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艺术之
——善解人意
活动目的:
(一)帮助学生认识到理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二)教会学生如何做到理解他人,协调人际关系。
(三)教会学生学会倾听,换位思考。
辅导重点:让学生通过本次课认识到理解的重要性以及学会理解他人,协调人际关系。
辅导难点:教会学生学会倾听,换位思考。
活动形式:
(一)班级游戏活动
(二)角色扮演法
(三)故事讲解法
活动时间:40分钟
辅导年级:六年级
辅导内容与步骤:
一、热身活动:串名字游戏(5—8min)
1、活动程序
请小组的第一个同学作自我介绍,以“我是××”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名字,紧接着第二个同学以“我是××后面的××”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名字,第三个同学则以“我是××后面的××后面的××”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名字,依次下去……直到最后一个同学将前面的所有同学的名字复述一遍。
2、活动形式
分组竞争的方式,看看哪一个组能又快又准确地完成这个活动,如果在游戏过程中出现错误,该组停止游戏,各组得分取决于有多少个同学正确地介绍了自己。
小结:
表扬赢的一组,鼓励其他组在接下来的活动中继续努力。
我们平时认识一个人一般是从知道对方的名字开始的。
刚才我们就是通过名字来认识对方的。
其实知道别人的名字是交往的第一步,要跟别人深入交往,成为好朋友的话,还需要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
揭题:人际沟通艺术之
——善解人意
过渡:人际沟通的技巧有很多,我们这一次课主要学习“理解”的技巧。
那么什么是理解呢?
二、理解(善解人意)(5min)
1、理解
人际沟通中的理解指的是对他人的思想、情感与言行,特别是对他人的需要、困难、痛苦与欢乐,能乐于并善于了解、体谅与重视。
过渡:那么在跟别人的交往中,理解到底重不重要呢?下面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看看理解到底重不重要?!
2、活动:撕纸
活动要求:所有的同学闭上眼睛,根据自己对教师指导语的理解来完成这个游戏。
指导语:请把纸对折;再对折;再对折一次;请你把纸的右上角撕下来;再转180度,
把左上角也撕下来。
做完这些后,请你睁开眼睛,把纸打开,看看你撕出来的纸的形状。
小结:
为什么老师说的同样的话,大家撕出来的纸的形状差别这么大呢?那是因为大家对我说的话的理解不一样,我说把纸对折,如果你的理解是横向对折,那么你就会横着对折这张纸。
所以大家看同样的一番话,你对它的理解不一样,你的做法也就不一样。
同样的道理,你跟别人交往的时候,你对别人的话的理解不一样,你对那个人产生的感觉就不一样,或者喜欢或者讨厌对方。
所以说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相互之间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刚才我们说理解是对别人的需要、困难等的了解、体谅和重视。
那么怎样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别人的需要?怎样才能更好地体谅别人呢?
我们先来看看怎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到别人的需要。
三、怎样才能做到善解人意呢?
(一)学会倾听(15min)
活动:讲故事
活动程序:请三位学生到教室门外准备三个故事。
然后分别请他们进教室给班上的同学讲故事。
第一位学生讲故事时,请下面的同学不管听到什么都哈哈大笑;第二个学生讲故事时,请下面的同学不管听到什么都表现出不敢兴趣的样子,比如说东张西望、打哈欠、跟旁边的同学讲话,根本不听上面的人讲话;第三位学生讲故事时,教室里要非常安静,要非常认真地听,而且要作出适当的反应,该笑的时候笑。
提问:分别提问三位学生在讲故事时有什么感觉?——三位学生的感觉应该是不一样的,只有第三位学生能开心地讲完故事。
小结:
大家看刚刚我们的反应影响到了三位同学的心情,大家觉得刚才的三种态度哪一种是最好的?对了第三种态度是最好的。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善于倾听,就像刚刚我们同学讲的那个故事里说到的:我们要做第三种小金像,做一个忠实的听众。
因为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
善于倾听,是人际沟通的重要技巧。
故事材料:从前,有个国王,他想试探一下邻国的国王和人民是否聪明、有辨别力。
于是他派人送了三个黄金塑造的人像到邻国去。
这三个塑像不但外表一模一样,连重量也是完全相同。
他想让邻国的国王断定哪一个金像更有价值。
邻国的国王招集了他所有的大臣,大家左看右看,怎么也看不出这三个金像有什么不同。
甚至这个国家最聪明的人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全国的人都参与了这件事,可是谁也无法判断。
国王为此感到很丢脸。
正当大家都绝望的时候,一位被关在监狱里的青年托人带来口信来,说如果让他看一看金像,他能分辨出它们的价值来。
他仔仔细细地看了又看,最后,他发现每个金像的耳朵上都有一个小孔。
于是他要了一根极细的银丝,从金像的耳朵里穿进去。
他发现,第一个金像,从耳朵里穿进去的银丝从嘴里钻了出来;第二个金像,从一边耳朵穿入而从另一边耳朵钻出;第三个金像,则是从耳朵穿进从肚脐眼儿钻出来。
这年轻人思考了一会儿,对国王说:“尊贵的陛下,每一个金像都是不一样的,这第一个金像提醒我们:有那么一种人,他听到点儿什么事,一眨眼的功夫就从嘴里说了出去;第二个金像,就像那么一种人,他从这个耳朵听到了什么,马上就从那个耳朵溜出去了;而这第三个金像,它很像一位能够把听到的事记在心上的人,陛下,您现在可以判断哪一个金像最有价值了吧?您愿意哪一种人做您最亲密的朋友呢?一个嘴上存不住半句话的人?一个把您的话当耳旁风的人?还是一个把您的话牢记在心的可信赖的人呢?”
(二)、学会换位思考(10min)
1、小活动: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手表,手表正面朝向学生,背面朝向自己,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猜猜手表的背面是什么。
最后挑一个同学走上讲台,站在自己的位置,把看到的手表的背面是什么告诉大家。
(引出你们站在老师的对立面,是很难猜出我的手表的背面是什么的,但只要你站在我的角度上来看,就很容易得到答案,知道手表的背面是什么了。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想很好地理解对方,还要能做到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训练大家换位思考的能力。
2、与“空椅子”对话:
在下面的情景中有两个角色,我们请一个同学扮演两个角色,第一个角色说话时,空椅子就作为情景剧中的第二个角色,当演员扮演第二个角色时,空椅子就换成第一个角色了。
要求:通过对话,达到双方都能满意。
情景:小明和小华是同班同学也是很要好的朋友。
可是在一次数学考试的时候,小明遇到了难题,他绞尽脑汁都想不出解决的方法,这时他看到同桌小华已经做出了那道数学题。
于是小明就想叫小华将答案抄给他。
但是小华不肯,还叫他自己动脑筋思考。
小明非常生气,觉得小华不够朋友,还准备跟小华绝交。
假如你是小明,你会怎么跟小华说?假如你是小华时你又会怎么跟小明说?请你分别扮演小明和小华,当你扮演小明时,请你用空椅子当作小华,对着空椅子说话;当你扮演小华时,请你用空椅子当作小明,对着空椅子说话。
注意:你要通过对话让小明和小华和好如初,并且让小明意识到作弊是不好的,答应以后再也不作弊。
对话——小明:小气鬼!……
小华:……
……
小结:
很多同学在处理问题和与人交往的时候,经常说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理解别人,这主要是由于我们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造成的。
我们在跟人交往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小冲突,换位思考是化解这些小冲突的有利武器。
如果大家以后跟同学、老师、家长有一些小矛盾时可以用我们刚刚的“空椅子”技术来化解。
这个方法很简单,自己在房间里,拿一个小凳子就可以做,很有用的。
四、总结
在人际交往中,能做到很好地理解他人,是为我们赢得良好人缘,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而要做到理解他人,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倾听,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
这样我们的人际交往就会向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