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数据分析知识点总复习含解析
初中数学数据分析知识点总复习含解析
故选C.
13.样本数据3,a,4,b,8的平均数是5,众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2B.3C.4D.8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平均数为5得出 ,由众数是3知a、b中一个数据为3、另一个数据为7,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可得.
【详解】
解: 数据3,a,4,b,8的平均数是5,
,即 ,
C.平均数是101D.方差是9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把六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82,96,102,108,108,110,求出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方差,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把六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82,96,102,108,108,110,
∴众数是108,中位数为 ,平均数为 ,
【详解】
解:原来数据的平均数= ,
原来数据的方差= ,
增加数据5后的平均数= (平均数没变化),
增加数据5后的方差=
,
比较 , 发现两式子分子相同,因此 > (两个正数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差的基本概念,熟记方差的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要比较增加数据后的方差的变化,可分别求出原来的方差和改变数据后的方差,再进行比较.
【详解】
解:A.原来数据的平均数是2,添加数字2后平均数仍为2,故A与要求不符;
B.原来数据的中位数是2,添加数字2后中位数仍为2,故B与要求不符;
C.原来数据的众数是2,添加数字2后众数仍为2,故C与要求不符;
D.原来数据的方差= = ,
添加数字2后的方差= = ,
故方差发生了变化.
故选D.
19.为考察两名实习工人的工作情况,质检部将他们工作第一周每天生产合格产品的个数整理成甲,乙两组数据,如下表:
2.一组数据2, ,6,3,3,5的众数是3和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3B.4C.5D.6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众数的定义求出x=5,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解答.
【详解】
解:∵数据2,x,3,3,5的众数是3和5,
∴x=5,
则数据为2、3、3、5、5、6,这组数据为 =4.
故答案为B.
= [(a-5)2+(b-5)2+(c-5)2]=4,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方差,熟练掌握平均数以及方差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4.2022年将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冬季奥运会,很多学校为此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下表记录了某校4名同学短道速滑成绩的平均数 和方差S2,根据表中数据,要选一名成绩好又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选择( )
【详解】
解:∵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a+b+c=5×3=15,
∴ (a-2+b-2+c-2)=3,
∴数据a-2,b-2,c-2的平均数是3;
∵数据a,b,c的方差为4,
∴ [(a-5)2+(b-5)2+(c-5)2]=4,
∴a-2,b-2,c-2的方差= [(a-2-3)2+(b-2-3)2+(c--2-3)2]
【解析】
试题分析:将题目中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排列是:2,4,5,5,6,故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5,故选A.
考点:中位数;统计与概率.
10.回忆位中数和众数的概念;
11.体育课上,某班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了5次短跑训练,要判断哪一位同学的成绩比较稳定,通常要比较两名同学成绩的()
A.平均数B.方差C.众数D.中位数
A. 个B. 个C. 个D. 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去判断①;根据必然事件的定义去判断②;根据方差的意义去判断③;根据圆内接正多边形的相关角度去计算④.
【详解】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也有可能是等腰梯形,①错误;必然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遇到红灯是随机事件,②错误;方差越大越不稳定,越小越稳定,乙比甲更稳定,③错误;正六边形的边所对的圆心角是 ,所以构成等边三角形,④结论正确.所以正确1个,答案选A.
,
=4.4,
乙:数据8出现了2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8,
排序后最中间的数是4,所以中位数是4,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调查现在人们在数学化时代的生活方式,宜采用普查方式
B.一组数据3,4,4,6,8,5的中位数是4
C.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00%,随机事件的概率大于0而小于1
D.若甲组数据的方差 =0.128,乙组数据的方差 =0.036,则甲组数据更稳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概率的意义以及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意义、中位数、方差的意义分别分析得出答案.
∵100元的有3张,50元的有9张,10元的有23张,5元的有10张,其中10元的最多,
∴众数是10元.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众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做多的数叫做众数.
18.一组数据:1、2、2、3,若添加一个数据2,则发生变化的统计量是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方差
【答案】D
【解析】
又众数是3,
、b中一个数据为3、另一个数据为7,
则数据从小到大为3、3、4、7、8,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4,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 或从大到小 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 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14.已知一组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方差为4,那么数据a﹣2,b﹣2,c﹣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3,2B.3,4C.5,2D.5,4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平均数为 (a−2 + b−2 + c−2)= (3×5-6)=3;原来的方差: ;新的方差: ,故选B.
考点:平均数;方差.
【答案】B
【解析】
【分析】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反映的是数据的集中趋势,方差反映的是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越不稳定,方差越小,说明这组数据越稳定.
【详解】
解:由于方差能反映数据的稳定性,故需要比较这两名同学5次短跑训练成绩的方差.故选B.
【点睛】
考核知识点: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的意义.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众数和中位数,根据题意确定x的值以及求中位数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已知一组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方差为4,那么数据a+2、b+2、c+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
A.7,6B.7,4C.5,4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可知a+b+c=5×3,据此可得出 (-2+b-2+c-2)的值;再由方差为4可得出数据a-2,b-2,c-2的方差.
∴甲优<乙优,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位数的应用,熟练掌握中位数的意义和求法是解题的关键.
6.下列说法:①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是必然事件;③若甲组数据的方差是 ,乙组数据的方差是 ,则甲数据比乙组数据稳定;④圆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等于这个圆的半径,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A.甲优<乙优B.甲优>乙优C.甲优=乙优D.无法比较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中位数可得甲班优秀的人数最多有13人,乙班优秀的人数最少有14人,据此可得答案.
【详解】
解:由表格可知,每班有27人,则中位数是排序后第14名学生的成绩,
∵甲班的中位数是104,乙班的中位数是106,
∴甲班优秀的人数最多有13人,乙班优秀的人数最少有14人,
方差为
;故选:D.
【点睛】
考核知识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方差;理解定义,记住公式是关键.
8.为全力抗战疫情,响应政府“停课不停学”号召,东营市教育局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在线课程教学的通知:从2月10日开始,全市中小学按照教学计划,开展在线课程教学和答疑.据互联网后台数据显示,某中学九年级七科老师2月10日在线答疑问题总个数如下表所示则2月10日该中学九年级七科老师在线答疑问题总个数的平均数是()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概率的意义,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意义、中位数、方差的意义,正确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
16.已知一组数据 , ,6, ,9,其中 为任意实数,若增加一个数据5,则该组数据的方差一定()
A.减小B.不变C.增大D.不确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把原来数据的平均数算出来,再把方差算出来,接着把增加数据5以后的平均数算出来,从而可以算出方差,再把两数进行比较可得到答案.
根据中位数、平均数、众数、极差的概念求解.
【详解】
解: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87,87,91,93,96,97,
则中位数是(91+93)÷2=92,
平均数是(87+87+91+93+96+97)÷6=91 ,
众数是87,
极差是97﹣87=10.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平均数、众数、极差的知识,掌握各知识点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
A、要调查现在人们在数学化时代的生活方式,宜采用抽查的方式,故原说法错误;
B、一组数据3,4,4,6,8,5的中位数是4.5,故此选项错误;
C、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00%,随机事件的概率大于0而小于1,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