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州市水资源公报(2011)

温州市水资源公报(2011)

前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

温州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受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既有资源性、工程性缺水,又有水质性缺水。

如何做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优化配置、节约保护、综合治理,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基本职责,定期编发水资源公报是水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配置、管理保护和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温州市水资源公报(2011)》在编制过程中,得到省水利厅、市水利局、各县(市、区)水利局及其他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一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概述我市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18.0毫米,折合水量212.46亿立方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山区大,平原小,海岛最小;汛期降水量一般占全年的2/3左右。

2011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454.4毫米(折合水量为171.39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少19.3%,较上年降水量偏少38.0%。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88.7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87.1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63亿立方米),产水系数为0.52,产水模数为75.3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1112立方米。

全市19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12.78亿立方米,较上年末减少0.92亿立方米。

全市总供水量为20.41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0.50亿立方米),较上年减少0.76亿立方米。

全市总用水量为20.41亿立方米,其中:生产用水13.25亿立方米,生活用水5.14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2.02亿立方米。

全市总耗水量12.55亿立方米,平均耗水率为61.5%。

总退水量5.29亿立方米。

全市水资源利用率为23.0%。

2011年全市入河退水量为2.91亿立方米,瓯江水系、飞云江水系水质总体较好,与去年基本持平;鳌江水系下游水质仍然较差;平原河网水质依然不容乐观,水质大多为劣Ⅴ类,温瑞塘河水质与去年相比略有好转;水源地水库水质总体良好。

二降水(一)降水总体情况2011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454.4毫米(折合水量为171.39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少19.3%,较上年降水量偏少38.0%,属平水偏枯年。

2011年全市年降水超过2000毫米站点只有两个(吴垟、峰文),其余站点年降水量低于2000毫米,其中最大年降水量是苍南县峰文站达2153.9毫米,最小是洞头县洞头站年降水量735.9毫米,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93倍。

2011年各县(市、区)降水情况对比图(二)降水特点1、空间上、时间上分布不均,沿海小于山区2011年我市降水量空间上分布不均,沿海少于山区。

瑞安市平均雨量1458毫米,泰顺县平均雨量1691毫米,市区平均雨量1374毫米;山区峰文站年降水量2153.9毫米,海岛洞头站年降水量只有735.9毫米。

时间上降雨主要上集中在5-8月,占全年的62.0%,受东风波及台风外围等影响,我市7-8月平均雨量分别为263.7、341.1毫米,特别是8月26-31日,受“南玛都”台风外围气流影响,温州市普降特大暴雨,峰文站最大日雨量达193.0毫米,最大三天雨量达419.5.0毫米。

2、入梅早、出梅早,梅雨期短、雨量小2011年我市6 月10 日入梅,6 月26 日出梅,梅雨期为16 日。

梅雨期水雨情的主要特点为:入梅早出梅早,梅雨期偏短;梅雨量偏少,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我市梅雨量91 毫米,仅为常年梅雨量(207 毫米)的44%,与2010 年相比,梅雨量减少了205毫米。

时间分布上,降雨集中在6月12 日和13日。

12日全市降雨37毫米,13日全市降雨31 毫米,两日降雨占整个梅雨期降雨的80%。

空间分布上,瑞安、文成、平阳三地雨量相对较大,均超过100 毫米,永嘉、乐清、洞头三地雨量较少,其中乐清、洞头雨量均为66 毫米,而永嘉雨量仅有57 毫米。

3、东风波暴雨7月受东风波雨影响,我市降水量丰富,7月平均雨量268毫米,超过多年平均20%,降雨中心为乐清市横溪流域,叶山、李家山月雨量超过530.0毫米,月最大站点为泰顺县杨寮站573.9毫米。

最大的1小时降水量出现在7月24日19时至20时,1小时雨量94毫米。

29日23时至30日2时,龙湾地区受锋面雨影响,龙湾区普降特大暴雨。

暴雨中心永强站最大1小时降雨量达105.5毫米,日雨量235毫米。

三水资源(一)水资源总量全市水资源总量为88.7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87.1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63亿立方米),产水系数为0.52,产水模数为75.3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2011年各县(市、区)水资源总量分布图(二)地表水资源地表年径流深为793.4毫米,折合水量87.13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减少32.2%,比上年减少55.0%。

近十年来我市地表水资源总量情况图(三)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0.31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18.68亿立方米后,地下水资源量为1.63亿立方米。

(四)人均水资源量2011年全市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1112立方米。

人均拥有水资源量高于全市人均水平的有泰顺县、文成县、永嘉县。

2011年各县(市、区)人均水资源量图(五)水库蓄水量全市建成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8座。

2011年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12.78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了0.92亿立方米,其中珊溪水库比上年蓄水量减少0.71亿立方米。

2011年温州市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表(六)地下水降落漏斗随着龙湾区地下水禁限采工作的深入开展,永中片区的水井已基本关停,地下水位大幅度上升,已不再是永强平原的水位漏斗中心。

2011年监测水位最低值位于华迪钢业公司,年平均水位为-26.45m。

四供水量与用水量(一)供水量全市总供水量为20.41亿立方米,较上年减少0.76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为19.91亿立方米,占97.6%;地下水源供水量0.5亿立方米,占2.4%。

在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量11.95亿立方米,占60.0%;引水工程供水量6.47亿立方米,占32.5%;提水工程供水量1.49亿立方米,占7.5%。

2011年地表水水源供水情况图(二)用水量全市总用水量为20.41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为6.52亿立方米,占32.0%;林牧渔畜用水量为0.27亿立方米,占1.3%;工业用水量为6.46亿立方米,占31.6%;城镇公共用水1.68亿立方米,占8.2%;居民生活用水量为3.46亿立方米,占17.0%;生态与环境用水2.02亿立方米(不含环境配水1.50亿立方米),占9.9%。

2011年用水情况分布图(三)耗水量全市全年耗水量为12.55亿立方米,平均耗水率为61.5%。

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为5.20亿立方米,占41.5%;林牧渔畜耗水量0.25亿立方米,占2.0%;工业耗水量2.45亿立方米,占19.6%;城镇公共耗水量0.83亿立方米,占6.6%;居民生活耗水量1.93亿立方米,占15.4%;生态环境耗水量1.88亿立方米(不含环境配水),占15.0%。

2011年耗水情况分布图(四)退水量全市日退水量为144.94万立方米,其中城镇居民生活、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退水量分别为29.96、95.13和19.85万立方米,年退水总量为5.29亿立方米。

全市年入河退水量为2.91亿立方米。

2011年日退水量分布图(五)用水指标2011年全市人均用水量239.63立方米,比去年减少7.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66.51立方米/万元,比去年减少8.1%;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40.76立方米/万元,比去年减少0.8%;城镇居民人均日用水量136.49升,与去年基本持平;农村居民人均日用水量97.26升,比去年增加0.6%;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为347.07立方米,比去年增加8.4%。

2011年主要用水指标情况表注:2011年人口数据采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成果。

(六)水资源利用率2011年全市平均水资源利用率为23.0%。

其中,市区水资源利用率为58.6%;乐清的水资源利用率为36.2%;洞头的水资源利用率为30.0%;苍南的水资源利用率为28.4%;瑞安的水资源利用率为26.7%;平阳的水资源利用率为21.3%;文成的水资源利用率为14.7%;永嘉的水资源利用率为14.1%;泰顺的水资源利用率为8.9%。

2011年各县(市、区)水资源利用率情况图五水质2011年,全市参与评价的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断面共72个,代表59个水功能区,评价总河长为1391.0公里。

全年期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Ⅰ~Ⅲ类标准的水功能区数为41个,占评价总数的69.5%,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Ⅰ~Ⅲ类标准的河长为1083.6公里,占评价总河长的77.9%;水质达标的水功能区数为39个,占评价总数的66.1%,达标河长为1065.9公里,占评价总河长的76.6%,未达标河段的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总磷与化学需氧量。

汛期水功能区水质较全年期、非汛期稍差,达标河长为987.9公里,河长达标率为71.0%。

参与评价的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断面共18个,全年监测频次合计168次,基本项目及水源地补充项目均合格的频次为140次,合格比为83.3%,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总氮、pH以及水源地补充项目铁、锰。

大中型水库营养状态评价,珊溪、赵山渡、泽雅、桥墩、吴家园、淡溪、钟前、白石、金溪、林溪、百丈漈等11座大中型水库4~9月份的富营养化评分值在40.1~51.8之间,除林溪水库、百丈漈水库营养状态属于轻度富营养外,其余9座水库均为中营养。

(一)饮用水源地全市已开展监测的饮用水源地共计18处,分别为珊溪水库、赵山渡水库、泽雅水库、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十八孔水库、白石水库、钟前水库、淡溪水库、岭尾水库、赤溪镇、吴界山、东门、芙蓉、圣和宫、溪底寮、大荆和山根(瓯江翻水站)。

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基本项目及水源地补充项目均合格的频次占总监测频次的比率为83.3%;但是夏季珊溪水库局部由于藻类异常繁殖导致个别月份出现水体pH>9.0的现象;十八孔水库总磷、总氮超标;泽雅水库、白石水库、山根(瓯江翻水站)、吴界山等水源地个别月份出现铁、锰超标现象。

(二)三大江水系1、瓯江水系该水系共设置泽雅水库、金溪水库、白石水库、钟前水库、上戍、山根(瓯江翻水站)、温州、上塘、碧莲、石柱、圣和宫、岩坦、鲤溪、东皋等14个监测断面,代表12个水功能区,评价总河长为425.8公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