼—太子御寇、陈穆公款、子夏少西、庆氏54陈穆公款55陈共公朔56陈灵公平国57陈成公午—陈哀公弱、招、公子黄、过58陈哀公弱—陈悼太子师、偃、留、胜59陈悼太子师60陈惠公吴61陈怀公柳62陈愍公越—陈隐、陈衍63陈衍三、衍公世系据《汉书》、池阳《陈氏宗谱》、德星堂《陈氏五修宗谱》63陈衍,子二:琏、玙64陈琏,子一:履辉65履辉,子一:周昌66周昌,子一:裔67裔,子二:伯承、仲丕68仲丕,子二:从善、从吉69从善,子一:德绍70德绍,子二:述71述,子二:伯、平72平,子二:买、原仁—[买子一:恢—恢,子二:何、掌,世系未详]73原仁,子二:子远、子逸74子远,子一:澄75澄,子一:与京76与京,子一:考77考,子一:汤78汤,子二:冯、勋79冯,子二:咸、晟80咸,子一:会可81会可,子二:珍、琛82珍,子一:嗣83嗣,子三:翊、翱、翔[源]84翔[源],子三:实、崩、邃85实,子六:纪、夔[政]、洽、谌、休[信]、光86纪,子二:群、彧谌[子二:忠、窻—忠,子一:润,世系未详;窻,子一:琳,世系未详] 87群,子二:泰、仪,世系未详88泰,子三:准[奕]、徽、伯胗89准[奕],子一:[巨]匡—[巨]90匡,子二:逵、赤松91逵,子一:康92康,子一:英93英,子一:公弼94公弼,子一:鼎95鼎,子一:安96安,子一:高97高,子一:泳98泳,子:猛99猛,子:道臣100道臣,子一:文瓒(赞)101文瓒(赞),子三:谈先、霸先(陈武帝)、休[训]先102谈先,子二:蒨、顼103【顼xu528---582】(陈高宗孝宣帝),生子42.第六子宜都王【叔明】104【叔明】母亲何淑仪;104宜都王叔明--- 105志高--- -------------邦植(陈胡公1世至邦植公79世)------温华----【邦植公1世至陈温华公15世】(横坑温华公衍淑公派顺甫公位系传十五世祖系传详见【邦植公】总系图);【16世陈淑(元)人】即宗显(顯)之子(见嘉庆25年重修谱内)娶袁氏生有二子;【17世陈康(仁)八】娶乔氏生有一子;【18世陈时(厚)夏】娶林氏生有一子;【19世陈基(泽)立】娶何氏生有二子即焕升、焕周;【20世陈焕(淳)升】娶杨氏生有三子(即招超、招安、招智),葬于山凹岭边;【21世陈招(进)超】娶蓝氏生有一子;【22世陈清(游)郎】娶徐氏生有二子(即继宝、文龙;【23世陈继(通)宝】娶萧氏生有一子(即元亨);【24世陈元(达)亨】娶周氏生有二子(即富孙、继孙);【25世陈富(远)孙】娶鲍氏生有四子有四子(即耀生、午生、耀贞、耀和);【26世陈午(承)生】康熙26年1687-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娶詹氏生有三子(即观五、观六、观七)【27世陈观(梁)七】雍正4年1726 -1800,娶彭氏生有二子(即文旺、文龙);【28世陈文(颖)旺】1768-1844,娶彭氏生有五子(即显(顯)荣、显华、显应、显篪(chi)、显劝;【29世陈显(川)荣】出生于嘉庆戊午年,娶范氏生有二子(即【儒增】娶安氏生有四子即衍照、衍金、衍财、衍棠)、【儒亮】;【30世陈儒(浩)亮】娶彭氏生有一子衍恭、续娶徐氏生有二子衍元、衍梁生有二子(即知琳、知球);【31世陈(衍)元】生于同治丙寅年1866--?娶刘氏生有二子(即知全、知富1892--?);【32世陈(知)全】1889--?娶黄氏生有【陈源通1910--199?】、【陈源达1912--1943】、【陈源远】、【陈源道1917--?】、【陈清娇1922--?】、【陈源盛1927--?】【33世陈源达】【34世陈远?】【35世陈崇?】【36世陈(邑)?】---【37世陈丕-?】-【38世陈基?】--【39世陈庆?】--【40世陈泽?】、、、、、、另附武夷山岚谷【横坑】、【山坳】、【黄坛】、【洋屯】、【江陈】等地方的部分派系字辈:、、、、、、元仁厚泽淳进游通达远承(绍)梁(续)颖(纪)川(经)浩(纶)衍知源远崇邑丕基庆泽、、、、、、、、【注2】:陈氏血缘先祖黄帝世系1 黄帝,是少典三子,姓公孙,名轩辕,因长于姬水,又姓姬,居轩辕丘上(今河南开封),遂名轩辕。
他代神农氏为天子,有土德王之瑞(土德之色为黄色),故曰黄帝,号有熊氏。
黄帝经历了五十二战,打败了榆罔,诛杀了蚩尤,降服了神农(炎帝),平息战乱,统一了三大部落,人类文明从此开始。
黄帝被尊为三皇之一,五帝中中央之帝,活到111岁而崩,葬在陕西黄陵桥山(今陕西省黄陵县北桥山)。
汉朝建黄帝陵,供后世祭祀纪念。
黄帝第一正妃是西陵氏嫘祖,第二妃是方雷氏的女儿,第三第四妃是彤鱼女之女和嫫母。
四妃共生了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已、滕、箴、任、荀、僖、佶、环、依。
嫘祖生二子:玄嚣、昌意。
他俩继承了黄帝的姬姓。
黄帝不单是陈氏的先祖,也是许多姓氏的先祖,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2 昌意,封侯若水,妣蜀山氏名昌仆,生四子:颛顼、安、转流、悃。
3 颛顼,字高阳。
其父没有继承帝位,由高阳继承,称颛顼帝,为上古帝王'五帝'之一,自幼多谋善断,大显政治才能。
二十岁时,黄帝就把帝位传给他,在位78年,寿年98岁。
妣生二子:穷蝉、鲧。
4 穷蝉,妣生一子:敬康。
5 敬康,妣生一子:句望。
6 句望,妣生一子:桥牛。
7 矫牛,妣生一子:瞽叟。
8 瞽叟,性顽,继妻性嚣,次子象劣,三人协同虐待舜,皆欲杀舜。
妣握登氏生一子:舜,继妣东泽氏生一子:象。
陈氏血缘太祖舜帝世系1 舜,字都君,号重,尧帝四十一年(公元前2293年)生于姚圩(今山东濮县),故姓姚。
舜生母握登氏贤而早丧,至其童年,苦难深重,然舜素行孝义,宽厚温良。
因之深得尧帝重用与天下百姓拥戴。
尧帝以长、次女娥皇、女英配之。
《史记》载:"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
"号有虞,建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县)。
为上古帝王"五帝"之一。
舜治天下时,大行仁政,至孝笃亲,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太平盛世之年。
舜亦以尧为榜样,不以帝位为私有,112岁时,让位于禹。
舜帝南巡狩猎时,崩于苍梧(今广西苍梧县)之野,葬于江南九嶷零陵(今湖南零陵宁远县南九嶷山上)。
妣陶唐氏娥皇无生育,陶唐氏女英生二子:商均、季厘。
2商均,舜帝禅位于禹,禹封商均于虞(今河南虞城县)为虞侯,后改封于陕西商城,故史称其为商均。
妣生一子:箕伯。
3箕伯,袭侯爵。
妣生一子:强余。
4强余,袭父爵。
妣生一子:虞颉。
5虞颉,袭父爵,妣生二子:梦熊、虞思。
6虞思,袭封虞侯,有贤德,佐夏室中兴,世称虞宾,妣生一子:友龙。
7友龙,袭虞侯,妣生一子:寿肸。
8寿肸,袭父爵,妣生一子:叔仪。
9叔仪,袭父爵,妣生二子:康伯、康仲。
10 康仲,追谥虞侯,妣生一子:祖妫。
11 祖妫,追谥虞侯,妣生一子:发。
12 发,谥思公,商汤灭桀而有天下,悯有虞氏之失祀,乃复封发公于虞,以奉舜祀,并追封其父、祖,立朝称公为虞宾。
妣生一子:妫方。
13 妫方,袭父爵,妣生一子:振。
14 振,袭父爵,妣生一子:维。
15 维,袭父爵,妣生一子:寿固。
16 寿因,袭父爵,妣生一子:敖。
17 敖,袭父爵,生一子:胜。
18 胜,袭父爵,妣生一子:元捷。
19 元捷,袭父爵,妣生一子:偃。
20 偃,袭父爵,妣生一子:姑猛。
21 姑猛,袭父爵,妣生一子:公允。
22 公允,袭父爵,妣生一子:蔺。
23 蔺,袭父爵,妣生一子:填叔。
24 填(顼)叔,袭父爵,妣生一子:野。
25 野,妣生一子:无羁。
26 无羁,妣生一子:菑。
27 菑,妣生一子:叔正。
28 叔正,妣生一子:献子。
29 献子,妣生一子:亚寿。
30 亚寿,妣生一子:原寿。
31 原寿,妣生一子:梦延。
32 梦延,妣生一子:阏父(瘀遏父)。
33 阏父,又名遏父,号虞遂。
仕周武王,官为陶正。
助周克商纣。
公元前1029年,牧野决战,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建立周朝,周武王得天下后,进行大分封,封阏父之子满于陈国,建都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
妣生一子:满(胡公)。
陈氏得姓开宗始祖满公世系1世满,谥胡公,舜帝34代孙。
原居蒲阪(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镇),后迁居妫汭(今山西永济县之南),以住地妫为姓,姓妫名满。
其父助周灭纣功高,武王以其长女太姬许配给满,并封满于陈地立国,是为陈国,建都宛丘。
备为三恪,以奉舜祀。
此后满公的子孙后代就以国名为姓,这就是陈氏的肇源,陈国便是陈姓的发祥地。
满公是陈国的始君,是陈氏得姓的开宗始祖。
生于公元前1067年10月15日,卒于公元前1011年正月15日,在位十六年,享年56岁,葬于今河南省淮阳县城东南壕内,因城壕水注浸其址,故以铁固之,称为铁墓。
妣姬氏生二子:犀羊(申)、皋羊(相)。
2世犀羊,谥申公,袭陈侯,在位25年,卒于公元前986年。
卒后传位于弟皋羊。
妣蓟氏生一子:突。
皋羊,谥相公,又名林,继兄位,袭陈侯,在位47年,卒于公元前939年,嗣失传,卒后由申公子突继位。
3世突,谥孝公,又名仁,继叔相公位袭陈侯,在位34年,卒于公元前905年。
妣宋氏生一子:圉戎。
4世圉戎,谥慎公,又名钊。
在位50年,卒于周厉王廿四年(公元前855年)。
妣周氏、继妣翟氏生一子:宁。
5世宁,谥幽公,又名苌,在位23年,卒于周共和十年(公元前832年)。
妣杞氏、继妣覃氏生一子:孝。
6世孝,谥厘公,又名金木父。
在位36年,卒于周宣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96年)。
妣鲁氏、继妣刘氏生二子:灵、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