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应当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贸易战略,引起了广大发展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与研究。
一些经济学家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一些贸易战略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制定贸易战略的依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进口替代战略理论和出口导向战略理论,这两种战略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起飞阶段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与运用,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经济的飞跃,从而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因此,通过对这两种战略理论的比较研究,可以总结出很多经验和教训,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1.1进口替代战略的提出进口替代是指用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来替代从国外进口的工业制成品,这一战略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依据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的,之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先建立和发展一批最终消费品工业,以求用国内生产的消费品替代进口品,当国内生产的消费品能够替代进口商品并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时就进入第二阶段;在第二个阶段,进口替代由消费品转向国内短缺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
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日趋成熟,为全面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1.2出口导向战略的含义及内容出口导向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发展经济的战略。
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有了一定程度后采取的战略,这些国家的经济一般具有的经济特征是二元经济,即一部分是传统的、落后的经济,而另一部分却具有现代化的经济特征。
它们以本地廉价的劳动力与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相结合,发展出口产品的生产,从而加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出口导向战略一般也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以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的出口,致力于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
此后,极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始着手建立知识和信息密集型等高科技产业,力图在高科技产业产品的世界出口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出口导向战略的效应分析1.积极效应①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确立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
通过培育出口企业,以此拉动经济增长。
从零星的出口贸易,逐渐跻身世界贸易大国的行列,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迅速,出口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曾经在“亚洲四小龙”身上所表现的强劲增长势头,日益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中表现出来。
自1984年以来,出口贸易增长率显著超过了GDP增长率,并且一直保持了同期两倍于GDP 增长率的势头。
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仅2004年、2005年和2006年三年出口贸易增长率就达到了30%以上的平均值。
②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出口产品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逐渐对外资开放制造业以来,外资在经济中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投资总量增加的同时,不断向产业的纵深方向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深入,导致我国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出口总额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也进一步优化。
③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基于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我国的产业升级进度因此得到推动。
在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布局和国际分工重新调整的基础上,我国的工业出口商品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修正和改进。
这有利于我国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逐步调整过程中,经济发展模式能够顺利承接全球制造业中心转移的契机,借助发达国家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过程中的技术吸收与引进,同时培育我国本身产业结构的完整与档次提升。
④.加速我国现代工业化进程通过鼓励出口的措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这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之一。
人口总规模大、资源的有限性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制约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大量出口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优势的产品,有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国家的工业现代化和经济的大幅度增长。
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带动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了我国技术进步的步伐,并由此促进了我国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⑤实现规模经济贸易范围与市场的扩大,在集约资源与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演变成一种规模经济。
如同克鲁格曼所说,在规模报酬递增情况下,出口贸易的增加最大程度上发挥了规模经济的优势。
尤其在我国日益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的趋势下,多种农产品、工业制成品等商品产量都居于世界前列。
⑥扩大就业人数对外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就业量与就业结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尤其是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经济转变后,庞大的失业人口与我国的新增就业人口都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压力。
尽管进口增加会冲击国内部分相关企业,导致失业人数增加,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出口贸易快速增加所创造的就业人员远远超过这个部分。
据不完全统计,出口产业直接吸纳的从业人员愈1亿,而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也是1亿多。
依照我国经济发展和出口行业的增长势头,出口贸易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将越来越多。
另外,选择出口导向型战略:(1)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并与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以缓解一国的外汇压力;(2)可以通过对外贸易,互通有无,使本国居民享受到更多的经济福利,提高其生活水平,等等。
2.消极效应①贸易摩擦频繁从我国的贸易摩擦现状和表现形式,可以发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生的贸易摩擦呈现出一些特点:贸易摩擦涉及面广、贸易摩擦频繁、贸易摩擦加剧。
与此同时,中国对外贸易摩擦中的新趋势、新情况也层出不穷。
商务部官员分析道,中国贸易摩擦领域从货物贸易服务领域扩大,贸易摩擦对象也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在摩擦的表现形式上,除了过去的“两反一保”,还将朝着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壁垒等方面扩散。
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以量取胜的出口导向贸易模式恶化了中国的市场供求状况,造成中国能源、原材料的供应紧张。
而国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中国实质上己成为国际卖家的提款机。
传统的出口导向贸易模式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
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进入了世界前5名。
在资源和能源需求上,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
这么大的经济规模和资源需求,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如果还继续采用粗放为主的贸易增长方式,资源和环境问题必然会更加突出。
③低价恶性竞争我国人口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较低,而我国的出口产品又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因此价格难免出现低估的情况,对于国际因素考虑的不够。
由于出口产品的价格较低,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容易出现出口贫困增长的情况。
企业在出口产品定价时,应当综合考虑国内外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区分不同的贸易对象采取差别定价策略,同时出口贸易中应当努力避免过分压低价格来换取市场份额,尤其要避免本国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④增加本国经济的对外依赖性本国经济对外依赖性高,从而丧失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更易受到外部市场的摆布,这对一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水平受制于其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这决定了即使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实行了全面的对外开放,其水平和层次也不会很高,这必然会降低其在开放中所能获取的比较利益。
三.出口替代战略的利弊分析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伴随着贸易保护政策的落实,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关税保护,即对最终消费品的进口征收高关税,对生产最终消费品所需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征收低关税或免征关税。
进口配额,即限制各类商品的进口数量,以减少非必需品的进口,并保证国家扶植的工业企业能够得到进口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降低它们的生产成本。
升值本币,即降低进口商品的成本,减轻外汇不足的压力。
根据上述分析,进口替代战略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进口替代战略将有助于刺激国内需求。
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它是借助某种程度的国家干预和保护,利用本国资源从事在国内具有较大需求的工业制成品的生产。
一旦实施该战略,就意味大规模的国内生产和投资行为的开始,这将对国内的投资需求产生极大的刺激作用,如果实现了成功的替代,就意味着将实现由过去对国外市场同类产品的大量需求向对国内市场大规模需求的转变,这对于开拓国内市场并刺激国内消费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进口替代战略将为本国发展战略产业和实现工业化创造必备条件,既可以在不断的学习和借鉴过程中,为本国培育大量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人才,逐渐促进国内工业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实现某些产品的自给自足,又能在摆脱对同类产品过度进口的同时,减少外汇支出,积累国内建设资金,可以进一步发展国内的战略产业,并转而出口创汇。
最后,进口替代战略将有助于提高一国的对外贸易水平。
通过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开拓,降低对外部经济的依赖性。
为参与全球化竞争的企业提供稳固的国内保障,并且,随着国内企业的成长,有助于提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善一国的对外贸易的结构和条件,提高一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四.结语通过对这两种贸易发展战略的比较,我们可以认为,这两种战略各有优缺点,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家的经济发展中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今后,各个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关键取决于选择一种适合本国国情的贸易战略,并根据国际环境和世界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本国经济。
而对于我国来说,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战略更是必要的。
首先,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决定了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使得居民个人收入大幅提高,从而提高了居民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这就扩大了社会总需求。
如果只实施的出口导向战略,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商品来满足国内市场消费市场的需要,显然是行不通的,也是无法实现的。
其次,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需要我们更致力于进口替代战略,但是也不能因此否定出口导向的作用。
如果没有出口导向,不扩大出口,进口替代工业也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在发展进口替代经济的同时,应因时、因势在部分地区、部分产业领域、部分企业实行出口导向建立出口导向的经济以充分利用国际经济条件,通过发展出口取得外汇,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替代进口产品供应国内市场,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潮流,如果我们过于强调国内市场而忽视庞大的国际市场是不合时宜的。
综合我国国情、我国的经济体制、国际环境以及经济战略的内在因素考虑,我国实施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战略将是科学的长期的选择,并在实施过程不断的根据信息反馈,及时对经济发展战略和相应的经济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创新,以应变新的形势发展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