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复习整理一、档案的定义到底何为档案:几种代表性观点(1)保存被查的原始资料(2)办理完毕,仍有价值并集中保存的文件(3)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二、档案的本质及其定义表述尽管人们对档案的定义仍在争论,但对档案这一事物的本质特性的认识却是基本一致的,即档案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原始记录,换句话说,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特性。
行业标准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对档案的定义表述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从追求学术严谨性的角度出发,档案的定义可以进一步表述为:●“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
”二、档案的价值档案的价值形态一、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根据档案价值实现领域和效果的不同,可分为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
二、现实价值和长远价值根据档案价值实现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现实价值和长远价值。
三、对于形成者的价值和对于社会的价值根据档案价值主体的不同,可分成对于形成者的价值和对于社会的价值。
档案的作用档案是人类文明的伴生物。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无论各个国家的政权性质如何、发达程度如何,都无一例外地在日积月累地形成和保存档案,并将其流传于后世。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档案具有独特的、重要的、广泛的社会作用。
一、行政作用档案是各级各类机构、社会组织行使职能、从事管理活动的真实记录,这些记录对于该机构、地区乃至国家工作人员察往知来,保持政策、体制、秩序、工作方法的连续性、有效性,以及决策的科学性具有不可替代的凭证和参考作用,这种作用可以称为资治作用或行政作用。
二、业务作用档案作为历史的记录,就其宏观而言,纵贯古今许多历史阶段,横穿自然和社会的各个领域。
就其微观而言,它记述了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过程,涉及生产经营、金融贸易、工程设计、教育卫生、文学艺术、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
三、文化作用档案的文化作用主要是指档案是人类所创造的一种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以及它对于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传播、发展与进步所发挥的各种功能。
四、法律作用档案的法律作用是指档案在解决争端、处理案件等活动中所发挥的证据作用。
法律作用是档案凭证价值的重要体现。
从档案的形成来看,它是当时、当地、当事人在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真实性、可靠性强,是令人信服的真凭实据。
五、教育作用古人立档有直接或间接的目的,一方面反映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政权在政治方面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所谓文化——“文治教化”的需要。
三、档案学一、档案学的研究对象总结:1、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应界定得更抽象、更简洁。
2、档案学是以档案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档案现象的本质与规律为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简单点就是指档案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
二、档案学的任务档案学的任务是由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尤其是社会需要决定的。
三、档案学的研究范围1、基础理论研究2、档案史学研究3、应用理论研究4、应用技术研究5、边缘性、交叉性档案现象研究档案实体管理一、档案实体管理的概念P21指针对处于实体状态的档案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工作。
二、、档案工作实体管理的内容P22(一)档案收集工作 (二)档案整理工作 (三)档案鉴定工作(四)档案保管工作 (五)档案统计工作 (六)档案利用工作三、档案实体管理的基本特点根据事物现实存在状态及情况对其进行管理。
而档案的虚拟管理主要是根据事物抽象的属性、特征(是一些只存在于人们头脑之中的观念性的东西,并不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实施的管理。
四、档案实体管理的原则(P23)●来源原则全宗原则有机联系原则保管与利用方便原则一、来源原则●“把同一机构、组织或个人形成的档案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管理的原则”。
来源原则的理解●1、对同一机构、组织的认识●2、机构或组织职能的变化,对来源有影响●3、产生于一个特定机构或者组织的全部档案应该集中保存,不能把它与其他来源的档案相混淆二、全宗原则●“一个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档案整体。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一)全宗原则的理论意义●1、对客观存在的真实反映●2、深刻揭示并维护历史活动的有机联系●3、对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4、在方法上简便求实(二)全宗原则的实践价值P27●1、维护了历史的本来面貌 2、可以使分类方法简便易行 3、不是万能的三、有机联系原则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完整:● 1、从数量上:要保证档案的齐全,保证应该集中和实际保存的档案不致残缺短少。
● 2、从质量上:从系统性方面要维护档案的有机联系,不能人为地割裂分散,或者零散的堆砌。
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安全:● 1、力求档案本身不受损坏,尽量延长档案寿命,即保证档案管理的物质安全。
●2、要保护档案免遭有意破坏,档案机密不被盗窃,不失密,即保证档案管理的政治安全。
四、保管与利用方便原则●体现在四个方面:1、便于社会各方面对档案的利用,体现着档案工作的服务性质。
●档案工作必须不断地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档案利用者尽可能地创造方便条件。
2、便于社会各方面对档案的利用,是档案工作系统的总目标。
全部档案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都表现在提供档案信息为各项社会实践服务这个集中点上。
作为一个系统,它的目的性必须明确。
3、便于社会各方面对档案的利用,是档案工作各业务环节的出发点,支配着档案工作的全过程。
●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等各项工作,都应以便于利用着眼,不能脱离系统总目标。
4、便于社会各方面对档案的利用,是检验档案工作效果的主要标准。
●档案工作做得是否有成效,最主要的要看它是否能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能否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四讲档案价值的鉴定第一节档案鉴定的内容和意义一、什么是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甄别判定档案真伪和档案价值,确定档案保管期限,剔除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的一项业务工作。
简单地说,就是判断档案价值,、决定档案存毁的工作。
他是档案工作的业务内容之一,是档案馆(室)的一项专门业务。
什么是档案价值鉴定(P32)区别:“档案鉴定”与“档案价值鉴定”概念二者层次不同。
档案的鉴定一般是指区别于判定档案真伪和档案价值的鉴定,而经常的业务工作则是后者。
所以,档案界通常所说的档案鉴定,是对档案价值的鉴定。
档案价值鉴定:是判定一份文件材料价值大小,确定归档与否并科学划分保存价值的重要环节,是文件材料归档的首要环节,它决定着文件材料的“命运”(或归缩)。
简单地说,就是判定档案价值,决定档案存毁工作。
它是档案工作的业余内容之一,是档案馆的一项专门业务。
二、鉴定档案价值的标准(一)、档案属性标准:从档案方面分析,文件来源,内容,时间与时效及形式特征可作为鉴定档案价值的标准。
1、档案的来源标准(1)分析文件的价值,应站在本机关的角度。
凡是记述和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中心任务,基本情况方面的档案材料,对本机关、国家建设和历史研究有长远利用价值的档案,应作为永久保存;反之,可作为定期保存。
(2)分析文件的价值,应看立档单位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一般来说,担负的职能和地位重要的立档单位所形成的档案全宗及其所属档案文件,从总体上具有较高的价值。
(3)在本机关制发的文件当中,具体的撰写者,制发机构也对档案价值产生影响。
2、档案的内容标准:文件的内容所记录的信息和反映的情况,是分析判断档案价值的最重要、最本质、最关键的因素,因为文件的用途是和内容联系在一起的。
分析文件的内容,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1)看文件内容的重要性。
看说明了什么问题,反映了什么事实。
一般来说,反映党的方针政策、重大事件、主要业务活动比反映行政事务、一般的业务活动重要。
(2)看文件内容的独特性。
实践证明,内容独特,新颖的档案材料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3)看文件内容的真实性。
文件内容真实可靠才具有利用价值,内容不实则丧失利用价值而应当剔除,若将内容不实的文件保存起来并提供利用,会因以讹传讹而产生负面影响。
(4)看文件信息内容的综合性和集中性。
分析文件信息内容的综合性和集中性,主要看文件在记载某一事件、某一活动,某一主题时,是详略还是简略,是深入具体还是肤浅概括。
3、档案形成的时间与时效标准。
(1)文件形成时间对档案价值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文件形成时间的远近,文件形成于特别的时期还是一般时期。
文件时间形成时间久远的历史档案,应尽量多保存。
(2)档案价值的时效性,表现为档案可以再不同时期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阶段性,即现实的使用价值、历史参考价值,鉴赏的文物价值。
4、档案的形式特征标准:档案的形式特征是指文件的名称、作者、文本、载体形态、记录方式等等,这些形式特征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对档案的价值产生影响。
(1)、文件的名称。
文件的名称具有特定的特质,表示着文件不同的作用,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文件的不同价值。
(2)文件的文本。
同一文件在撰稿、研制过程中可以形成各种稿本,如正本、副本、草稿、定稿、底图、蓝图等。
不同稿本的文件,在行政效能、凭证方面的作用是有区别的,因此价值不同。
(3)文件的外形特点。
有些文件从内容上看并不重要,但是它的外形特点影响其价值。
如制成材料、书法、图案等方面有科研或艺术价值,或者在文件上有著名人物的批示、题词、签字等,也影响其保存价值。
(二)、社会需求标准。
从社会的利用需求和利益去评价档案价值,是鉴定工作的核心,社会需求和利用对档案的价值有影响,调节和使用作用。
包括:1、社会需求方向。
是指广大利用者需要利用哪些内容和哪些类型的档案,把握住总的方向。
2、社会需求面。
是多方面的和多层次的。
3、社会需求时间。
可分为近期利用需求和长远利用需求。
(三)、相对价值标准。
1、相关档案的保存情况。
注意一下几点(1)看档案的完整程度。
(2)看档案是否重复(3)看文件的可靠程度。
(4)看档案内容的可替代程度。
2、保管条件和费用(1)现有的保管条件。
(2)保管费用。
指保管过程中的花费,包括储存费用、处理费用、保护费用、参考咨询费用。
档案收集工作的基本要求与特殊要求 P71(一)及时、全面地把档案收集进馆(室)(二)加强馆(室)档案来源的调查研究与指导工作(三)推行入馆(室)档案的标准化。
(四)保持全宗不可分散性和全宗群的相对完整性档案收集工作的特点 P74一、预见性与计划性二、针对性与及时性三、系统性与完整性整理工作的内容有哪些、原则 P119整理工作的内容区分全宗、全宗内档案分类、立卷、案卷排列和编排案卷目录。
档案的整理按整理工作内容的范围包括:(一)系统排列和编目(二)局部调整(三)全过程整理整理工作的原则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是:充分利用原有的基础,保持文件之间历史联系,便于保管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