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分析
国债、央票、政策性银行债三足鼎立。
信用类债券(广义企业债)托管余额突破万亿,较2006年增长3196.61亿 元,增长幅度高达38.8%。
2.5% 3.6%2.6%
国债 央行票据 政策性银行债券 商业银行债券 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 证券公司债 企业债券 短期融资券 资产支持证券 外国债券
23.3%
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 记账式国债 国际机构债券 证券公司债 政策性银行债 企业债券 商业银行债券 央行票据
2006年狭义换手率 2007年狭义换手率
短期融资券 注:记账式国债换手率基数为剔除央行持有的 13500亿元特别国债后的托管余额
19
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分析——券种(二) 从广义换手率(现券与质押式回购交易量之和/债券存量)来看:
1
2
2007年宏观经济
GDP增速11.4%,投资出口拉动作用明显 全年CPI同比增幅4.8%,创1997年来新高 房产、股票等资产价格大幅上涨,风险累积 货币信贷增速高位运行,储蓄资金分流明显 人民币加速升值,国际热钱流入加剧
2007年货币政策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0次5.5个百分点 提高存款利率6次1.62个百分点 发行特别国债8期1.55万亿元 发行央票4.07万亿元 进行质押式回购操作15383.03亿元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2006 2007 2008年一季度
换手率
17
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分析——期限
一年以下短期品种换手率高达2.7倍,较2006年几近翻番。 1-3年品种换手率大幅增长,超过3-5年期品种。
BP
平坦化趋势明显
2007年至今中国债券市场走势——收益率曲线变动特点(二)
与此同时,2年期收益率连连走高。此状态是否反映出市场短期通胀预 期较为强烈而对长期预期较为稳定?
2007年11月以来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曲线10年期-2年期利差围绕50BP 变动,为近两年来最低点。
2年期收益率 10年-2年利差
2008-03-13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7
5 4.5 4 3.5 3 2.5 2 1.5 1 0.5 0
2007-01-04
%
2007-01-19 2007-02-05 2007-02-25 2007-03-12 2007-03-27 2007-04-11 2007-04-26 2007-05-16 2007-05-31 2007-06-15 2007-07-02 2007-07-17 2007-08-01 2007-08-16 2007-08-31 2007-09-17 2007-09-30 2007-10-22 2007-11-06 2007-11-21 2007-12-06 2007-12-21 2008-01-08 2008-01-23 2008-02-05 2008-02-27 2008-03-13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1年以下 1-3年 3-5年 5-7年 7-10年 10-15年 15年以上 2006年发行占比 2007年发行占比
10
2007年至今中国债券市场走势——一级市场发行特点(二)
特殊结算成员 商业银行 信用社 非银行金融机构 证券公司 保险机构 基金 非金融机构 其它 合计
17,609.90 83,322.03 2,878.65 697.71 435.36 9,347.06 5,146.86 308.84 3,592.16 123,338.56
15
汇报要点
2007年至今中国债券市场走势 1、整体走势 2、收益率曲线变动特点 3、一级市场发行特点 4、债券市场托管情况
0.5 1 2 3 4 %
1.5
2.5
3.5
4.5
0
2007-01-04 2007-01-19 2007-02-05 2007-02-25 2007-03-12 2007-03-27 2007-04-11 2007-04-26 2007-05-16 2007-05-31 2007-06-15 2007-07-02 2007-07-17 2007-08-01 2007-08-16 2007-08-31 2007-09-17 2007-09-30 2007-10-22 2007-11-06 2007-11-21 2007-12-06 2007-12-21 2008-01-08 2008-01-23 2008-02-05 2008-02-27
收益率曲线大幅上移,扁平化特征显著 中债指数大幅下挫,年底筑底企稳,调控政策效果显现
3
2007年至今中国债券市场走势——整体走势(二)
中债综合指数(财富指数)走势情况 中债综合指数(财富指数)2007年初开盘于119.02点,2007年末收于 118.04点,全年投资回报率(指数增长率)-0.83%。2007年全年最高119.32 点,最低116.85点,振幅区间2.47点。
2007年中国债券市场运行分析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二○○八年五月 · 北京
1
汇报要点
2007年至今中国债券市场走势 1、整体走势 2、收益率曲线变动特点 3、一级市场发行特点 4、债券市场托管情况
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分析 货币市场与IPO相关性分析
2
2007年至今中国债券市场走势——整体走势(一)
占比(%)
19.59 12.54 39.89 13.02
面额(亿元) 32457.64
31848.06 12598.03 25269.72 21221.40
占比(%)
26.30 25.81 10.21 20.48
18117.56
11595.49 36899.89 12042.97 13838.46
14.96
BP 3年期政策性金融债国债点差 3年期央票收益率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政策性金融债国债利差放大 2007年11月以来政策性金融债和国债利差呈放大趋势。
2007年至今中国债券市场走势——收益率曲线变动特点(三)
原因在于3年期央票收益率保持稳定,使得政策性银行债收益率无法下 探,此现象彰显了央行高超的调控水平。
18
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分析——券种(一) 从狭义换手率(现券交易量/债券存量)来看:
短期融资券平均期限较短,仍是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最好的券种。 央票换手率达到251.66%、记账式国债达到96.56%,两者均大幅增长。
政策性银行债流动性有所降低。
资产支持证券 2.98% 2.55% 38.29% 38.06% 59.73% 63.33% 24.74% 63.71% 117.53% 103.80% 111.04% 128.01% 141.45% 251.66% 419.18% 457.28% 170.06% 306.00% 96.56% 255.00%
11
汇报要点
2007年至今中国债券市场走势 1、整体走势 2、收益率曲线变动特点 3、一级市场发行特点 4、债券市场托管情况
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分析 货币市场与IPO相关性分析
12
2007年至今中国债券市场走势——债券市场托管情况(券种)
存量飞速增长,2007年末托管量12.33万亿元,全年增幅33%。 2008年一季度末托管量13.2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38%。
8
汇报要点
2007年至今中国债券市场走势 1、整体走势 2、收益率曲线变动特点 3、一级市场发行特点 4、债券市场托管情况
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分析 货币市场与IPO相关性分析
9
2007年至今中国债券市场走势——一级市场发行特点(一)
期限结构趋于平衡
7年期以上(不含7年)中长期债券发行占比达到27%,较往年有较大飞跃。15年以上 债券供给绝对量有所增长,但占发行总量的比重仍然没有起色。 长期债券发行量的大幅度增长主要由特别国债发行引致,预计 2008年去除此因素 后,长期债券的发行占比仍会降低到往年的低水平,希望有关发行人能增加长期债券 的发行频率,增强长期债券价格发现力度。
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分析 货币市场与IPO相关性分析
5
2007年至今中国债券市场走势——收益率曲线变动特点(一)
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曲线大幅度上行
2007年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收益率曲线各期限品种平均上移132个BP。
2008年第一季度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收益率曲线各期限品种平均下行41 个BP。
6
17.20
14
2007年至今中国债券市场走势——债券市场托管情况(投资者)
股市火爆的情况下,基金、证券公司、保险机构债券持有量仍然增长显著, 增持比例位居市场前三。
商业银行仍是主力投资机构,但持有量占比有所降低。
非银行金融机构减持力度明显。
2006年、2007年投资人持有结构对比
2007年末 持有量(亿元) 占比 14.28% 67.56% 2.33% 0.57% 0.35% 7.58% 4.17% 0.25% 2.91% 100.00% 2006年末 持有量(亿元) 3,756.07 65,824.71 2,710.36 6,039.23 147.67 6,812.00 2,852.99 244.35 4,064.70 92,452.08 占比 4.06% 71.20% 2.93% 6.53% 0.16% 7.37% 3.09% 0.26% 4.40% 100.00% 2007年增加 增加量 13,853.83 17,497.31 168.29 -5,341.51 287.69 2,535.06 2,293.86 64.49 -472.54 30,886.48 增加比例 368.84% 26.58% 6.21% -88.45% 194.83% 37.21% 80.40% 26.39% -11.63% 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