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自评量表(SAS )
焦虑自评量表,无论量表的构造形式还是具体的评定办法 ,都与抑郁自评量 表十分相似。
它也是一个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用于评出焦虑 病人的主观感受。
(1)项目、定义和评分标稚
SA 睬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 1” 没有或很少时间:“2”小部分时间:“3”相当多的时间;“4”绝大部分或全部 时间。
(其中“ 1” “2” “3” “4”均指计分分数) 焦虑自评量表(SAS )
填表注意事项:下面有二十条文字(括号中为症状名称),请仔细阅读每一条, 把意思弄明白,每一条文字后有四级评分 ,表示:没有或偶尔;有时;经常;总 是如此。
然后根据您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在分数栏
1〜4分适当的分数下划 V 。
1 •我觉得比平时容易紧张和着急(焦虑) 2.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害怕) 3 •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惊恐) 4. 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发疯感) 5. 我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
6. 我手脚发抖打颤(手足颤抖)
7•我因为头痛、颈痛和背痛而苦恼(躯体疼痛)
8 •我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乏力)
9.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 10•我觉得心跳得快(心悸)
11. 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头昏)
12. 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晕厥感)
13•我呼气吸气都感到很容易(呼吸困难)
14.我手脚麻木和刺痛(手足刺痛) 1 : 1 2 1 2 1 2
(不幸预
感)
1 2 3 1 2 (静坐不
能)
1 1
15. 我因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胃痛或消化不良) 16. 我常常要小便(尿意频数) 1 17. 我的手常常是干燥温暖的(多汗) 18. 我脸红发热(面部潮红) 1 19. 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睡眠障碍) 20. 我做恶
结果:1)原始分 (2)适用对象 SAS 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
表)一样,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
3
3 3
4 4 2 3 4 3 4 3 4
3 4 4 3 2
1
4 I 2 3 3 4
4 3 4 3 1 :
3
3 1
4 2
4
3
4 2 2 4 2
3 )标准分 同时,它与SDS (抑郁自评量
(3)评定方法及注意事项详见“抑郁自评量表(SDS关于评定方法及注意事项的说明。
SASf SDS目比,没有更特殊的要求。
(4)SAS的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
在由自评者评定结束后,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再乘以1.25以后取得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
也可以查“粗分标准分换算表”作相同的转换。
标准分越
高,症状越严重。
此系统的结果剖析图给出的是标准分,分数越高,表示这方面的症状越严重。
一般来说,焦虑总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 - 60者为轻度,61-70者是中度,70以上者是重度焦虑。
SAS勺20个项目中,第5, 9, 13, 17, 19条,此5个项目的计分,必须反向计算。
应用评价SAS是一种相当简便的分析主观焦虑占感觉的临床工具。
作者对6例神经官能症患者SAS评定,结果表明其效度相当高。
能较准确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精神病患者的主观感受。
焦虑是心理咨询
门诊中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SAS已成为咨询门诊中了解焦虑症状的一种效度高、方法简便,易于分析的可取的评定手段之一。
抑郁自评量表SDS
请根据您近一周的感觉来进行评分,数字的顺序依次为:
(1^从无、2^有时、3^经常、4—持续 )
(1)我感到情绪沮丧,郁闷*(2)我感到早晨心情最好
(3)我要哭或想哭
(4)我夜间睡眠不好
(5)我吃饭象平时一样多
1 2 3 4
4 3 2 1 1 2 3 4 1 2 3 4
4 3 2 1
(17) 我感到自已是有用的和不可缺少的人 (18) 我的生活很有意义 (19) 假若我死了别人会过得更好 (20) 我仍旧喜爱自己平时喜爱的车西
抑郁自评量表(简称 SDS
是1965年仲氏发表的,一种病人自己进行的,抑郁自我评定量表。
(详见Zung 氏抑郁自评量表)
此量表简短,一般在十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不用任何仪器设备, 方法简单。
由20个问题组成,每一个问题代表着抑郁症的一个症状 特点,合起来,可以反映出抑郁症的抑郁,心情、躯体不舒服的症状, 精神运动,行为症状以及心理方面的症状。
而且可以判断出抑郁的轻 重的不同程度及有没有抑郁症状。
(6) 我的性功能正常 (7) 我感到体重减轻 (8) 我为便秘烦恼. (9) 我的心跳比平时快 (10) 我无故感到疲劳 (11) 我的头脑象往常一样清楚 (12)我做事情象平时一样不感到困难 (13) 我坐卧不安,难以保持平静 (14) 我对未来感到有希望 (15) 我比平时更容易激怒 (16) 我觉得决定什么事很容易
4
3 2 1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4
3 2 1
4 3 2 1 1
2 3 4 4 3
2 1 12
3 4
4
3 2 1
由于可以判定抑郁的程度的轻重,因此,不仅用来进行辅助诊断,还可以用来观察用药后的疗效,是否好转,以及好转的程度,是不是已经恢复正常。
此量表在使用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这是个自我评定量表,因此,要病人或怀疑心情不好的人自己评定,别人不要提醒,更不要加以帮助评定或提出意见,来改变病人的看法。
如果看不懂内容时,别人可以给念,由病人自己评价是什么水平,有还是没有此量表评定的时间,不是几小时,1-2天内的体会,时间范围一般应该至少是1周的时间,如果是第一次评定,最好是两周的时间为合适。
此量表20个题目中(请先看一下量表),有一半(10个)题目的问题是按症状的有无来提问的,如:"我夜间睡眠不好"。
评分时,从无、有时、经常到持续共四个等级,评分从1分到4分,逐渐加重,无--代表没有失眠(1分);有时--代表一周之内有1〜2天有失眠(2 分);经常--代表一周之内有3 一4天失眠(3分);持续--代表天天失眠(4分)。
另一半题目的问题,是与症状相反提问的,如"我吃饭像平时一样多"。
实际上,抑郁病人有食欲下降的症状,但问题却是反向的,在评分时,从无、有时、经常、持续的四个等级评分,也正好相反,是逐步减轻的,无--代表不是和平时一样多,而且是天天都吃得比平时少,为4分;有时--代表有时,一周内I〜2天吃得和平时一样多(3分);经常---一周内3〜4天吃得和平时一样多(2分);持续--天天吃得和平时一样多,无食欲下降的症状(1分),所以,在进行评定时,千万要注意,是属于正向的,还是反向的问题。
此量表最后结果的计算方法如下:先把20个题目综合相加,得出总
分,再转换成百分指数,方法见公式:
指数计算公式:指数二总分(得分)/总分满分(80)X100
作者指出:指数与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的关系如下:指数在50% 以下:正常范围(无抑郁症状);指数在50%- 59%轻度抑郁;指数在60%- 69%中度抑郁;指数在70%及以上为重度至严重抑
郁。
此量表虽然可以测出抑郁的轻重程度,却不能判断抑郁的分类,测出有抑郁症之后,应该及时到精神科门诊进行详细的检查、诊断及治疗抑郁自评量表
此表是1965年仲氏发表制定的,不仅可以测查出抑郁心情的程基,是轻还是重,还可以帮助一部分以身体各种不舒适体验为主的病人.判断出有无抑郁症状,有助于隐匿性抑郁症的诊断。
因此,适用于情绪低落,常常感觉无兴趣,活着没意思的人的测查。
也适用于各种慢性身体疾病的病人者进行测查。
此量表极为简单,由20道题组成,是自己根据自己一个星期之内的感觉来回答的。
20个题目之中,分别反映出抑郁心情,身体症状,精神运动行为及心理方面的症状体验,因为是自我评价,不要别人参加评价,也不用别
人提醒。
如果是文盲,可以由别人给念题目,
不由别人代答,由自己判定轻重程度。
在回答时,应注意,有的题目的陈述是相反的意思,例如,心情忧郁的病人常常感到生活没有意思,但题目之中的问题是感觉生活很有意思,那么评分时应注意得分是相反的。
这类题目之前加上*号,
提醒各位检查及被检查者注意。
结果分析:指标为总分。
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
标准分等于粗分乘以1.25后的整数部分。
总粗分的正常上限为41分,标准总分为53分。
仅做参考。
此评定量表不仅可以帮助诊断是否有抑郁症状,还可以判定抑郁程度的轻重。
因此,一方面可以用来作为辅助诊断的工具,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来观察在治疗过程中抑郁的病情变化,用来作为疗效的判定指标。
但是,此评定量表不能用来判断抑郁的性质,所以不是抑郁症的病因及疾病诊断分类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