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矿业安环部管理制度汇编(四)、安全检查后的处理3(五)、安全检查工作要求3三.安全隐患排查制度4(一)、采矿安全隐患排查。
5(二)、掘进安全隐患排查。
7(三)、安环部安全隐患排查。
10(四)、机电部安全隐患排查。
12(五)、木工房安全隐患排查。
14(六)、炸药库安全隐患排查。
15四.安全隐患落实制度16五.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制度17六.安全办公会议制度19七.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20(一)、采区设计21(二)、采矿工作面作业规程22(三)、掘进(开拓)作业规程24(四)、单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及设计图纸25(五)、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26八.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32第一条安全操作规程的分发:32第二条安全操作规程的借用与保管:33第三条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33第四条安全操作规程的贯彻与执行:33九.矿山工伤事故追查制度34十.工伤保险制度361.工伤保险的概念362.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363.工伤认定范围37十一.工伤事故管理制度381、关于事故预防和事故救护382、事故报告393、事故追查414、工伤认定425、工伤处理426、事故挡案43十二.职业危害防治制度43(一)、各矿要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制度43(二)、加强矿山粉尘防治工作,完善防尘设施和措施43(三)、加强劳动保护工作44(四)、加强职工职业病定期检查工作44(五)、加强职业危害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44十三.质量验收行政责任追究制度44十四.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45十五.雨季、冬季三防管理制度48十六.三违”处罚条例48(一)、一般“三违”的界定48(二)、矿井严重“三违”标准49(三)、地面严重“三违”标准21(四)、“三违”人员处理处罚52十七.矿用设备、器材使用管理制度54十八.安全评价制度531.安全评价的目的542.安全评价的内容543.安全评价程序554.安全评价时间规定55一.安全目标管理制度l、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执行国家和安监主管部门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规程、规定,减少和消灭矿山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制定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
2、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及时了解安全生产情况解决重大安全隐患,确保安全措施的正确使用;切实抓好安全主产监查工作。
4、监督矿山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加强矿山管理人员及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教育,落实安全检查制度,督促各级管理人员按章操作,禁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5、提高矿山机械化程度,增加技术力量,改进矿山的安全条件和安全装备,扩大矿井的生产能力,根据矿山实际情况督促矿山及时修改安全措施,提高矿山的安全生产系数。
6、组织指导各种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7、深入现场,结合实际,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的全盘情况。
8、减少矿山轻伤事故,杜绝重伤和死亡事故;完成全年的安全生产目标。
二.安全检查制度为提高安全监管水平,落实安全监管主体责任,推进安全检查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做到依法监管,依据《安全生产法》、《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矿山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结合安全现状,特制订安全检查管理制度:(一)、安全检查的原则1.安全检查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进行。
2.安全检查必须坚持先地面后井下,地面检查不合格,存在证照不齐全、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安全监控系统运行不正常、通风系统不合理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未及时制定措施并进行处理排除的应立即勒令停止作业,撤出人员,检查人员不再下井检查,并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理,待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除后方可下井检查。
(二)、安全检查工作的组织形式安全生产检查工作采取安全检查、安全督查、安全抽查三种组织形式。
(三)、安全检查的内容和重点1.安全检查内容为《安全规程》、《吉林》、《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强矿山有害气体治理工作体系示范工程建设的通知》等。
2.安全检查重点(1)矿山“六证”持证、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及履行职责情况、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
(2)矿山企业采掘作业规程、操作规程、通风设计等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查、修改、学习贯彻情况;矿山各类图纸、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等安全生产技术资料管理情况。
(3)矿山各岗位责任制及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设和落实情况。
(4)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及运行情况。
(5)铅锌、银、玉炭企业“通风”、水害防治、火灾防治及预防顶板事故等各项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6)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情况。
(四)、安全检查后的处理1.安全检查查出的安全生产隐患由矿山法人(矿长)组织制定安全保障措施,落实整改的内容、资金、期限、下井人数、整改作业范围、责任人等隐患整改方案后,方可组织实施;安全检查查出的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由矿山制定整改方案并报三河矿业公司安环部备案并实行挂牌督办。
(五)、安全检查工作要求1.要及时了解掌握所属矿山的采掘计划和矿井的施工计划,进一步细化检查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确定工作重点,做到安全检查工作有的放矢。
2.要抓好重点时段和重点矿山的安全检查。
认真做好矿山生产旺季、季节交替时期、重大会议和节假日前后的安全检查,做到超前防范。
3.安全检查必须做到有法可依,下达的检查文书要规范;加大检查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必须深入矿山生产一线检查安全生产工作,每月每矿安全检查下井次数不少于1次,安全督查不少于1次;矿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时要现场监督整改落实工作。
4.安全检查应做到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地检查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做到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管理工作为目的。
5.要建立安全检查档案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安全检查档案登记、整理、备案工作。
6.要建立安全检查通报制度。
通过安全检查通报工作进一步分析、总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足,调整工作重点,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工作。
三.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第一条:为加强矿山井上下现场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条件,使安全检查制度确实起到安全防范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按照《安全规程》、《吉林省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标准》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第三条:在安全检查和正常安全生产工作时,根据标准查找安全隐患,并对查找出的安全隐患做好记录。
第四条: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有关人员研究解决和消除隐患的措施,指定专人定期整改。
在限期内未能解决的安全隐患,对责任人按《安全奖惩制度》进行处罚。
第五条:将安全标准传达贯彻到每一个员工中去,广泛组织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体系,共同查找不安全隐患,达到群防群治的目的。
第六条:在正常的安全生产过程中,随时随地的进行安全监督检查,防止出现反复。
第七条:根据工作面的推动、工作地点位置的变动,随时对安全标准进行补充完善,以确保对安全生产确实起到指导作用。
第八条:安全隐患排查细则。
(一)、采矿安全隐患排查。
1、采矿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不整洁、物料码放不整齐。
2、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超前支护不符合规程要求或支护数量不足。
3、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护不符合规程要求的。
4、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不畅通,顶板不完好。
5、工作面支架不符合规程要求、排列不成行、不是迎山有劲或初撑力不够。
6、工作面支架顶部没有按时铺顶网或顶网没按要求联结。
7、工作面支架前探梁没按要求前伸。
8、工作面支架没有按规程要求及时移架。
9、工作面支架顶部背顶不实。
10、工作面支架出现迎山不够或过山。
11、工作面支架防倒防滑设施未使用或使用不可靠。
12、工作面岩壁不平、不直或有伞檐。
13、工作面出现漏顶或工作面后方出现悬顶。
14、作业人员进入工作面未按程序进行敲帮问顶。
15、工作面未按要求进行矿层注水或注水量不足。
16、工作面未按要求进行深孔放顶或放顶参数不符合规程要求。
17、工作面后方冒落岩石块度过大而没有及时调整深孔爆破参数。
18、工作面放岩窗过大、撕裂或没按要求补网。
19、工作面和上下安全出口没按要求进行洒水灭尘或转载点没有进行喷雾洒水。
20、工作面后方没按要求进行注氮防灭火。
21、工作面和运输安全出口皮带机不平、不直或压有积铅锌、银、玉。
22、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水沟不通或有积水。
23、工作面没按设计风量配风或风量不足、微风作业。
24、工作面上隅角有害气体超限。
25、工作面放炮未按规程要求作业或采用一次爆破。
26、工作面未悬挂循环作业图表。
27、放炮未使用水泡泥或炮泥不填满。
28、放炮未进行一炮三检。
29、机电设备没有专人负责进行巡检和保养制度。
30、井下电器设备没有上架、没有挂责任牌或有电器破损。
31、工作面和安全出口电缆悬挂不平直。
32、各岗位作业人员没有严格的执行交接班制度。
33、工作面作业规程不能认真贯彻执行和补充修改。
34、不能坚持作业人员定期安全技术培训。
35、工作面出现顶板隐患不能及时采取措施。
36、发现隐患和违章不汇报、不制止。
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先生产后安全。
37、故意给别人或其他班次设置障碍或隐患。
(二)、掘进安全隐患排查。
1、未按程序进行敲帮问顶。
2、不使用前探梁或前探梁使用不合格。
3、支护材料不符合规程要求。
4、棚架支护帮顶未按规程要求背牢、背实,有空帮、空顶。
5、下山棚架迎山角不够或过大。
6、支架前倾后仰或迈步。
7、锚杆支护巷道锚杆长度不够或未打到实体铅锌、银、玉岩里边,锚固力不够。
8、不能实行一次成巷或不能支护紧跟迎头。
9、掘进过程中装药量过大,未执行打小刷大的要求。
10、木棚架的梁口砍得过深、过浅、梁腿接合不严。
11、交叉点支护或支护不符合要求。
12、巷道垮帮严重,没有及时补架支护。
13、铁棚焊接不牢,承载能力达不到要求。
14、工作面未按设计要求配风、风量不够或无风、微风,风筒不到位。
15、工作面有串联风、循环风。
16、放炮未按规程程序要求或放炮距离不够。
17、放炮时未设警戒或警戒不到位。
18、放炮未进行一炮三检未执行三人联锁放炮。
19、放炮未使用水炮泥或炮泥不填满。
20、炸药箱、雷管箱没有上锁。
21、炸药箱、雷管箱附近支护不完好。
22、处理瞎炮没按规程规定程序作业。
23、有害气体超限仍然作业。
24、未能定期清理粉尘和洒水灭尘。
25、贯通巷道未执行贯通措施。
26、运料时同时打开两道风门造成风流短路。
27、电器破损,接地装置不符合规程要求。
28、皮带机机尾压住未按规程规定打设牢靠。
29、电缆敷设不符合规程要求或悬挂不平直。
30、通讯不灵敏、信号灯铃不齐全。
31、没有按行业规定进行定期安全技术培训。
32、作业规程不完善或没有及时补充修改、贯彻学习。
33、工作面三图一板不全。
34、工作场所文明生产差,物料堆放杂乱,道路不畅。
35、工作面变化,操作工艺改变,未能及时补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