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次科技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


(2)根据材料一,从经济、政治、城市、社会等角度中选取一个
角度分析西方工业革命的进步性,并指出工业化带来的主要问
题。
(3)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科技成果对中国的影响。 (4)分别举一例说明洋务派“师夷长技”在工业和海防建设方 面取得的具体成就,并概括洋务运动的进步意义。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近代的工业化进程对我国当前工业化建
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第二次中,科学技术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第三次中,科学 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与前两次相比,这是最大的 不同点。
【名师预测】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20世纪中期,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空前的变化。 材料一
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3)我国要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 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4)青少年要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要学习科学家勇于 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为实现民族振兴而发 愤学习,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立志知识报国,科技强国。
专题五 三次科技革命
热点主题一
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 热点指数:★★★★★
【史实回放】
内容
起止 时间 标志 领先
第一次
18世纪60年代到 19世纪上半期 蒸汽机 英国
第二次
19世纪70年代到 20世纪初 发电机和内燃机 美国和德国
第三次
20世纪40年代 开始,仍在进行 电子计算机 美国
内容
成就 发明家 时代
的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
材料四
早在1843年,英国议会就讨论通过了控制蒸汽机和炉
灶排放烟尘的法案;1863年,议会通过了第一个《碱业法》,要 求制碱行业抑制95%的排放物,以控制路布兰制碱工艺所产生的 毒气。 (1)材料一中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它的扩展使 人类进入到了什么时代?
平。
答案:(1)汽船(或轮船);飞机、飞艇、电话、电报。(其余符合
要求的也可) (2)科学技术发明运用到军事上,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飞机、 坦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原子弹等,使战争更残酷,毁灭性 更大,给人类带来灾难。 (3)科学技术成果应该用于造福人类而非给人类带来灾难 ,因而 要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全人类要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保
意识?
材料三
【爱因斯坦的政治遗言】1955年4月17日,爱因斯坦在
逝世前一天,曾说:“知道的最多的人,也最忧心忡忡。这个世 界充满着冲突,而使一切较小冲突相形见绌的则是共产主义与 反共产主义之间的巨大斗争。作为人,我们要向人类呼吁:记住
你们的人性而忘掉其余吧。如果你们能这样做,展示在面前的
是通向新乐园的道路;如果你们不能这样做,那么摆在你们面前 的就是普遍死亡的危险。” (4)结合材料分析“共产主义与反共产主义之间的巨大斗争” 指的是什么。爱因斯坦给人类留下的最后的政治遗言有什么内 涵?
【解析】本题以爱因斯坦为线索,考查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
影响。第(1)题,由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我们能横渡大洋,我 们学会了飞行,甚至通过电波,我们能轻松地把消息传送到世界 的每一个角落”可知发明集中在交通与通信领域。据此回答第 (1)题。第(2)(3)题集中在对科学技术消极影响的考查 ,两次世 界大战因为科学技术增加了其残酷性,使人们加深对科学技术 的认识。第(4)题,主要提炼材料的含义: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
【解析】本题以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主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 概括和理解分析能力。第(1)题在审题时要抓住“领域”,结合
材料一中四幅图进行归纳概括,第(2)题在审题时要抓住“特
点”,注意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材料二中“第三次科技
革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技术群”可以得出技术革命群体化的特
点;从材料二中“这就决定了新技术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可以 得出科技社会化的特点;从材料二中“电子计算机产品每隔四 年,体积会缩小一半,性能却会提高一倍”可以得出发展进程高 速化的特点。第(3)题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节 能、治理、保护等方面切入,言之成理即可。
(3)都对世界格局产生巨大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列强的殖
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结构的调整,世界各国经 济相互依存,联系日益密切。
【提升认识】 (1)三次科技革命的结果表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
答案:(1)原子能、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电子技术。
(2)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发展进程高速化。
(3)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治理污染、植树造林、保护环境、 推广公共自行车等,言之成理即可。(答对任意一点即可)
热点主题二
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热点指数:★★★★
【史实回放】
1.影响区别: 影响 进入 时代 生产 方式 第一次 蒸汽时代 第二次 电气时代 第三次 信息时代
个“福利国家”。
在工业革命中,很多工厂沿河而建,大烟囱冒出的浓烟笼罩 市区,工厂废弃物对河流构成严重污染。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有线电报、
照相机、电影等陆续传入中国,人们的出行速度加快了,通讯方 便了,精神生活也丰富了。 材料三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
设有什么启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第 (1)题根据材料 一中的“18世纪后半期”,可判断“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 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2)题从工厂制度的建立;城市人 口的增加,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推动了议会改革等方面,任选一 点说明。同时指出污染成为工业化带来的主要问题。第 (3)题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西方文明的传入 ,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5)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
即可。
答案:(1)英国。蒸汽时代。
(2)西方工业革命带动西方经济的发展,为以后殖民扩张提供物
质基础。主要问题:工业化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3)西方科技成果加快了人们的出行速度,通讯方便,带动了商
业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4)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等。海防:南洋、北洋、福 建水师的建立。进步意义:引进了近代工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 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提高了海防力 量。 (5)发展科技、保护环境等。
技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立知识创新体系;
(3)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4)努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2.从学生个人来讲: 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注重对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的培养。
【名师预测】
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人类的影响是全方
材料二
第三次科技革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技术群,在这一技
术群中,它需要大规模、多学科的有机配合和国家的统一组织、
规划和投资。这就决定了新技术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如美国阿
波罗登月计划,有120所大学、2万多家企业,400万人参加,共得 到政府拨款250亿美元。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产品 每隔四年,体积会缩小一半,性能却会提高一倍。 材料三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造
第一次
改良蒸汽机、汽 船、火车 史蒂芬孙 蒸汽时代
第二次
电灯、内燃机、 汽车、飞机 生、莱特兄弟 பைடு நூலகம்气时代
第三次
计算机、生物 工程
瓦特、富尔顿、 卡尔·本茨、爱迪
信息时代
能源
煤炭
电力、石油
原子能
【提升认识】 1.科技革命发生的政治前提:第一次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 国的确立;第二次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第三次是
护环境。
(4)美苏冷战。争取世界和平,反对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热点主题三
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 热点指数:★★★★★
【史实回放】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 (1)中国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与世隔绝,使我们错 失了机遇。(2)在列强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刺激下,先进的中国 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如魏源、洋务运动。
甚至通过电波,我们能轻松地把消息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 落。”
(1)结合材料一将爱因斯坦提到的发明成果按要求填入下表括 号,每项一个即可。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明
火车、(
)
汽车、(
)
材料二
【爱因斯坦的演讲】爱因斯坦在1939年纽约世博会上
以科学为主题的演讲:“如同艺术一样,科学如果想真正、充分 地完成它的使命,那么人们对于科学成就,就不应只是肤浅的理 解,而必须认识它的深刻内涵。” (2)人们对于科学成就“肤浅的理解”,请就两次世界大战中武 器运用各举一例。 (3)你认为要真正认识科学的“深刻内涵”,我们应该树立什么
实现了生产方式 实现了生产方 实现了生产方 的机械化 式的电气化 式的自动化
影响
第一次
第二次 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 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 化,导致世界大战的爆 发
第三次 资本主义国家发 展垄断资本主义 促使世界格局向
生产 资本主义制度 关系 最终确立起来 世界 确立了资产阶 级在世界的统 治地位
及十年“文化大革命”,使我们再次错过了发展的机遇。随着 改革开放,我国积极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 累。如国家实施“八六三”计划。
【提升认识】 1.从我们国家来讲: 第三次科技革命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
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
(1)学习借鉴最新科技成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
位的、深远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