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法与建设法规A2

合同法与建设法规A2

第2次作业二、主观题(共33道小题)23.案例一:基本案情:2005年4月5日,被告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就某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原告某建筑公司与其他三家建筑公司共同参加了投标,结果由原告中标。

2005年5月8日,被告就该项工程向原告发出中标通知书。

该通知书写明:工程建筑面积60245平方米,中标造价9500万元,要求5月28日签订工程承包合同,6月1日开工。

中标通知书发出后,原告按被告的要求提出,为抓紧工期,应该先做好施工准备,后签订合同。

原告同意了这个建议。

随即原告进场,平整了施工场地,将打桩架运到现场,并在6月1日打了六根桩,完成了项目的开工仪式。

工程开工后也一直没正式签订工程承包合同。

随后,双方就因对合同内容的意见不一致发生了争议。

2005年9月1日,被告函告原告:“将另行落实施工队伍。

”双方协商不成,原告起诉于法院。

原告指出,被告已发出中标通知书,就表明招标过程中的要约已经承诺,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是被告的义务。

因此要求被告继续履行合同。

被告辩称:虽然已发了中标通知书,但双方的合同还未签订,因此双方还不存在合同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被告有权另行落实施工队伍。

法院判决被告违约,并由被告补偿原告的经济损失248万元。

问题:请根据《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对本案例进行分析。

答:案例分析:《招标投标法》规定:“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所以被告另行落实施工队伍是违约。

《招标投标法》规定:“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

中标通知书发出后,即对招标人和中标人产生法律效力。

”招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的行为,属于《合同法》规定的承诺。

这时,双方虽然尚未签订正式书面合同,但中标通知书已经对当事人有法律约束力。

任何一方拒绝签订合同,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本案例中的这种缔约过失责任就是招标人赔偿投标人的经济损失。

24.案例三:基本案情:某公司因建造一栋大楼急需水泥,该公司遂向本省的甲水泥厂、乙水泥厂及原告丙水泥厂发出函电。

函电中称:“我公司急需标号为150型号的水泥100吨,如贵厂有货,请速来函电,我公司愿派人前往购买。

”三家水泥厂在收到函电后,都先后向该公司回复了函电,在函电中告知备有现货,注明了水泥价格。

而丙水泥厂在发出函电的同时,派车给该公司送去了50吨。

在该批水泥送达之前,该公司得知甲水泥厂所产的水泥质量较好,且价格合理,于是向甲水泥厂发去函电:“我公司愿购买贵厂100吨150型号水泥,盼速发货,运费由我公司负担。

”在发出函电后地第二天上午,甲水泥厂发函电称已准备发货。

下午,丙水泥厂将50吨水泥送到,该公司告知丙水泥厂已决定购买甲水泥厂的水泥,因此不能接收丙水泥厂送来的水泥。

丙水泥厂认为该公司拒收货物构成违约,双方协商不成,丙水泥厂遂向法院起诉。

问题:1、该公司向三家水泥厂分别发函,属于什么行为?三家水泥厂回函是什么行为?该公司第二次向甲水泥厂发函是什么行为?该公司与甲水泥厂之间的买卖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2、丙水泥厂与该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是否成立?该公司有无义务接受丙水泥厂发来的货物?本案中丙水泥厂的损失应由谁承担?答:案例分析:1、1、本案涉及合同订立程序问题,主要是要约、承诺,还有要约邀请与要约的区别。

根据《合同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别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而且要约必须内容具体确定,一经承诺,要约人就应受承诺的约束。

与此不同的是,要约邀请仅仅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人并不受他人承诺的约束。

本案中,某公司向三家水泥厂发函,其内容并未包含合同主要条款,如没有价格方面内容。

可见该公司只是通过发函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因此这一行为属要约邀请行为。

三家水泥厂回函内容明确具体,包含了订立合同所需的标的及其价格、数量、价格条款,因此是要约行为。

根据《合同法》第二十一条、第三十条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的内容应当和要约的内容一致。

该公司向甲水泥厂发出的第二封函电完全符合承诺的要件,是承诺行为。

从案情可知,这封函电发出后第二天,甲水泥厂就发函表示准备发货,说明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

根据《合同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承诺需要通知的,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因此,本案中该公司与甲水泥厂之间的买卖合同已成立。

2、如前所述,该公司向丙水泥厂的发函是要约邀请,该公司并不受其意思表示的约束。

丙水泥厂的复函是要约而非承诺,该公司对要约并未作出承诺,所以二者之间的买卖合同未成立。

丙水泥厂的发货行为并非履约行为,该公司也没有义务接受丙水泥厂地货物。

所以丙水泥厂因发货而受到的损失只能由自己承担。

25.案例题四:基本案情:某建筑工程公司(甲方)因承建某工厂厂房的建设工程与某钢窗厂(乙方)签订了由乙方为甲方加工一批塑钢门窗的合同,合同约定标的总价值为人民币1 00万元,先由甲方向乙方交付标的价值20%的金额作为定金,违约条款约定任何一方违约,以不能履行合同标的价值的5%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其余条款齐全。

合同签订后,由于乙方购买原材料有困难,不能按期交货,造成甲方停工待料经济损失人民币50万元,发生经济纠纷,起诉于法院。

问题: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确认乙方应向甲方承担的违约责任。

答:案例分析:本案例的合同签订后,由于乙方购买原材料有困难,不能按期交付定作物,影响甲方工程的进行,因此,引起经济纠纷的直接责任是乙方的过错,乙方依法应承担违约的法律责任。

《合同法》规定:交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则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取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则应双倍返还定金。

所以应按下列程序和方法确认乙方应向甲方承担的违约责任:⑴乙方应依法返还甲方双倍定金20×2=40(万元);虽然本案甲乙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的比例和计算方法,然而按该比例计算,乙方支付甲方的违约金只有100 ×5%=5(万元),该违约金数额低于双倍返还定金数额。

按合同法有关规定,选择上述双倍返还定金40万元对乙方予以惩罚;⑵本案由于乙方不能按期交付定作物,造成甲方停工待料实际损失50万元,因此,乙方除双倍返还定金给甲方外,还应向甲方支付实际损失部分的赔偿金5 0万元;⑶上述分析说明乙方应向甲方支付人民币为:50+40=90(万元);⑷诉讼费应由败诉方乙方承担。

26.2007年10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于()起实施。

答:2008年1月1日27.简述我国编制城市规划的方针和原则。

答:编制城市规划的方针有:⑴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⑵符合国情、勤俭建国。

编制城市规划的原则有:⑴城市规划与国家和地区经济技术水平相适应;⑵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及地方特色;⑶利于生产、方便生活、防灾减灾;⑷合理用地、节约用地。

28.简述我国城市规划的编制权限和审批权限。

答:城市规划的编制权限为:设市城市的规划必须由该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城市规划,由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我国的城市规划实行分级审批制。

⑴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国务院审批;省会、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及国务院指定的其他城市,先交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再报国务院审批;其他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属行政市管辖的,由市人民政府审批;属地区管辖的,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由县政府审批。

总体规划报上级政府审批前须经同级人大通过。

⑵城市详细规划的审批没有编制分区规划的城市,由市政府审批;编有分区规划的城市,除重要的详细规划由市政府审批外,其余的由该市规划部门审批。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适用范围包括()适用范围和()适用范围两方面。

答:地域、人30.临时建设应当办理临时建设工程许可证,临时建设期限由各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不得超过()年。

答:231.城市规划实施包括哪些内容?答:城市规划实施包括以下内容:⑴城市规划公布制度;⑵选址意见书制度;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制度;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⑸违法责任。

32.何谓选址意见书?选址意见书的内容有哪些?答:选址意见书是指建设工程(主要指新建大、中型工业与民用项目)在立项过程中,上报的设计任务书必须附有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关于建设项目选在哪个城市或者选在哪个方位的意见。

选址意见书的一般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和对项目选址的意见两部份。

⑴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主要是指建设项目的名称、性质、用地与建设规模,供水与能源的需求量,采取的运输方式与运输量,以及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方式和排放量。

⑵对建设项目选址意见。

主要包括:建设项目与城市规划布局是否协调;建设项目与城市交通、通讯、能源、市政、防灾规划是否衔接与协调;建设项目对城市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建设项目配套的生活设施与城市生活居住及公共设施规划、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和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是否协调。

33.何谓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要经过哪些程序?答: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由建设单位和个人提出建设用地申请,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用地需要,确定建设用地位置、面积、界限的法定凭证。

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要经过的程序为:⑴用地申请。

由建设单位或个人,持国家批准建设项目的有关文件,向城市规划主观部门提出用地申请。

⑵现场踏勘、征求意见。

规划部门受理了建设用地申请后,应当与建设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到选址地点进行现场调查和踏勘。

规划部门应当在审批建设用地前,征求环境保护、消防安全、文物保护、土地管理等部门的意见。

⑶提供设计条件。

初审通过后,向建设单位提供建设用地红线图, 标明现状和规划道路,提出规划设计条件和要求。

⑷审查总平面图、核定用地面积。

主要审查用地性质、规模和布局方式、运输方式等是否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⑸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4.何谓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要经过哪些程序?答: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用于确认建设工程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证件。

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要经过的程序为⑴领证申请。

建设单位或个人提出申请⑵初步审查。

城市规划行政主观部门受理申请后,应对建设工程的性质、规模、布局等进行审查,并应征求环保、环卫、交通等有关部门的意见。

⑶核发规划设计要点通知书。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申请进行审查后,根据建设工程所在地段详细规划的要求,提供规划设计要求,核发规划设计要点通知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