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基础知识梳理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基础知识梳理

基础知识梳理----专题一第二节手工业
一、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
1.家庭手工业
(1)中国传统社会建立在以小农经营为主的高度分散的________基础之上,其特点是,在一个小的社会单元内部,可以基本做到_________。

(2)手工业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__________”的经济形式。

2.田庄手工业
(1)田庄是__________控制下的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2)田庄中的手工业生产是_________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二、“工官”和“匠户”
1.“工官”制度
(1)产生:从_______时代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行业,都收归官办,由_____垄断。

由中央机构所属各“______”主办的皇家工场,专门负责制造_____专用和_____私用的物品。

(2)特点
①手工业产品,除皇帝赏赐外,_____不得使用。

②其经营对_____市场没有明显影响,对朝廷财政是一大支出。

③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_____、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

④行业之间相互隔绝,_______难以推广。

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_______的,往往导致失传。

2.“匠户”制度
(1)含义:中国古代从事___________的专业人户,称为“匠户”。

(2)演变
①唐代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_________的制度。

②宋代匠户往往被官府以_____方式役使。

③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不得脱籍改业,必须世代相袭,承担指定的工役。

(3)影响
①统治者可以十分方便地征调各类工匠。

②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___________受到严重的束缚。

三、纺织业的发展
1.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___和葛,已出现了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2.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了关于祭祀______的内容,还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

3.周代: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_____”,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经相当重要。

4.汉代:纺织品花色品种达二十余种,纺织技术提高。

丝织品经过_________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_____”。

5.唐代:中期以后,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随着城市和_________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6.宋代:______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

7.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纺织手工业作坊或工场中有众多的雇工,在一些纺织业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___________市场。

四、先进的冶金技术
1.冶铜技术
(1)新石器时代:出现小件_____,只是一些小件工具或生活用具,而不是主要的_________。

(2)商代:青铜器分布相当广泛,生产规模已经相当大。

(3)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_____的象征,代表着_____和秩序,铸造工艺已达到很高水平。

(3)东汉:南阳太守______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4)南北朝:出现了技术先进的_______。

(5)北宋:有了以___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五、陶瓷业的成就
1.制陶业
(1)原始时代,_____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2)从_____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
渡阶段。

2.制瓷业
(1)新石器时代:瓷器是一种______,即原始青瓷。

(2)东汉:有釉色光亮、质地纯净的青瓷器。

(3)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主要有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江西_______和四川大邑的白瓷。

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_________,并将_____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

(4)唐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_______窑、浙江龙泉窑、陕西_____窑等都是以产品质量闻名的名窑。

(5)清代:康熙年间,_____瓷器工艺的发明推进了生产技术的提高,其烧制技术在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