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学习笔记
韩克庆
2020年5月
目录
第一章五运六气基础 (1)
1、五运 (1)
1.1基础知识 (1)
1.2中运(也叫岁运、大运) (1)
1.3主运 (1)
1.4客运 (3)
2、六气 (4)
2.1地支化气 (4)
2.2司天、在泉 (4)
2.3主气 (4)
2.4客气 (5)
2.5客主加临 (5)
3、运气同化 (5)
3.1天符 (5)
3.2岁会 (5)
3.3同天符 (5)
3.4同岁会 (5)
3.5太乙天符 (5)
第二章几个概念 (6)
1、开合枢 (6)
2、标本中气 (6)
2.1李阳波的分析 (6)
2.2六气的标本中气与从化 (6)
2.3从本从标从中,皆以其为化生之用也 (6)
2.4张子和标本运气歌 (7)
2.5脏腑经络之标本 (7)
3、本、气、位 (7)
4、气 (7)
5、神机、气立 (8)
5.1说一 (8)
5.2说二 (8)
5.3说三 (8)
6、太过、不及 (8)
7、病气盛衰 (8)
7.1几个概念 (8)
7.2病气盛衰的规律 (8)
7.3虚实证的盛衰规律 (8)
7.4大的治则 (8)
第三章数字对应 (9)
1、数字生成关系 (9)
2、天干的数字 (9)
3、五运三纪的符号 (9)
4、地支的数字 (9)
5、六气的数字 (9)
6、月份与洛书位置的对应关系 (10)
第四章五运六气 (11)
1、五运六气之常数 (11)
1.1甲子、甲午 (11)
1.2乙丑、乙未 (11)
1.3丙寅、丙申 (11)
1.4丁卯、丁酉 (11)
1.5戊辰、戊戌 (11)
1.6己巳、己亥 (11)
1.7庚午(同天符)、庚子(同天符) (12)
1.8辛未(同岁会)、辛丑(同岁会) (12)
1.9壬申(同天符)、壬寅(同天符) (12)
1.10癸酉(同岁会)、癸卯(同岁会) (12)
1.11甲戌(岁会、同天符)、甲辰(岁会、同天符) (12)
1.12乙亥、乙巳 (12)
1.13丙子、丙午 (12)
1.14丁丑、丁未 (13)
1.15戊寅(天符)、戊申(天符) (13)
1.16己卯、己酉 (13)
1.17庚辰、庚戌 (13)
1.18辛巳、辛亥 (13)
1.19壬午、壬子 (13)
1.20癸未、癸丑 (13)
1.21甲申、甲寅 (14)
1.22乙酉(天符)、乙卯(天符) (14)
1.23丙戌(天符)、丙辰(天符) (14)
1.24丁亥、丁巳 (14)
1.25戊子、戊午 (14)
1.26己丑、己未 (14)
1.27庚寅、庚申 (14)
1.28辛卯、辛酉 (15)
1.29壬辰、壬戌 (15)
1.30癸巳(同岁会)、癸亥(同岁会) (15)
2、年度五运六气 (15)
2.1庚子年运气(2020年) (15)
第五章五行六气图 (16)
1、基础图 (16)
2.1五行六气概念图 (16)
2.2五行脏腑本气位图 (16)
2、十九病机图 (17)
2.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17)
2.2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17)
2.3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17)
2.4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18)
2.5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18)
2.6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躁
狂越,皆属于火。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19)
2.7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19)
2.8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20)
2.9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20)
2.10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20)
2.11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
属于热。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21)
2.12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21)
第六章三阴三阳病 (22)
1、《内经》淫胜致病 (22)
2、《伤寒论》六经病提纲 (23)
3、淫胜之病与治 (24)
3.1司天淫胜之病与治 (24)
3.2在泉淫胜之病与治 (25)
3.2司天淫胜之治法的分析 (26)
第六章中药 (27)
1、基础 (27)
1.1中药气味的数字 (27)
1.2药性四气五味图 (27)
2、药图 (27)
2.1辛温解表药 (27)
2.2辛凉解表 (28)
2.3清热药(清热泻火药) (29)
2.4清热药(清热燥湿药) (29)
2.5清热药(清热凉血药) (30)
2.6清热药(清热解毒药) (30)
2.7清热药(清虚热药) (31)
2.8泻下药(攻下药) (31)
2.9泻下药(润下药) (31)
2.10泻下药(峻下逐水药) (32)
2.11祛风湿药 (32)
2.12祛风湿强筋骨药 (33)
2.13芳香化湿药 (33)
2.14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 (33)
2.15利水渗湿药(利尿通淋药) (34)
2.16利水渗湿药(利湿退黄药) (34)
2.17温里药 (34)
2.18理气药 (35)
2.19消食药 (35)
2.20止血药(凉血止血药) (36)
2.21止血药(化瘀止血药) (36)
2.22止血药(收敛止血药) (36)
2.23止血药(温经止血药) (37)
2.24活血化瘀药(活血止痛药) (37)
2.25活血化瘀药(活血调经药) (37)
2.26活血化瘀药(活血疗伤药) (38)
2.27破血消癥药 (38)
2.28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药) (38)
2.29化痰止咳平喘药(清化热痰药) (38)
2.30止咳平喘药 (39)
2.31安神药(重镇安神药) (39)
2.32安神药(养心安神药) (39)
2.33平息肝风药 (39)
2.34息风止痉药 (40)
2.35开窍药 (40)
2.36补虚药(补气药) (40)
2.37补虚药(补阳药) (41)
2.38补虚药(补血药) (41)
2.39补虚药(补阴药) (41)
2.40收涩药(敛肺涩肠药) (42)
2.41收涩药(固精缩尿止带药) (42)
2.42攻毒杀虫止痒药 (42)
2.43拔毒化腐生肌药 (42)
第七章方剂 (43)
1、方剂基础 (43)
1.1气有多少,病有盛衰 (43)
1.2方有大小 (43)
1.3奇、偶之制 (43)
1.4治有缓急 (43)
第八章应用 (44)
1、基础图 (44)
1.1命图 (44)
1.2时图 (44)
1.3症图(病图) (44)
1.4方剂图(药图) (45)
1.4方证对治图(药病统一图) (45)
第一章五运六气基础
1、五运
1.1基础知识
1.1.1天干化运
口诀:甲己合土乙庚金,丁壬合木水丙辛,戊癸合火细分明,天干五合推五运。
1.1.2五运三纪
五运的太过、不及、平气。
1.2中运(也叫岁运、大运)
1.2.1概念
岁运:岁运指统主一年的五行之气,即全年的气运大局。
又称“大运”(统主全年运候)。
又称“中运”(取主持天地升降之气的含义)。
1.2.2中运的推算
直接由当年天干决定(天干化运)。
例:1979年羊年是己未年,中运是土运(甲己合土乙庚金)
1.2.3中运之纪的推算(太过、不及、平气)
(1)根据年干的阴阳,确定岁运的太过或不及,阴为不及,阳为太过。
例:己为阴土(戊为阳土),所以己未年是土运不及。
(2)什么时候出现平气?张介宾《类经图翼·五运太少齐兼化逆顺图解》说:“平气,如运太过而被抑,运不及而得助也。
”
1.3主运
1.3.1概念
把一年平均分为五时,分别主持各时的五行之气,表示每年五季气候的一般常规变化。
主运始于木运,终于水运,恒定不变。
1.3.2主运之纪的推算
推算方法:通过五音建运、太少相生、五步推运方法进行。
①五音建运:
五音建运即以五音(角、徵、宫、商、羽)为符号,建于五运(主运)之上,并用五音代表五运,推算主运的太少相生关系。
②太少相生:
太:太过、有余。
少:不及、不足。
天干化五运,阳属于太,阴属于少。
十干分阴阳,五音分太少,依循十干的顺序,也就是太少相生的顺序。
五阴建运、五音太少属性表
太少相生次序表
③五步推运:
主运始于木角音,循行五行相生之序,终于水羽音,年年不变,初运是太角还是少角,是太生少还是少生太,即主运各自是太过还是不及,这就需要五步推运之法:
先看该年的岁运是什么运,是太过还是不及,则该年主运中与岁运五行属性相同的一步的太过或不及与岁运的一致,再用太少相生前后一推便得。
主运推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