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国建筑史整理
小式做法 3~5 间 3~7 架
无周围廊 不可用琉璃瓦和筒瓦 不许用庑殿、 歇山,不许做重檐 无斗栱 无飞椽、 随梁枋、 角背、 扶脊木 节点构造比较简单
增加挤压面的作用、支承挑檐檩、联结柱网、减少净跨,减小弯矩、剪力、抗震装饰作用、
等级标志、模数作用
1
6.宋代的材分制和清代的斗口制的比较
宋代是断面模数,双向控制,清代是单向模数、 宋代的 斗口( 10 分)和比材( 15 分)小,
可供选择的余地大、清代等差容易记住
木构架建筑的台基
1 .填空题 : 台阶的类别根据做法不同可分为垂带踏跺、如意踏跺和礓礤;根据部位不同可分为正阶踏跺、垂手踏
跺和抄手踏跺
2 .简答题 : ( 1 ) 台基的作用?
防水避潮:结构、生活。稳固基础。调适构图。扩大体量。调度空间。等级标志。独立建坛。
( 2 ) 平台式台明的理性化特点?
抬梁式构架的特点是什么 ?
可以取得较大的空间跨度,但是对材料要求比较高。
2. 穿斗式构架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局限性 ?
优点:尽量以竖向的木柱来取代横向的木梁、尽量以小材来取代大材、简化了屋面用料、简化屋檐的
悬挑构造、增加构架的空间整体性、增加构架的灵活适应性
局限性:密柱导致的小跨度,不能适应大空间的需要、小规格用料和简便的构造,难以适应厚重的荷
结构上多了一个层次,更稳固
清式木构架形式
1 .填空题: 抬梁式构架是梁柱支承体系,靠自重来稳定建筑 穿斗式构架是檩柱支承体系,靠穿来增加建筑的稳定性 穿斗式构架有两种做法密檩穿斗式和疏檩穿斗式 根据部位的不同,宋代的斗拱可分为柱头铺作、补间铺作和转角铺作
2 .名词解释 : 柱 :主要垂直承重构件,屋面荷载自上而下经此传至基础。根据部位可以分为檐柱、中柱、金柱、山柱、
角柱等等
梁 :建筑中的水平受力构件,常支承于二柱顶端或其他梁枋上.依部位有大梁、抱头梁等
檩:与屋脊平行、直接承受屋面荷载的构件 , 依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有斗栱之大木用桁,无斗栱之大
木用檩。取名方式与柱的名称一致:檐檩、金檩。卷棚檩为双数。宋称:梁
—栿;檩 —槫。
枋 :水平承重及联系构件。有额枋、随梁枋、穿叉枋、平板枋等。进深方向:随梁枋、穿叉枋
的建筑
廊院式 : 以回廊围合成院,院子中间设主体殿堂 [ 图课 4-20]
2.
单体建筑平面的基本型是一明两暗
优点:
1.提供适宜的居住面积
2.满足必要的分室要求 3.具有良好的空间组织
4.获取良好的日照、通风
5.可用规整的梁架结构
6.有利组群的整体布局
3.
庭院的构成主要有廊院式和合院式
4.
中国古代建筑呈现出以木构架形态为主体、并存多种形态的多元体系
( 5 ) 宋、清为什么望柱头变化多,而栏板变化少?
清式 除望柱、地栿外其余都制成一体的 栏板 构件少、分件少 望柱之间距离小, 栏板缩小,寻杖粗壮 通透度小 庄重、稳定、强劲
真正石材的权衡
望柱头是自由端,不受约束
望柱头的变化对栏杆的外轮廓影响大
望柱头接近人的眼睛,是 “视觉焦点 ”或“敏感点 ”
( 6 ) 抱鼓石的作用?
台明的长宽尺寸遵循 “下檐出 ”小于 “上檐出 ”的规定,留出必要的 “回水 ”。
( 3 ) 栏杆的作用?
防护安全、分隔空间、装饰台基、丰富剪影、尺度标志
( 4 ) 宋、清时期栏杆的比较? 宋式
分件构成
构件之间打榫卯 构件多,分件多
体量上
望柱之间距离大, 寻杖细长 通透度大 清秀、清快、苗条
木材质的权衡
, 它是于汉代形成、唐代成熟、宋代精致化,明清时期达到炉火纯青 清式建筑平面布局
1.
名词解释 :
间: 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常用后者)间的名称:由中间向两边依次为明间、
次间、梢间、尽间 [ 图课 4-3]
副阶: 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形成的重檐屋顶
正式建筑: 在古建筑中,平面投影为长方形,屋顶为硬山、悬山、庑殿或歇山做法的砖木结构
1 . 世界上有哪六种原生型体系? 世界上有六种原生型体系: 古埃及 公元前 4000 年 古西亚 公元前 4000 年 古代印度 公元前 3000 年 古代爱琴海 公元前 4000 年 古代美洲 公元前 1500 年 古代中国 公元前 2100 年
绪论
2 . 中国木构架建筑体系发展相当缓慢 的地步 。
顶住栏杆,保持其持久稳定 美化栏杆尽端造型
3 . 名词解释 : 须弥座: 很隆重的做法,主要用于重要组群的重要殿座。
—— 属于高等次台基
砖砌台明: 台帮部分用细砖,镶边包角用石活或仍用砖作 —— 属低等次台基
满装石座: 整个台明包括台帮全用石活 —— 属中等次台基
木构架建筑的屋顶
1 .名词解释: 脊: 是由于对庇的交接线和边沿线的特殊处理而产生的
正吻 : 是用来保护固定正脊两端的木栓
副阶式重檐 : 是通过周边加建廊屋而形成的。 缠腰式重檐 : 紧贴檐柱外侧另加立柱、铺作,挑出下檐。
2. 简答题 ( 1 )正式建筑的屋顶有哪几种 ? 按照等级由高至低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
。
5.
简答题:
(1 ) 间的不等宽现象是什么?
间宽依次递减
明间为最大,尽间为最小,其它间相等 原因: 功能上的要求: 经济上的原因: 艺术上的要求: 结构上的意义: (2 )庭院有哪些多元功能?
空间聚合功能: 气候调节功能:
“露天起居室 ”功能: 防护戒卫功能:
伦理礼仪所需: (3 ) 为什么出廊会有等级划分?(??) 空间组织上增加了过渡层次,更为有利
载。 3.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二者的互补机制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用范围的互补机制、单体建筑构架的互补并用
4.大小式建筑区分的标志是什么?
间架
出廊 屋顶
斗拱 构架细部
5.斗栱的作用是什么?
大式做法 间: 5~11 开间 架: 5~11 架, 13 架 四种情况均可 可用琉璃瓦和筒瓦 可用各种屋顶形式 可有可无 有飞椽、随梁枋、角背、扶脊 木 节点构造比较复杂
坐斗 :最大的又称大斗,位于一组斗拱最下的构件。
槽升子 :正心栱两端的升.外侧有槽,以固定栱垫板。
横栱 :平行于立面的栱称横栱
斗口 :取平身科的大斗所开的口的大小,定为一斗口.共分十一个等级。 雀替 :置于梁枋与柱相交处的短木,可减少梁枋之间的净跨距离。 (宋《营造法式》中称绰Biblioteka 枋)4)简答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