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化还原反应(二)附答案

氧化还原反应(二)附答案

氧化还原反应(二)一.选择题(共18小题)1.(2014•浦东新区一模)反应Cu2++Zn→Cu+Zn2+可在溶液中进行完全,由该反应可判断Cu2+的氧化性强于()A.Z n B.C u C.Z n2+D.F e3+2.(2012•河北模拟)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可能全部被还原,也可能部分被还原,下列反应中,①Cu+2H2SO4(浓)CuSO4+SO2↑+2H2O②C+4HNO3(浓)CO2↑+4NO2↑+2H2O③Fe+4HNO3(稀)Fe(NO3)3+NO↑+2H2O④4Zn+10HNO3(稀)4Zn(NO3)2+N2O↑+5H2O氧化剂被还原的比例从高到低的顺序正确的是()A.②①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③①②D.③②①④3.(2011•松江区模拟)在复杂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化学问题.已知溶液中阳离子氧化性顺序为:Ag+>Fe3+>Cu2+>H+>Fe2+>Na+,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A.2Ag++Fe→2Ag+Fe2+B.2Fe3++Cu→Cu2++2Fe2+C.2Fe3++3Zn→3Zn2++2Fe D.Cu2++2Na→Cu+2Na+4.(2011•石家庄模拟)金属铜具有广泛的用途.粗铜电含有少量Fe、Ni、Au 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A.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Cu2+B.电解过程中,阳极减少的质量与阴极增加的质量相等,.C.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Cu2++2e﹣=Cu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所含的金属单质含有Ni、Ag和Au5.(2010•福建模拟)稀土金属元素铈(Ce)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已知: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氧化性:Ce4+>Fe3+>I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电解熔融状态的CeO2制Ce,在阴极获得铈B.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e+4HI CeI4+2H2↑C.用Ce(SO4)2溶液滴定硫酸亚铁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Ce4++2Fe2+═Ce3++2Fe3+D.四种稳定的核素Ce、Ce、Ce、Ce,它们互称为同系物6.已知反应:①2BrO3﹣+Cl2=Br2+2ClO3﹣②ClO3﹣+5Cl﹣+6H+=3Cl2+3H2O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ClO3﹣>BrO3﹣>Cl2B.BrO3﹣>Cl2>C1O3﹣C.BrO3﹣>ClO3﹣>Cl2D.Cl2>BrO3﹣>C1O3﹣7.以下进行性质比较的实验,不合理的是()A.比较Cu、Fe2+的还原性: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B.比较氯、溴单质的氧化性:溴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比较镁、铝金属性:氯化镁、氯化铝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D.比较碳、硫非金属性:测定同条件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2SO4溶液的pH8.下列对递变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氧化性:Na+<K+<Rb+<Cs+B.卤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递增依次增强C.在卤素的氢化物中,HI的还原性最强D.碱金属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熔沸点依次升高9.下列排列顺序完全正确的组合是①溶解性:Na2CO3>NaHCO3>AgCl>AgI②氧化性:MnO2>Cl2>Fe3+>Cu2+③常温下,α1、α2、α3分别表示pH=2的盐酸、pH=12的氨水、pH=12的碳酸钠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则α1=α2>α3④同温下,1L0.5mol•L﹣1NH4Cl溶液中NH4+数与2L0.25mol•L﹣1NH4Cl溶液中NH4+数分别为a、b,则a>b()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2009•广东)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 2Fe3++H2O2=2Fe2++O2↑+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弱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C.在H2O2分解过程中,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11.(2014•唐山一模)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序号反应物产物①KMnO4、H2O2、H2SO4K2SO4、MnSO4…②C12、FeBr2FeC13、FeBr3③MnO4﹣…Cl2、Mn2+…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B.第②组反应中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或等于1:2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mol Cl2,转移电子5molD.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O4﹣>Cl2>Fe3+>Br212.(2013•青岛二模)下列陈述I、II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A Fe2+、SO2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前者表现出还原性后者表现出漂白性溶液褪色B 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渐渐变暗发生了化学腐蚀C SO2能与次氯酸及碱反应SO2是两性氧化物D 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饱和说明Ksp(BaSO4)大于Ksp(BaCO3)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A.A B.B C.C D.D13.(2012•徐汇区二模)已知还原性SO32﹣>I﹣,某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Cu2+、SO32﹣,向该无色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溴水褪色,溶液呈无色.则下列关于该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A.肯定不含I﹣B.肯定不含Cu2+C.可能含有SO32﹣D.可能含有I﹣14.(2012•邯郸一模)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实验实验现象结论A 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氧化性:Al3+>Fe2+>Cu2+B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氧化性:Cl2>Br2>I2C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溶解性:AgCl>AgBr>Ag2SD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非金属性:Cl>C>SiA.A B.B C.C D.D15.(2012•长宁区二模)下列各项说法或比较中正确的是()A.氧化性:Ag+>Cu2+>Fe3+B.热稳定性:HF>H2Se>H2OC.酸性:CH3COOH>H2CO3>H2SiO3D.离子半径:Cl﹣>S2﹣>Mg16.(2011•肇庆一模)下列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A.若A2+2D﹣=2A﹣+D2,则还原性:D﹣>A﹣B.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C.若X、Y都是气态氢化物,且相对分子质量:X>Y,则沸点:X>YD.若M、N是同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M>N,则非金属性:M>N17.(2011•金台区模拟)分析如下残缺的反应:RO3﹣+__+6H+=3R2↑+3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式中缺项所填物质在反应中作氧化剂B.R O3﹣中的R元素在所有的反应中只能被还原C.R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小D.R一定是周期表中的第ⅤA族元素18.(2010•中山模拟)已知有以下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③I2+SO2+2H2O=H2SO4+2H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还原性:I﹣>Fe2+>Cl﹣>SO2B.氧化性:I2>Fe3+>H2SO4>Cl2C.氧化性:Cl2>Fe3+>I2>H2SO4D.还原性:SO2>I﹣>Fe2+>Cl﹣二.填空题(共12小题)19.回答下列问题(1)在2FeBr2+3Cl2=2FeCl3+2Br2的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2)铁钉在氯气中被锈蚀成棕褐色物质FeCl3,而在盐酸中生成淡绿色溶液(FeCl2);浓盐酸中滴加KMnO4溶液产生黄绿色气体(Cl2).则Cl2、Fe3+、MnO4﹣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3)已知CuO具有氧化性,能够和氨气反应生成两种单质,请写出在加热条件下CuO和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4)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Cl2可发生如下反应:RO3n﹣+Cl2+2OH﹣=RO42﹣+2Cl﹣+H2O由以上反应可知在上述过程中RO3n﹣被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_________.20.关于Cl2、Br2、I2、H2O2、Fe3+、SO2六种物质的氧化性相对强弱,你可以明确得出的结论有哪些?_________推测下列过程的结果,按要求写出反应式(1)工业制溴如选择以上中的绿色氧化剂,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向FeCl3溶液通入SO2,能反应写化学方程式(不反应不填)_________(3)将FeI2溶液与Cl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3:4完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1.资料卡片:溴在水中溶解度不大(稀溴水呈黄色),易溶于CCl4等有机溶剂.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Cl2、Br2的氧化性”的系列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1)提出问题:Fe3+、Br2谁的氧化性更强?(2)猜想: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_________(填化学式)所致.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Br2>Fe3+,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_________(填离子符号)所致.(3)设计实验并验证: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利用下列提供的试剂,设计出一种方案进行了实验,并通过观察现象,得出乙同学的观点正确.供选用的试剂:酚酞、CCl4、无水酒精、KSCN溶液、蒸馏水等.请你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4)结论:氧化性:Br2>Fe3+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实验后的思考: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在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__(填离子符号).22.高锰酸钾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如下:MnO+5e﹣+8H+═Mn2++4H2OMnO+3e﹣+2H2O═MnO2↓+4OH﹣MnO+e﹣═MnO(溶液呈绿色)(1)从上述三个半反应中可以看出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的产物受溶液的_________影响.(2)将SO2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3)将PbO2投入到酸性MnSO4溶液中搅拌,溶液变为紫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a.氧化性:PbO2>KMnO4b.还原性:PbO2>KMnO4c.该反应可以用盐酸酸化.23.(2008•大同模拟)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氧化性比KMnO4更强,在处理水的过程中被还原成Fe3+(1)完成并配平制取铁酸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Fe(NO3)3+_________NaOH+_________Cl2=_________Na2FeO4+_________NaNO3+_________NaCl+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2)铁酸钠除利用其强氧化性作消毒剂外,还能作净水剂,用适当的方程式说明作净水剂的原因_________.24.(2014•河南一模)X2、Y2单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反应:X2+Y2+H2O→HXO3+HY(未配平).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X2、Y2可能的组合是_________.a.F2、Br2b.I2、Cl2c.C12、O2d.Br2、N2(2)试比较X2、Y2、HXO3的氧化性强弱:_________[用(1)中所选的X2、Y2回答,下同].判断HXO3+HX 能否反应: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能反应,请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若不能反应,请说明理由:_________.(3)若用KX制取HX,不能选用浓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工业上测定某产品中YO﹣的含量,先将一定量产品的溶液加入过量的KX溶液和稀硫酸中,使之反应生成X2,试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5)Fe2+、Fe3+、X2、X﹣、Y﹣五种微粒中的两种微粒A(阳离子)和B在溶液中能相互反应生成X2,向含微粒A 的溶液中滴入足量l mol/LNa2S溶液,生成的沉淀C与足量的热NaOH溶液反应,过滤,残渣D再与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E溶液.则生成的沉淀C的成份是(填化学式)_________.E溶液中阳离子除H+外,另外的阳离子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25.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系列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l﹣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1)提出问题:Fe3+、Br2谁的氧化性更强?(2)猜想: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里黄色是含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所致.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_________所致.(3)设计实验并验证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供选用的试剂:a、酚酞试液b、四氯化碳c、无水酒精d、硫氰化钾溶液请你在下列表格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选用试剂(填序号)实验现象方案1 __________________方案2 __________________(4)结论:氧化性:Fe3+<Br2,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5)实验后的思考:在2mol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当有33.6L Cl2(标准状况)与FeBr2溶液发生了反应,所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26.(1)铁钉浸入CuSO4溶液,铁钉表面上会附有红色物质,铜丝浸入AgNO3溶液后,表面会附有银白色物质.则Cu、Fe、Ag中,原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_,Cu2+、Fe2+、Ag+中,_________的氧化性最强.(2)铁钉在Cl2中被锈蚀成棕褐色物质(FeCl3),而在盐酸中生成淡绿色的溶液(FeCl2),则Cl2、Cl﹣、H+中,具有氧化性的微粒是_________,其氧化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27.(2010•娄底模拟)已知氧化性BrO3﹣>ClO3﹣>Cl2>IO3﹣>I2.现将饱和氯水逐滴滴入KI淀粉溶液中至过量.(1)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2)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②_________.28.向FeI溶液中不断通入Cl2,溶液中I﹣、Cl﹣、I、Fe2+、Fe3+等粒子的物质的量随n(Cl2):n(FeI2)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已知:2Fe3++2I﹣=I2+2Fe2+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折线E和线段C所表示的意义:折线E表示_________;线段C表示_________.(2)写出线段D所表示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当n(Cl2):n(FeI2)=6.5时,溶液中n(Cl﹣):n(I)=_________.29.氧化还原反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用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反应制得:3SiO2+6C+2N21Si3N4+6CO.(1)分析上述反应可推测碳、氮气的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为了保证石英和焦炭尽可能的转化,氮气要适当过量.某次反应用了20mol氮气,反应生成了5mol一氧化碳,则反应中转移电子为_________N A,此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新型微电子材料,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3)写出并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30.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体内约含有2g铁,这2g铁在人体内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正二价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Fe2+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有利于人体吸收.(1)在人体中进行Fe2+Fe3+的转化时,①中的Fe2+作_________剂,②中的Fe3+作_________剂.(2)“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这句话指出,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作_________剂.(3)市场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颗粒细小的还原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的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在初中化学,我们常用上述反应来制备氢气,如果将56g 铁投入到3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盐酸中,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所占的体积是_________(4)铁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元素,如果,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可以观察到有红色的铜生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由此可知Cu2+的氧化性_________Fe2+的氧化性(填“大于”或者“小于”).氧化还原反应(二)附答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1.(2014•浦东新区一模)反应Cu2++Zn→Cu+Zn2+可在溶液中进行完全,由该反应可判断Cu2+的氧化性强于()A.Z n B.C u C.Z n2+D.F e3+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据此来回答即可.解答:解:反应Cu2++Zn=Cu+Zn2+中,Cu2+是氧化剂,Zn2+是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即Cu2+的氧化性强于Zn2+.故选C.点评: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是判断氧化性强弱的方法,难度不大.2.(2012•河北模拟)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可能全部被还原,也可能部分被还原,下列反应中,①Cu+2H2SO4(浓)CuSO4+SO2↑+2H2O②C+4HNO3(浓)CO2↑+4NO2↑+2H2O③Fe+4HNO3(稀)Fe(NO3)3+NO↑+2H2O④4Zn+10HNO3(稀)4Zn(NO3)2+N2O↑+5H2O氧化剂被还原的比例从高到低的顺序正确的是()A.②①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③①②D.③②①④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被还原,被还原的部分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可以根据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情况来确定被还原的量的多少.解答:解:①Cu+2H2SO4(浓)CuSO4+SO2↑+2H2O,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总量和被还原的氧化剂的比例是2:1;②C+4HNO3(浓)CO2↑+4NO2↑+2H2O,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总量和被还原的氧化剂的比例是1:1;③Fe+4HNO3(稀)Fe(NO3)3+NO↑+2H2O,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总量和被还原的氧化剂的比例是4:1;④4Zn+10HNO3(稀)4Zn(NO3)2+N2O↑+5H2O,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总量和被还原的氧化剂的比例是5:1;氧化剂被还原的比例依次是:0.5、1、0.25、0.2,从高到低的顺序是:②①③④.故选A.点评: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被还原,被还原的部分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难度不大.3.(2011•松江区模拟)在复杂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化学问题.已知溶液中阳离子氧化性顺序为:Ag+>Fe3+>Cu2+>H+>Fe2+>Na+,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A.2Ag++Fe→2Ag+Fe2+B.2Fe3++Cu→Cu2++2Fe2+C.2Fe3++3Zn→3Zn2++2Fe D.Cu2++2Na→Cu+2Na+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只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得出的结果符合题干已知条件的,说明反应成立,但是注意金属钠和盐溶液反应的特殊情况.解答:解:A、根据2Ag++Fe=2Ag+Fe2+可知氧化性是Ag+>Fe2+,符合题干已知条件,所以化学方程式成立,故A 正确;B、根据2Fe3++Cu=Cu2++2Fe2+可知氧化性是Fe3+>Cu2+,符合题干已知条件,所以化学方程式成立,故B正确;C、根据2Fe3++3Zn=3Zn2++2Fe可知氧化性是Fe3+>Zn2+,氧化性是Fe3+>Cu2+>H+>Zn2+>Na+,符合题干已知条件,所以化学方程式成立,故C正确;D、根据反应Cu2++2Na=Cu+2Na+,可知氧化性是Cu2+>Na+,符合题干已知条件,但是金属钠和盐反应的实质是先和水的反应,不会置换出金属铜,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4.(2011•石家庄模拟)金属铜具有广泛的用途.粗铜电含有少量Fe、Ni、Au 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A.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Cu2+B.电解过程中,阳极减少的质量与阴极增加的质量相等,.C.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Cu2++2e﹣=Cu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所含的金属单质含有Ni、Ag和Au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A、精炼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一定含有Ni2+;B、阳极失电子的有Fe、Zn、Cu;阴极析出的是铜,依据电子守恒计算分析;C、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D、粗铜中含有少量Fe、Zn、Ni,Ag、Pt等杂质做阳极,Ag和Pt不失电子沉降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解答:解:A、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e﹣=Ni2+,Fe﹣2e﹣=Fe2+;Zn﹣2e﹣=Zn2+;故A错误;B、电解过程中阳极失电子的有Fe、Zn、Cu;阴极析出的是铜;依据电子守恒,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不相等,故B错误;C、阴极是电解质中的阳离子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Cu2++2e﹣=Cu,故C正确;D、粗铜中含有少量Fe、Zn、Ni,Ag、Pt等杂质做阳极,Ag和Pt不失电子沉降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Ag和Pt,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极原理的应用,主要考查电解精炼镍的原理分析判断.5.(2010•福建模拟)稀土金属元素铈(Ce)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已知: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氧化性:Ce4+>Fe3+>I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电解熔融状态的CeO2制Ce,在阴极获得铈B.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e+4HI CeI4+2H2↑C.用Ce(SO4)2溶液滴定硫酸亚铁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Ce4++2Fe2+═Ce3++2Fe3+D.四种稳定的核素Ce、Ce、Ce、Ce,它们互称为同系物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根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阴极上是阳离子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来判断;B、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来回答;C、根据电荷守恒来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D、根据同系物和同位素概念的区别来回答.解答:解:A、电解熔融状态的CeO2时,在阴极上是Ce4+得电子生成单质铈的过程,即在阴极获得铈,故A正确;B、Ce4+有氧化性,碘离子具有还原性,二者不能共存于一个溶液中,故B错误;C、根据氧化性:Ce4+>Fe3+来判断反应能发生,应该为:Ce4++Fe2+═Ce3++Fe3+,故C错误;D、同系物是分子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整数倍个﹣CH2﹣结构的不同有机物之间的互称,四种核素Ce、Ce、Ce、Ce,它们互称为同位素,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是一道信息给予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主要以基本概念的掌握为关键.6.已知反应:①2BrO3﹣+Cl2=Br2+2ClO3﹣②ClO3﹣+5Cl﹣+6H+=3Cl2+3H2O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ClO3﹣>BrO3﹣>Cl2B.BrO3﹣>Cl2>C1O3﹣C.BrO3﹣>ClO3﹣>Cl2D.Cl2>BrO3﹣>C1O3﹣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解答:解:①中BrO3﹣是氧化剂,ClO3﹣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BrO3﹣>ClO3﹣,②中ClO3﹣是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O3﹣>Cl2,综上得氧化性顺序为BrO3﹣>ClO3﹣>Cl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性强弱的判断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关键正确判断氧化剂、还原剂.7.以下进行性质比较的实验,不合理的是()A.比较Cu、Fe2+的还原性: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B.比较氯、溴单质的氧化性:溴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比较镁、铝金属性:氯化镁、氯化铝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D.比较碳、硫非金属性:测定同条件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2SO4溶液的pH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A.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分析;B.可通过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证明氧化性强弱,单质的氧化性越强;C.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的金属性越强;D.可根据对应最高价含氧酸对应的盐溶液的酸碱性判断酸性的强弱.解答:解:A.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铜,铁是还原剂,铜是还原产物,可以比较铁与铜的还原性强弱,不能比较Cu、Fe2+的还原性,故A错误;B.将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生成单质溴,可证明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强,故B正确;C.氯化镁和氯化铝分别与氢氧化钠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氢氧化铝沉淀,但氢氧化铝能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铝表现酸性,但氢氧化镁不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说明氢氧化镁的碱性比氢氧化铝的碱性强,所以镁的金属性比铝强,故C正确;D.Na2CO3溶液呈碱性,说明碳酸为弱酸,Na2SO4溶液呈中性,说明硫酸为强酸,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非金属性与金属性、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比较的实验设计,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注意选项C的理解.8.下列对递变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氧化性:Na+<K+<Rb+<Cs+B.卤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递增依次增强C.在卤素的氢化物中,HI的还原性最强D.碱金属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熔沸点依次升高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卤素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比较.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则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卤素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D.从上往下,金属阳离子半径增大,对外层电子束缚能力减弱,金属键减弱.解答:解: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则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则Na+>K+>Rb+>Cs+,故A错误;B.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卤素的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故B错误;C.碘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弱,HI的还原性最强,故C正确;D.碱金属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熔沸点依次降低,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元素周期律等,明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是解题的关键.9.下列排列顺序完全正确的组合是①溶解性:Na2CO3>NaHCO3>AgCl>AgI②氧化性:MnO2>Cl2>Fe3+>Cu2+③常温下,α1、α2、α3分别表示pH=2的盐酸、pH=12的氨水、pH=12的碳酸钠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则α1=α2>α3④同温下,1L0.5mol•L﹣1NH4Cl溶液中NH4+数与2L0.25mol•L﹣1NH4Cl溶液中NH4+数分别为a、b,则a>b()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①溶解度:Na2CO3<NaHCO3,钠盐易溶于水,卤化银AgX(X=F,Cl,Br,I)中AgF易溶,AgI、AgBr、AgCl难溶于水,溶解度大小AgI<AgBr<AgCl<AgF(易溶);②结合方程式,利用氧化剂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氧化性判断;③pH=2的盐酸中氢氧根离子为水电离,pH=12的氨水中氢离子是水电离的,pH=12的碳酸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是水的电离的,根据水电离的离子浓度比较水的电离程度;④NH4+发生水解,NH4+浓度越小水解沉淀越大,但水解程度很小,溶液中NH4+数目取决于溶液体积与NH4+的浓度.解答:解:①溶解度:Na2CO3<NaHCO3,钠盐易溶于水,卤化银AgX(X=F,Cl,Br,I)中AgF易溶,AgI、AgBr、AgCl难溶于水,溶解度大小AgI<AgBr<AgCl<AgF(易溶),所以溶解度Na2CO3>NaHCO3>AgCl>AgI,故①正确.②二氧化锰氧化元素为氯气,所以氧化性MnO2>Cl2,氯气氧化铁为氯化铁,所以氧化性Cl2>Fe3+,铁离子氧化铜为铜离子,所以氧化性Fe3+>Cu2+,所以氧化性MnO2>Cl2>Fe3+>Cu2+,故②正确;③pH=2的盐酸中氢氧根离子为水电离,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12mol/L,pH=12的氨水中氢离子是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10﹣12mol/L,pH=12的碳酸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是水的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2mol/L,所以水的电离程度为pH=2的盐酸等于pH=12的氨水小于pH=12的碳酸钠溶液,即α1=α2<α3,故③错误;④NH4+发生水解,NH4+浓度越小水解沉淀越大,溶液中NH4+数目取决于溶液体积与NH4+的浓度,所以溶液中a>b,故④正确.故①②④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溶解性、氧化性强弱比较、盐类水解与弱电解质电离等,综合性较大,难度中等,注意A 选项中的特殊性,对基础知识多加记忆.10.(2009•广东)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 2Fe3++H2O2=2Fe2++O2↑+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弱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C.在H2O2分解过程中,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专题:压轴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来解答.解答:解:A.由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2H+可知,H2O2的氧化性>Fe3+的氧化性,H2O2的还原性>Fe2+的还原性,故A错误;B.将两个反应相加可得2H2O2=2H2O+O2↑,所以分解过程中,Fe2+作催化剂,双氧水溶液本身是弱酸性,而分解生成的水是中性,溶液pH值升高,故B错误;C.H2O2分解Fe3+或Fe2+作催化剂,所以总量不变,故C正确;D.因为Fe2+可导致H2O2分解,所以H2O2生产过程要避免混入Fe2+,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反应中氧化性的比较规律及两个化学反应的关系及催化剂在反应在的作用即可解答,难度不大.11.(2014•唐山一模)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序号反应物产物①KMnO4、H2O2、H2SO4K2SO4、MnSO4…②C12、FeBr2FeC13、FeBr3③MnO4﹣…Cl2、Mn2+…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B.第②组反应中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或等于1:2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mol Cl2,转移电子5molD.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O4﹣>Cl2>Fe3+>Br2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