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殽之战》基础练习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该书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将有西师过轶
..我(越过)
2.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钥匙)
3.若潜.师以来(秘密地)
4.尔.何知(你)
5.必死是.间(这)
6.弦高将市.于周(做买卖,交易)
7.闻吾子
..将步师出于敝邑(对对方的尊称)
8.为从者之淹.(停留,驻扎)
9.具.一日之积(准备)
10.厉兵秣马(磨砺兵器,喂饱马匹,指做好了战斗准备)11.郑有备矣,不可冀.也(希望)
12.必伐.秦师(进攻,征伐)
13.遽.兴姜戎(迅速)
14.子墨.衰绖(把……染成黑色)
15.彼实构.吾二君(使……结怨)
16.食之不厌.(通“餍”,满足,甘心)
17.妇人暂而免诸国
..(之于,国都)
18.亡无日
..矣(不久)
19.秦伯素服郊次.(停留,等候)
20.不以.一眚掩大德(因为)
三、一词多义积累
1、乘①独与迈乘小舟(《石钟山记》)乘坐
②超乘者三百乘(《秦晋殽之战》)兵车(名词)辆(量词)
③以乘韦先(《秦晋殽之战》)代指“四”
2、辞①归去来兮辞文体名,辞赋
②公辞焉(《秦晋殽之战》)拒绝
③使皇武子辞焉(《秦晋殽之战》)辞谢
3、及①及诸河(《秦晋殽之战》)追赶
②及滑(《秦晋殽之战》)到,到了
③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和,并且
4、克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秦晋殽之战》)战胜
②克己奉公克制,约束
③克勤克俭能够
5、若①若潜师以来(《秦晋殽之战》)如果
②若从君惠而免之(《秦晋殽之战》)如果
③门庭若市如,像
6、奔①杞子奔齐(《秦晋殽之战》)逃亡
②其流奔放肆大(《黄州快哉亭记》)奔腾
7、患①纵敌患生(《秦晋殽之战》)祸害,灾祸,忧患
②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担忧,忧虑
8、诸①穆公访诸蹇叔(《秦晋殽之战》)之于
②乃赏成,献诸抚军(《促织》)之于
四、单项选择题
1.以下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D )
A.乡师而哭B.不以累臣衅鼓
C.堕军实而长寇雠D.不腆敝邑
2.以下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C )
A.御戎:驾御兵车
B.中寿:中等寿命
C.无礼则脱:不讲求礼仪就能侥幸逃脱
D.免胄:摘下头盔
3.以下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B )
A.败秦师于殽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弦高将市于周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五、文段阅读训练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
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
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
秦师遂东。
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含义
(1)蹇叔之子与.师参与,参加
(2)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躲避
2.请选出“其”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 B )
A.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B.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C.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D.其为死君乎
3.下列句中加点字与“秦师遂东”一句中“东”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B.上.于盆而供养之
C.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D.舟.行适临汝
4.请在括号中补出句中省略的内容
(秦穆公)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其/他们)出师于东门之外。
5.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使军队疲劳地去袭击远方的国家,这不是(我)听说过的(事)。
(2)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军队疲劳,力量用尽,远方国家的君主作好了准备,(这样做)恐怕不可以吧。
6.以上节选语段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请对秦穆公及蹇叔的性格特点作简要(概括+具体)评析。
秦穆公:刚愎自用、利令智昏、贪婪、野心勃勃
蹇叔:足智多谋、忠义刚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