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殽之战练习(答案版)2010年10月22日班级姓名一、解释文中划横线的字词冬,晋文公卒。
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
卜偃使大夫拜。
曰:“君命大事。
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军队越过(过、轶为同义复词)在句末表语气,无实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代词,郑国的钥匙发兵(名作动) 之于蹇叔。
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使……劳累远方的国家(指郑国)疲劳恐怕……吧(固定结构)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
召孟明、西乞、劳叛离的心思难道(副词)拒听于此(蹇叔的意见)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为……哭取消句子独立性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你中等寿命(指70岁)合抱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
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参加语气词,表肯定语气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辟同“避”躲避这我你的于此(兼词)秦师遂东。
于是向东进发(名作动)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
王孙满尚幼,观之,头盔下车步行(名作动)一跃而上登车一车四马为一乘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
轻则寡谋,无礼则脱。
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轻狂放肆少谋略粗疏(不谨慎)险境(形容词作名词)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做生意(名作动)用这里代四熟牛皮先送犒劳秦师对郑国国君的谦称对秦帅的尊称行军出于敝邑,敢犒从者。
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且使对本国郑国的谦称谦辞(冒昧)跟随秦帅的人丰厚、富饶停留、驻扎准备军队给养夜保卫工作(动作名)遽告于郑。
乘坐驿车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结束行装、磨砺兵器喂饱马匹辞谢,下逐客令代词(代他们)是脯资饩牵竭矣。
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间敝各种食物都吃完了对人的尊称让我休息一下(间通“闲”休息)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灭滑而还。
没有后援,继:有后援还是(表祈使语气)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秦我也。
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纵故,患生;违天,使……辛劳放纵、放跑不祥。
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报答恩惠难道先君晋文公为……而哀伤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谋及子孙,可谓死攻打句末语气词,表疑问语气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
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
迅速染黑(名作动)衰,白色孝服绖,麻的腰带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遂墨以葬文公,晋穿黑色孝服于是始墨。
从此开始形成穿黑色孝服的习惯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为……请使……结怨厌同“餍”满足处罚他们杀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
使……快心,满意代词(代文嬴)先轸朝,问秦囚。
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
”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放掉名作动,竭尽全力捉拿原野,这里指战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
仓促赦免通“隳”,损坏,毁坏助长回头看朝地上吐唾沫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
孟明稽首曰:“君之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到地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恩惠同“缧”,捆绑犯人的绳子古代用牲畜或战俘的血涂在钟鼓上的仪式。
君赐。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不替孟明,曰:穿白色服装在郊外(名作状)停留,等候同“向”, 对着撤换、废弃“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比喻小的过错抹杀二、文学常识、文章内容填空1、《左传》,全称为《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用历史事实来解释《春秋》的著作。
前者是概括的记述历史,而《左传》则详细的记载事件本末细节。
此书丰富多彩,富有文学性。
初中课文《曹刿论战》也出自此书。
这里的“传”和《师说》中“六艺经传”的“传”的意思相同,都是解释经书著作的意思。
2、《左传》擅长论战描写,它不仅把纷繁复杂的战争有条理的叙述出来,并且从大处着眼,通过人物对话,写出战争的性质,决定胜败的因素等内容。
《秦晋殽之战》叙事纲举目张,脉络分明,叙述简约。
上述秦、晋、郑三方,四重矛盾,九个场面,紧紧围绕蹇叔论战这个纲领,以秦军东征活动的始末为线索串起来。
作者不是为记事而记事,所以全文直接写殽之战本身的仅一句话:“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而着力写的九个场面,则从各个侧面写战争的前因后果,印证文章开头所写的蹇叔对战争的论析。
文章之所以此为纲领,是由于作者的意图在于“论战”,而非“叙战”。
作者是通过蹇叔的议论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战争胜负的规律——贪暴轻狂必败,“知彼知己”方可“百战不殆”。
三、文言基础知识积累(一)写出句中的通假字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辟同“避”,躲避以间敞邑间同“闲”,休息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厌同“餍”,满足,甘心堕军实而长寇雠堕同“隳”,损坏,毁坏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累同“缧”,捆绑犯人的绳子乡师而哭乡同“向”,对着则束载、厉兵、秣马厉同“砺”,磨砺(二)虚词积累1、以劳师以袭远而,连词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用、拿,介词遂墨以葬文公来,连词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志用来,连词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因为,连词2、为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做,动词,所为,行动,名词性短语为吾子之将行也为了为从者之淹为了何施之为表示疑问语气,语气助词莱驹为右担任,动词3、焉公辞焉于此(这里指对蹇叔的意见)有二陵焉表示肯定语气,助词余收尔骨焉于之,到那里,兼词君何辱讨焉他们,代词(代秦三帅)4、其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他们的,代词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人也指秦军,代词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中,代词吾子取其麋鹿那里的,指原圃中的,代词吾其还也还是,表祈使语气其为死君乎难道,表示反问语气,副词(三)实词积累1、脱揽裙脱丝履脱下百计营谋不能脱摆脱、逃脱轻则寡谋,无是脱粗疏(不谨慎)2、顾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回头看群臣相顾,不知所归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探望子布、元表各顾妻子关心、照顾虽放流,眷顾楚国思念顾吾念之但,不过,表转折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表反问不顾而唾回头看顾安所得酒乎但是,可是3、辞:使皇武子辞焉辞谢,下逐客令公辞焉拒听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莫辞更坐弹一曲推辞、拒绝我从去年辞帝京告别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语、言辞动以朝廷为辞借口、托词讲评时再补充辱:以辱二三子(使……受侮辱)君何辱讨焉(谦辞,承蒙、屈尊、劳驾等义,作副词)宠辱皆忘(耻辱)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侮辱)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可耻,耻辱)免:若从君惠而免之(释放,赦免)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免除,避免)所:某所,而母立于兹(处所,地方)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代词,表人、物或地方)师之所为(代词,同上)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助词,表被动,为……所)(四)词类活用1、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若潜师以来名作动,发兵秦师遂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行左右免胄而下下名作动,下车步行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名作动,市:做生意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动词作名词,装载之物;名词作动词,喂草料子墨衰绖名词作动词,染黑遂墨以葬文公名词作动词,穿黑衣晋于是始墨墨:名作动,形成穿黑色孝服的习俗先轸朝,问秦囚朝:上朝,名作动秦伯素服郊次素服:名作动,穿着白色的服装武夫力而拘诸原力:名作动,竭尽全力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累同“缧”捆绑犯人的绳子,此处为囚禁(名作动)秦伯素服郊次名词作状语,在郊外劳师以袭远形容词作使动,使……疲劳;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国家入险而脱形容词作名词,危险的地方秦不哀吾丧哀:为……哀伤,为动用法而以贪勤民形容词作使动,使……劳苦彼实构吾二君动词作使动,使……结怨以逞寡君之志逞:使动用法,使……快心,满意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形容词作使动,使……受侮辱2、加横线的字,在词类活用上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D)A秦师遂东B左右免胄而下C武夫力而拘诸原D秦伯素服郊次(五)特殊文言句式1、庚辰,将殡于曲沃(介词结构后置句)2、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判断句)3、杞子自郑使告于秦(省略句)4、尔何知(宾语前置)5、使出师于东门之外(介词结构后置句)6、公使谓之曰(省略句)7、晋人御师必于殽(介词结构后置句8、必死是间(省略句)9、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判断句)10、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介词结构后置句)11、言于王曰(介词结构后置句)12、牛十二犒师(定语后置)13、吾子淹久于敝邑(介词结构后置句)14、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判断句)15、败秦师于殽(介词结构后置句)16、以辱二三子(被动句)17、使皇武子辞焉(省略句)18、杞子奔宋(省略句)19、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判断句)20、使归就戮于秦(介词结构后置句)21、不替孟明,孤之过也。
(判断句)(六)固定结构:无乃不可乎无乃……乎:恐怕……吧何施之为何……为:还要……干什么?(七)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1、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蹇叔说:“使军队疲劳去袭击远方(的国家),不是我所听说过的。
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防备着我们。
恐怕不可以吧?2、“秦师轻而无礼,必败。
轻则寡谋,无礼则脱。
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秦国的军队轻狂而不讲礼貌,一定会失败。
轻狂就少谋略,没礼貌就不谨慎。
进入险境而不谨慎,又缺少谋略,能不失败吗?”3、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栾枝说:“没有报答秦国的恩惠,而去攻打它的军队,难道不是忘记了先君的遗命吗?”4、“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
“战士们竭尽全力才把他们从战场上抓回来,一个女人刹那之间就把他们从国内赦免了,,毁坏了自己的战果而助长了敌人的气焰,亡国没有几天了!”不回头就(对着襄公)吐了口唾沫。
5、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秦伯穿着白色的衣服在郊外等候,向着军队哭着说:“我违背了蹇叔的劝告,使你们各位将领受侮辱了,是我的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