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财务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企业财务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企业财务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发表时间:2009-12-31T11:30:32.233Z 来源:《今日财富》2009年10月供稿作者:樊雪
[导读] 规模竞争力、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表现能力都是与财务管理能力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
樊雪(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秦皇岛 066004)
中图分类号:F239.41 文献标识码:A
一、财务核心能力的指标体系设计
本文在构建指标体系及选取指标时有如下几个特点:
定性的指标体系研究在与外界环境的复杂变化进行动态的联系方面存在弱点,导致指标体系就会缺乏先进性和动态性。

本文所选用的指标数据可以从上市公司的报表上获得,不仅增强了研究和实证的可操作性,企业在运用时也很方便操作。

规模竞争力、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表现能力都是与财务管理能力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财务管理能力的高低将直接表现在这几个指标体系上,而这几个指标体系的评价
二、评价指标体系特点及说明
规模竞争力是财务管理能力的一个表现指标,财务管理能力越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越好,获得利润也会越多,也越容易获得更多的筹资和投资,这是一个连锁的反应;反之企业竞争力越强。

筹资能力不仅有时点指标还包含有时期指标,既有静态指标又有动态指标,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对指标组合更加全面。

投资能力除选用投资报酬率这个昀基本的比率,还加入三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增值度,分母采用三年前同期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作为基期数,消除了采用连续两期数据时正常波动的影响。

财务分配能力采用未分配利润/利润总额、资本公积/所有者权益作为分析指标,使未分配利润与本企业总利润,资本公积与本企业所有者权益相配比,消除企业规模大小带来的影响。

财务筹资能力 1.现金流动负债比 2.净资产收益率 3.股本扩张能力 4.资产负债率
活动投资能力 1.投资报酬率 2.三年投资现金净流量增值度
能力财务分配能力 1.未分配利润/利润总额 2.资本公积/所有者权益
盈利能力 1.总资产报酬率 2.总资产净利率 3.每股收益 4.成本费用利润率 5.净利润率
财务表现能力偿债能力 1.负债权益比率 2.现金流量比率 3.流动比率 4.营运资本配置率
营运能力 1.经营性流动资产周转率 2.经营性资产周转率 3.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4.存货周转率 / 应收账款周转率
成长能力 1.三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 2.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 3.三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
分析指标中增加了现金流量比率和资本营运配置率。

营运能力采用的指标与传统指标相比消除了计算口径不一致的缺点,减少了误差,增加了指标体系的准确性和先进性。

1.在实际计算中,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与总资产和流动资产计算口径并不一致,总资产中含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并不是本期发生的。

现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有必要进行修正,修正后指标的计算口径差距相比传统指标大大减少。

2.当企业订单没有实现销售以前,在财务上表现为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明显下降,当这两个指标处于行业不同水平时,分析其协调行和平衡性就尤其重要。

本文增加了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的比较系数,主要是通过存货和应收账款趋势来反映营运情况,其趋势变动越大说明营运能力越差。

3.筹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应该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周转的状况,才能更好的体现营运能力。

当企业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都小于零,需要其他渠道资金补充时,筹资活动应能够及时筹集适量资金,以满足企业需要;当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大于零,应及时调整筹资活动的筹资规模、结构和成本。

因此,筹资活动与投资和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之间相互配合越协调越能体现企业营运能力的高低。

4.成长能力是一个长期能力的体现,因此本文摒弃了传统指标将本期与上年同期的比较,避免了正常范围内的短期变化,本文将成长能力分析指标修正为三年平均增长率,旨在通过时间的推移消除或减少正常变动对指标客观性的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动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