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心理学复习

发展心理学复习

发展心理学复习名词解释:1.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年龄特征: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3.观察学习:实际上就是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4.情绪的社会性参照: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一种重要现象和过程,充分显示了情绪的信号作用和人际通信交往功能。

第一章绪论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发展心理学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两个部分:①有关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理论问题②个体发展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问题。

四个基本问题:1.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 2.生理因素的发展 3.动作和活动的发展4.言语的发展(课后练习题)3.关于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①绝对决定论②环境决定论③共同决定论4.科学儿童心理学得创始人:普莱尔(1882年)5.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19世纪后期之前为准备阶段②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③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增新时期。

6.世界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1972年霍林沃斯《发展心理学概论》7.发展心理学中国化的四个层次:①验证②本土研究③修改或创立④改变与设计发展心理学中国化的基本途径:摄取-选择-中国化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第一节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⑴弗洛伊德将心理结构或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⑵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①口唇期(0-1岁)、②肛门期(1-3岁)、③前生殖器期(3-6岁)、④潜伏期(6-11岁)、⑤青春期(11岁或13岁开始)(课后练习)⑶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提出人的八个阶段:①婴儿期②儿童早期③学前期或游戏期④学龄期⑤青年期(后三个阶段是埃里克森独创)⑥成年早期⑦成年中期⑧老年期(课后练习)第二节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华生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动即刺激(S)→反应(R)⑴环境决定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否认遗传作用,否认行为的遗传作用是华生的环境决定论的基本要点之一②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华生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二)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与华生的不同点在于区分了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①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

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作用和消极强化作用②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育婴箱的作用、行为矫正、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三)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①观察学习及过程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观察学习包括一定的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过程和动机过程(课后练习)班杜拉认为,强化可以是直接强化,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强化可以是代替强化,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的成功和被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

强化可以是自我强化,即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维持自己的行为的过程。

②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1.攻击性2.性别化3.自我强化4.亲社会行为第三节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两种工具观:1.物质生产工具:使人适应新的生活2.精神生产工具:使人的心理机能发生质变二、发展的实质两种心理机能:①低级心理机能:依靠生物进化获得的心理机能②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人类特有的语言和符号为中介,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制约特征:1.随意的、主动的;2.反映的水平是抽象的、概括的;3.其实现过程是间接的;4.社会立足发展的产物,受社会历史制约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四、内化学说第四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一、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核心: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人类的认知(1)发展的实质和原因1.皮亚杰的发展观:既强调内因又强调外因2.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主题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皮亚杰认为,适应通过两种形式实现:①同化即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式图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②顺应即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心理发展的实质(重点):机体受到外界新的刺激,机体与环境之间不平衡,用认知结构来同化新的刺激,若同化成功,则认知结构不断丰富,当不能够同化时,机体就会顺应这种刺激来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课后练习)(2)发展的因素与发展的结构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1.成熟 2.物理因素3.社会环境4.平衡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皮亚杰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技能的平衡(2)发展阶段皮亚杰把儿童心理或者思维发展分成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通过感知和动作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形成一些低级的动作图式。

(为感知思维水平)②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把上一阶段的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系统,具有符号功能,具体表现:1.泛灵论(树、石头、人都有同样的价值、权利)2.自我中心3.思维不可逆4.为掌握守恒(为表象思维水平)③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符号性、逻辑性,缺乏抽象性,获得守恒概念,具有思维可逆性(靠具体经验支持的逻辑思维水平)④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能够提出假设,凭借演绎推理等形式解决抽象问题,其认知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抽象逻辑思维水平)皮亚杰的贡献:1.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思想的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2.描述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智力发展的路线局限:1.强调生物学,忽视了教育、环境、语言的作用2.临床法混淆了多种变量3.形式运算阶段还存在辩证思维运算阶段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研究概述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1.年龄是一个特殊的自变量 2.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大(课后练习)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坚持客观的标准2.特殊性原则:关注特性与共性,考虑心理发展的特殊事实和个别差异3.教育性原则:从伦理学考虑不能伤害被试的身心健康4.生态化原则:将被试放在现实社会环境中研究,观察互相影响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课后练习)一、横断研究设计:在某一特定是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

优点:1.持续时间段、易控制有关因素2.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3.大样本说服力强,省时、省力、省物缺点:1.横断研究所关注的年龄效应可能与代群效应混淆2.由于每个人只在某个时间点上接受测查,所以无法获得个体发展趋势或发展变化的数据资料。

代群效应指由于个体出生在特定的时期并成长在特定历史情境中所带来的对个体发展研究的干扰效应。

二、纵向研究设计(也叫追踪研究):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者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的方法。

优点:能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缺点:1.样本流失,随着研究时间的延续,部分被试可能因各种原因退出研究。

2.发福测查可能影响被试的发展,影响被试的情绪,从而影响数据的可靠性。

3.花费大而且耗时。

三、聚合交叉设计:是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

优点:1.克服了前面两个研究设计的不足,吸取了它们各自的长处。

2.该设计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四、微观发生学设计:通过在短时间内重复给被试呈现一个诱发变化的刺激或提供学习的机会,观测个体发生变化的过程。

特征:1.观测个体在一段时期内的发展变化,即变化的个体是分析的基本单位。

2.需在某个特定发展领域发生快速变化之前、变化期间以及变化之后进行观测,而不只是在变化发生的前后进行观测。

3.在变化期内进行密集的观测,即进行观测的时间间隔比发生变化发生的时间间隔要短得多。

4.对所观测的行为进行集中分析,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目的是确定发展变化的过程。

优点:1.它关注研究对象一系列行为发生的细节,观测一段时间内的快速变化,使得研究者能够直接观测发展变化的过程,能够描述如何发生,以及变化的数量和性质。

2.能够追踪特定的个体发展轨迹。

3.能够观察到个体的内部差异。

4.能够确定变化最有可能发生的条件。

局限性:1.需要对被试逐个观察、逐点记录,耗时费力,因此被试数量有限。

2.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动机强的被试,整个实验的成败取决于被试能否全程认真参加多个实验。

3.在某些情况下,仍难以分清被试已具备的能力和变化后的能力。

第三节发展心理学收集研究资料的常用方法1.观察法2.访谈法3.问卷法和测验法4.心理生理学方法第四章胎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第一节胎儿神经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发展新生儿:从结扎脐带到出生后28天胎儿期:从受孕到出生这段时间胎儿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神经系统(课后练习)对胎儿发育的研究一般有三种途径:1.把胎儿从子宫中取出,放在特制的育儿箱里进行手术。

2.对早产儿(6-8个月出生)进行研究3.采用某些设备仪器对子宫内的胎儿进行研究。

、一、胎儿宫内发育期(三个阶段由斯滕伯格提出)1.胚芽期(胚种期)特征:系统化的细胞分裂,受精卵着床附于子宫壁2.胚胎期(器官形成最重要的时期)特征:主要器官和基本解剖结构形成在胚胎期,增值细胞的细胞群发生分化:外胚层形成皮肤和中枢神经、周围神经系统系统的基础;中胚层进一步分化成为肌肉、骨骼、结缔组织和循环、生殖、泌尿三个系统;内胚层则产生消化系统和其他内部器官与腺体。

3.胎儿期:主要标志:器官的分化二、心理活动主要物质基础的形成和发育1.神经元的形成和发育2.神经系统的形成和发育3.反射机能的形成和发育问题:胎儿的心理活动主要物质基础有哪些类型?这些主要物质基础的作用是什么?答:神经元、神经系统和发射机能,作用是心理现象的产生。

第二节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其异常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因素)3.母体因素一、遗传因素:通过染色体和基因的传递实现二、环境因素:物理因素(放射线、辐射);化学因素(苯、铅、汞);生物因素(病毒、细菌);毒素因素(农药);机械因素(劳累、外伤、跌倒)三、母体因素:1.母亲自身(体重、身高、孕史、年龄、RH因素)2.母亲的营养3.母亲的疾病4.药物、农药、烟酒的影响5.孕妇的情绪对胎儿的影响(代谢作用、血液中化学物质的沟通)(课后练习:影响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因素)第三节胎儿期的心理卫生一、胎儿期心理卫生的机理胎教的作用机理是:正常孕妇在保证充足的营养和适当休息的条件下,从胎龄满6个月后开始对胎儿实施每天定时的声、光、触摸的刺激,使胎儿的听觉神经通路、视觉神经通路、触觉神经通路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在大脑细胞间传递,这些通路途径上的细胞得以伸展出更多的树突,以促进它们和周围的锥体细胞建立传递信息的突出联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