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第一章施工前的准备 (2)1.1资金方面 (2)1.2技术方面 (2)1.3物资的准备 (4)1.4场地管理 (4)1.5施工机具及劳动力准备 (4)第二章涵洞施工工艺 (5)2.1圆管涵施工 (5)2.2钢筋混凝土箱涵施工 (7)2.3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 (8)2.4石拱涵施工 (9)2.5通道施工工艺 (11)2.6台背回填的施工方法 (11)第三章测量方法和要求 (12)3.1施工测量的内容和要求 (12)3.2水准控制测量及质量要求 (13)3.3高程控制测量要求 (14)3.4线路施工复测 (14)结论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近年,不论建筑工程还是安装工程,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涉及社会多个行业的配合,准备工作的好坏直接牵涉到工程的成败。
本文对涵洞施工前应准备的工作包括许多方面:资金、技术、物资、场地以及机具和劳动力做出了分析。
以及涵洞的施工工艺做出了详细的分析讲解,包括圆管涵施工,钢筋混凝土箱涵施工,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石拱涵施工,通道施工工艺,台背回填的施工方法,涵洞的测量内容、施工测量的内容和要求,水准控制测量及质量要求,高程控制测量要求,线路施工复测,要求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关键词:工程施工前准备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工程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功能、结构越来越复杂,造价越来越高,涉及的方方面面也越来越多,涵洞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了解涵洞使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
涵洞是公路或铁路与沟渠相交的地方使水从路下流过的通道,作用与桥相同,但一般孔径较小,形状有管形、箱形及拱形等第一章施工前的准备俗话说“未雨绸缪”,可见在开展每项工作前的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集诸多不确定因素于一体的建筑安装工程来说,准备工作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工程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功能、结构越来越复杂,造价越来越高,涉及的方方面面也越来越多,出现了像“国家大剧院”和“三峡工程”这样关系国际民生又施工期超长的超特大型工程。
因此在工程施工前将各项施工所必须的技术、材料物资、机具设备、劳动力组织、生活设施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做好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许多方面:资金、技术、物资、场地以及机具和劳动力等等。
1.1资金方面现在的工程,规模大,投资也大,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准备,一旦工程正式启动,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资金跟上,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轻则停工待料,大量的设备、周转材料的租金以及人工工资将是一笔不菲的开支;重则完全停工,形成“烂尾楼”,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1.2技术方面施工前技术准备工作主要指把本工程今后施工中所需要的技术资料、图纸资料、施工方案、施工预算、施工测量、技术组织等搜集、编制、审查、组织好。
(1)技术资料的搜集。
施工进场前,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踏勘现场,搜集施工场地、地形、地质、气象等资料,对周边环境,诸如附近建筑物、构筑物及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情况作好仔细踏勘,了解现场可能影响施工的不利因素及有利条件,作到心中有数,了解当地资源如河砂﹑石子、水泥、钢材、设备等的生产厂家、供应条件、运输条件等,为制订施工方案提供第一手的依据。
(2)熟悉和审查图纸。
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应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和设计功能,掌握设计内容、技术条件,查明设计采用了哪些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了解各项设计要求,拟建建筑物和地下构筑物,管线之间的关系,各专业会审图纸,核对图纸是否有尺寸、坐标、标高和说明不一致的地方,以及各专业图纸是否完全配套,有无遗漏。
(3)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编制:在作好以上两步之后,就可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编制了,这是作好施工前准备工作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因为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的纲领性文件,必须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建设单位要求和国家关于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编制;遵循工艺和技术规律,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采用流水施工方法、网络计划技术等组织有节奏、均衡、连续的施工;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作效率;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地确定施工方案,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全,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平面,减少材料二次转运,安装材料种类繁多,性能、规格不一,必须作好合理的进场时间安排;合理利用周边已有设施,减少临时设施,节省费用;施工方案要有针对性,不能泛泛而谈。
它必须将施工单位在本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目标、将采取的施工方法及经济技术措施阐述清楚,要作到确实对本工程施工有指导价值,不能纯粹拿来对付甲方和监理;要有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的应急预案。
施工方案一旦编制好并经审定,在工程施工中必须予以贯彻执行,不得随意更改。
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调整,调整后的施工方案必须重新向甲方和监理申报并取得同意。
(4)施工预算的编制。
预算的编制必须依据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方法而进行。
施工预算将作为进度计划,材料供应计划和资金拔付计划编制的依据,因此要尽可能详尽,只有编制了详尽准确的施工预算,才能保证整个施工过程有序有节,指导资金筹措,不突破投资计划。
(5)作好现场控制测量网。
设置场区内永久性控制桩。
作好记录和标记,建立工程控制网,作为工程轴线引测和标高控制的依据。
(6)技术和劳动力组织。
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复杂程度,建立现场领导机构,确定领导人选;协调配备工程所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制定各种岗位责任制和质量检验制度,对要采用的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要进行研制、试验和请专家论证,成熟了才能采用。
(7)层层进行安全和技术交底: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验收规范以及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工作计划,务必作到人人心中有数,增强质量、安全责任感。
(8)工程分包:对于本单位难以承担的复杂的专业性工程,要及早落实专业的施工单位分包,签定分包合同,约定质量安全工期保证措1.3物资的准备材料物资的准备也是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一环,主要根据预算材料需用量计划进行落实货源、生产厂家,办理订购或组织生产等工作。
按供应计划分期分批组织进场,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地点、方式储存或堆放;材料采购应尽可能就地取材,利用当地或附近地方生产的材料,减少运输、节省费用;仓库和材料堆场要合理布置,以方便使用和管理,减少二次搬运;组织对进场材料的型号、规格、品种、数量的核对、检查、验收并按国家相关规范进行见证取样复验,合格方能使用。
对无质量保证书或复验不合格的产品,坚决清除出场;对需要委托加工的构配件,要根据进度计划及时提出制作和加工要求,按进度要求分期分批进场。
现场所有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砂、石等散装材料除外),并分类堆放,挂牌标识清楚并落实责任人。
1.4场地管理更重要的是施工前现场准备。
(1)首先要有施工场地,场地必须按设计总平面图确定的范围和粗平标高进行整平,清理不能作地基的杂质、土壤,作好场地内障碍物拆迁工作。
(2)修建临时施工道路。
(3)作好现场排水,出口硬化并修建沉砂井,以便冲洗车辆,保持出口与主干道相接处清洁卫生。
(4)作好施工临时用电、用水和通讯线路架设。
(5)修建好临时设施。
施工材料库房、员工宿舍、现场办公室及浴室、厕所、厨房等,都必须合理布置和修建。
这些设施尽量采用标准化装配式结构,以利今后重复使用。
1.5施工机具及劳动力准备根据工程量大小、现场情况,分期分批组织进场,以免造成窝工和资源浪费,保证发挥最大效益;设备应由专人负责,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劳动力方面:要组建高效率运转的现场指挥机构,配备技术过硬的高水平的最好是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班组及人员。
施工前准备还包括冬、雨季施工和夏季、农忙季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准备等,只有这些准备工作都扎实的做好了,才能保证施工有序进行。
施工前准备工作必须细致,不能疏漏,可根据进度分期分批进行,但必须在每个项目工程开工前做好。
由于施工建设是异常复杂多变的,准备工作也需要随工程进度而不断调整、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准备工作应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始终。
第二章涵洞施工工艺2.1圆管涵施工利用路堤为施工便道和场地,半幅施工,半幅通车。
圆管涵的施工,原则上先填1-2m后用挖掘机开挖基槽施工的方法。
在业主同意的定点厂家购买管涵。
施工准备:(1)涵洞开工前,向工程师提交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经工程师批准后开始施工。
(2)测量放样:按图纸设计的平面位置、标高及几何尺寸,进行施工放样。
基坑开挖:(1)将基坑控制桩延长于基坑外2m加以固定。
(2)基坑开挖应保持良好的排水,在基坑外深挖集水井以利基础底面排水彻底。
(3)基坑应开挖至设计标高+20cm处时,然后人工挖除剩余20cm土,以免机械扰动基底土。
(4)基坑开挖后应检验地基承载力,合格后,妥善修整,在最短的时间里铺垫层及浇筑基座。
若承载力达不到要求,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基底处理。
圆管涵施工方法:(1)采购经监理和业主指定或认可的厂家的圆管涵。
(2)砼基座:基坑开挖后,应先进行装模,待模板安装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浇筑。
砼采用现场集中拌和,30cm一层摊铺、振捣、抹平。
(3)敷设:待基础砼强度达到75%以上时,开始安装管节,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贴于基座上,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坡度敷设,如管壁厚度稍有不同,应使内壁齐平,在敷设过程中,应保持管内清洁无脏物。
(4)浇筑管壁处外侧砼,以固定涵管。
(5)接缝:涵管接缝宽度不大于5mm,用沥青麻絮填塞接缝内外侧形成柔性封闭层,再用两层15cm宽的浸透沥青的油毡包缠接缝。
(6)洞口砌筑:砌体应分层坐浆砌筑,砌筑前应做好砂浆封面,然后才进行砌筑。
砌筑完成后,应进行勾缝。
(7)回填土:回填材料采用批准的能充分压实的透水性好的材料,分层、对称回填,每层厚度不大于15cm,第一层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用振动夯夯实达到设计标准。
(8)管节外壁必须注明适用的管顶填土高度,相同的管节应堆置一处,以便于取用,防止弄错。
(9)管节的装卸及安装用吊具进行,不允许用滚板或斜板卸管。
圆管涵施工工艺框图:法1施工准备→施工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夯铺砂砾垫层→浇筑基础→涵管安装→涵管接口→铺砌洞口浆砌片石→涵背回填→清理验收法2清理场地→基坑开挖→测量放样→基底整平→测量基坑标高→地基承载力检验→浇注基座砼→安装圆管→圆管运输→砼拌和→砼运输→浇筑管壁外侧砼→监理检验→嵌缝→洞口铺砌→台背回填→验收分层压实→监理检验台背、涵顶填土涵洞完成后,当涵洞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进行回填土,回填土要符合质量要求,涵洞处路堤缺口填土从涵身两侧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同时水平分层、对称地填筑、夯(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