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一张奇特的脸)
课堂实践(二)
学生尝试运用泥塑的方法设计、制作一张奇特的脸,并加以装饰,使其与众不同。
学生按作业要求进行实践练习。
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电子白板出示作业要求,播放音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
评价拓展
1、展示学生作业,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2、鼓励学生课后尝
试运用多种材料表现泥塑作品。
学生完成作业后,将自己的作品贴在展示区,相互学习评价。
教师示范脸形、五官、发型、面部装饰的泥塑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泥塑的方法。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下进行制作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泥塑的方法。
欣赏感受(二)
欣赏优秀学生作业图片。
出示图片,学生欣赏,分组讨论,找到作品的闪光点。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学习他人的作品,激发创作灵感。
电子白板出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创作灵感。
归纳总结
总结归纳出奇特的脸的创意方法。
小组探究讨论:这些奇特的脸哪里运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
夸张——五官、表情、色彩
变形——脸形、五官、头发
引导学生发现艺术创作元素,表现新颖、美观的形象,解决教学难点。
电子白板出示教学重难点填空题,学生运用填写功能,现场填写,增强记忆。
观察学习
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进行奇特的脸的设计、制作。
让学生直观观察图片,感知奇特的脸的艺术魅力,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电子白板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
对比探究
对比、探究奇特的脸的造型特点。
1、脸型的奇特
2、五官的变形
3、色彩的夸张
出示图片,对比奇特的脸和现实生活中人脸,分小组探究奇特的脸的造型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脸部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有目的地评价,锻炼欣赏和语言表达能力。
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学生直观观察学习。
第六届SMART杯互动教学大奖赛
教学设计表
学校
盐道街小学
课名
《一张奇特的脸》
教师
严凌霞
学科(版本)
人美版
章节
学时
1课时
年级
三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艺术作品运用写实、夸张和变形的创作手法对脸部进
行塑造表现的方法。运用多种泥塑技法制作奇特的脸。
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感受、观察分析中发现形象各异的脸的特征和艺术
魅力,在体验探究活动中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进行创新表现。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艺术作品生动奇特的美感,激发学生大胆创
新的积极性,体验泥塑造型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艺术作品中五官、表情、脸形的独特造型,运用夸
张和变形等艺术手法制作奇特的脸。
教学难点:脸部形象变化丰富,特点突出。避免无序、杂乱的组合装饰。
电子白板出示奇特的脸和真实人脸图片,帮助学生分析探究。
课堂实践(一)
拼摆奇特的脸。
小游戏《拼拼摆摆》:运用教师提供的脸部五官元素,进行拼摆游戏,运用相同的元素设计出不同的奇特的脸。
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设计能力。
电子白板出示相关图片,学生运用电子白板的移动、缩放、旋转和添加等功能进行实践练习,学习奇特的脸的拼摆的方法。
活动目标
媒体使用及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
游戏导入
互动游戏引入课题。
《做鬼脸》游戏,让学生做出不同的怪脸图片。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播放电子白板课件中的FLASH动画赏不同风格的怪脸图片。
教师出示毕加索人像画、京剧脸谱、藏族面具等图象,看看这些脸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些艺术品。
措施:在课件中出示大量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感受、了解人物脸部的造型。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课件中的互动游戏帮助学生掌握脸部变形、夸张的方法。
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泥塑,掌握了一些基础的泥塑方法,但在人物的脸部造型方面还比较陌生。学生的想象能力很强,但有时候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