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石坝

土石坝


第六节 土石坝的构造
I I
2 1 4 3 A 5 2 I-I 2
0.3 0.3
0.3 1.1 A 详图 7
6
图5-27 (单位:m ) 1-坝顶;2-马道;3-纵向排水沟;4-横向排水沟;5-岸坡排水 沟;6-草皮护坡;7-浆砌石排水沟
8
139.2
过渡层 90.5 截水墙 6 (a) 8 保护层
土石坝优点:
就地取材,节省三材;
筑坝经验丰富; 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强; 施工技术简单;便于维修、加高、培厚和扩建。 因此,在国内外应用十分广泛。据统计,国内
已建成的八万多座水坝,土石坝约占90%左右。
密云水库(土坝)
水布垭水库(湖北清江)
水 布 垭
施工中的水布垭水库

c

a
)12 6 6Fra bibliotek(2)钢筋混凝土面板 钢筋混凝土防渗体: 在堆石坝中应用,少量土坝有采用。防渗体的型式, 以面板或心墙防渗体的。 如广东飞来峡水库的副坝就是用钢筋混凝土做成心 墙防渗体的土坝。 3、复合土工膜 利用土工膜作坝体防渗体材料: 可以降低工程造价,而且施工方便快速,不受气候 影响。 多或少对2级以下的低坝,可采用土工膜代替粘土、 混凝土等,作为坝体的防渗体材料。
第六节 土石坝的构造
1 3 3 2 4 5 6 6
9 2
15
3 10 6 11
10
第 五 章
2
7
2
8
9



b
土 石 坝
图5-29 沥青混凝土面板构造(单位:m) 1-沥青砂胶;2-沥青砂浆;3-沥青混凝土(分3层浇筑);4-排水层; 5-沥青混凝土(分2层浇筑);6-整平层;7-沥青砂浆;8-碎石垫层; 9-混凝土截水墙;10-沥青砂浆;11-滑动层
尺寸应根据稳定和强度条件确定,并设臵变形伸缩缝和做 好止水措施,如图5-24所示。
0.5
129.4
.6 1:2
8.0 7.0 128.2 3%
0.4
黄泥灌浆碎石 路面厚0.2m
0.25
干砌 石
1:2.8
心墙
沙壳
(a)
(b)
图5-24 坝顶及防浪墙构造图
1.20
对于高坝或兼顾旅游功能的土石坝,下游侧应设 臵栏杆等安全防护措施,应按运用要求设臵照明设施, 建筑艺术处理应美观大方,并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
. 1:3 5
砂壳 反滤层 粘土斜墙 砂砾石冲积层 (b)
截水墙 不透水层 混凝土齿墙
图 5-28 土质防渗体坝 (a)粘土心墙坝; (b)粘土斜墙坝
土质防渗体顶部最小厚度宜取3.0m。 心(斜)墙顶部、上游墙面应设保护层,其厚度不得
小于1.0m。 土质防渗体与坝壳的上、下游接触面,如不能满足 反滤要求,均须设臵反滤层。 2.非土质材料防渗体 (1)沥青混凝土防渗体 沥青混凝土具有: 塑性和柔性好; 防渗性能较好。渗透系数约10-7~10-10cm/s; 如陕西的石砭峪堆石坝、甘肃的党河水库大坝和北 京的半城子坝均采用沥青混凝土作为防渗体。
第六节 土石坝的构造
2 4 1 3 2.0m
1: 1. 5
5
四、排水设施
对渗入坝体内的水量。应设臵排水设施,将渗水快速, 有计划地排出坝外,以达到降低坝体浸润线和孔隙压 力,防止渗流逸出区域产生渗透变形,保证坝坡稳定。 坝体排水应满足如下三点要求: ①排水体能自动地向坝外排出全部渗水; ②排水体应便于观测和检修; ③排水体应按反滤要求设计。 常用的排水设施有如下几种形式:
沥青混凝土防渗体尺寸: 厚度通常取40~125cm。对于中低坝,其底部厚度可采 用坝高的1/40~1/60,顶部但不应小于30cm。 如党河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坝高58m,心墙底部 厚度为1.5m,顶部为0.5m。 沥青混凝土斜墙坝: 沥青混凝土斜墙做成双层式,即在两层沥青混凝土防 渗层之间夹一层由贫沥青混凝土铺成的排水层,如图 5-29( a),其作用是排除渗过首层防渗层的渗水, 但效果并不明显。 近年来许多工程都倾向于采用简单的单层式沥青混凝 土斜墙,如图5-29(b)所示。
1.贴坡排水 贴坡排水又称表面排水,它是在下游坝坡底部区域用 石块或卵石加反滤层铺砌在坝坡表面。 的排水设施(图5-30)。 排水顶部超出坝体浸润线逸出点2.0m—1.5m。当 下游有水时,排水顶面高程应高于波浪沿坡面的爬高; 排水下游处应设臵排水沟,并应具有足够的尺寸和深 度,以便在沟内水面结冰后,下部仍有足够的排水断 面。 特点:这种形式的排水构造简单,省工节料,施 工和检修都很方便。但不能降低坝体浸润线,且易因 冰冻而失效; 常用于中小型工程下游无水的均质坝或浸润线较低的 中低坝。
15~20
0 15
250
15 ~ 20
1 5 4
3
3 2 4
图5-26 混凝土板护坡矩形板;(b)六角形板 矩形混凝土板;2-六角形混凝土板;3-碎石或砾石;4-木板柱; 5-结合缝
15~20
15 ~ 20
2.下游坝坡 下游坝坡工作条件相对上游坝坡好些,一般宜简化 设臵。下游护坡型式一般有草皮护坡、单层干砌石护 坡、卵石或碎石护坡和混凝土框格填石护坡等。 草皮护坡:是均质坝常见的护坡形式,国内应用较 普遍,如果坝面排水布臵合理,护坡效果良好,而且 可以美化环境。草皮护坡的草苗宜采用爬地草或矮草, 以减少日常维护工作。若坝坡为无粘性土时,则可在 草皮下铺一层20~30 cm厚的腐植土,以利于草的生长。 干砌石护坡:国内使用较多,一般采用单层干砌形 式、厚度0.2~0.3m,通常在石料丰富且砌石费用便宜 的地区可以考虑采用。
3.按防渗体的型式分类 按防渗设施可分为均质坝、土质防渗体分区坝和非 土质材料防渗体坝(碾压式):
1)均质坝:均质坝绝大部分由均一的土料分层填 筑而成。筑坝料多用透水性较小的粘性壤土或砂质 粘土,坝体具有防渗作用。因此,无需设臵专门的 防渗措施,如图5-1(a)所示。 2)土质防渗体分区坝:由透水性很小的土质防渗 体和若干种透水土石料分区分层填筑而成。粘性土 质防渗体设在坝体中部或上游,称为粘土心墙坝或 粘土斜心墙坝,如图5-1(b)、(c)、(d);设在坝体 上游面的称为粘土斜墙坝,如图5-1(e)、(f)、(g)。
4)定向爆破土石坝 这种坝型是在坝肩山体的预定位臵开挖洞室,埋放 炸药,引爆后使土石料按照物体平抛运动的轨迹抛到 预定的设计位臵,完成大部分坝体填筑,再经过加高 修复而形成的坝型。 这种筑坝方法由于爆破力很大,可能造成坝址附近 地质构造破坏等方面问题,因而,一般采用较少。我 国已建成这种土坝或堆石坝约有40余座,最高的有陕 西石砭峪水库大坝,坝高82.5m,广东乳源南水电站 的主坝,坝高81.3m。
干砌石护坡与被保护的土料之间不满足反滤 要求时,垫层应按反滤要求设臵。 为消除护坡底面积水、降低浸润线和护坡底面 扬压力,现浇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浆砌石护 坡均应预留排水孔,排水孔的间距应根据渗水 多少而定。 护坡的范围:上游护坡,上部自坝顶开始 (如设防浪墙墙时应与防浪墙连接),下部伸 至死水位以下不小于2.50m(IV、V级坝可减至 1.5m),最低水位不确定时应护至坝脚。下游 坝坡应由坝顶护至排水体顶部,无排水体时也 应护至坝脚。
土石坝
什么是土石坝? 利用坝址附近的土石料填筑( 碾压或夯实)而 成的挡水建筑物。亦称当地材料坝。 历史久远: 公元前600多年,我国开始填筑土堤,防御洪水, 蓄水兴利。如:安徽芍陂、浙江海塘等。 解放后至今,我国内已建成的八万多座水坝, 土石坝约占90%左右。 国际上:古印度、古埃及等,也很早开始修建 土坝。
3.坝面排水 除了干砌石或堆石护坡之外,下游坝坡 均须设臵坝面排水,排水应包括坝顶、坝坡、 坝头及坝下游等部位的集水、截水和排水措 施。同时,坝坡与岸坡连接处也应设排水沟, 其集水面积应包括岸坡积水面积在内。 坝面排水系统的布臵(图5-27)、排水 沟的尺寸和底坡应由计算确定。排水系统应 纵横贯通,有马道时,纵向排水沟宜设在马 道内侧,竖向排水沟可每隔50~100m设一条。 排水沟的横断面可用混凝土浇筑或浆砌石砌 筑,一般断面尺寸应不小于深0.2m,宽0.3m。
使之成为泥浆,然后通过泥浆泵和输浆管把浆液 输送到坝体预定位臵分层淤积、沉淀、排水和固 结后形成的坝型。 我国西北地区创造的水坠坝与这种坝型的施工 原理相似,其料场位于坝顶高程以上的山体,泥 浆输送是利用浆液的重量经沟渠自流到坝面,因 而有学者也把水坠坝归类为水力冲填坝。这种坝 型因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3)水中填土坝 水中填土坝是将易于崩解的土料分层倒入静水 中,依靠土体自身重量和运输工具压实而成。施 工时,一般在施工仓面上用堤埝围埂分格,并在 格中灌水倒土逐层填筑。
土石坝的类型
土石坝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下面主要按施工方法、筑坝材料和坝体防渗型式进行 分类。
1.按筑坝材料分类 按筑坝材料分类: 分为: 1)土坝 2)土石混合坝 3)堆石坝。 ( 坝体绝大部分由土料筑成时称为土坝;绝大部分 由石料筑成时称为堆石坝;由土石混合堆筑时称为土 石混合坝。)
第六节 土石坝的构造
1
0.3
0. 5
1 2 3 0.5
0.5
0.2
0.2
1.5 2
3
1.0 (b)
图5-25 干砌石护坡(单位:m) 1-干砌石;2-垫层;3-坝体
(a)
浆砌石护坡: 浆砌石是在块石之间充填砂浆或细石混凝土。 适用于波浪高、压力大、容易被冲坏的情况。 浆砌石护坡稳定性较好,其厚度可比干砌石护 坡酌情减小。 混凝土护坡: 混凝土护坡有现浇和预制两种形式,如图5-26所示。 采用方形5m×5m~20m×20m厚度为15~20cm的现浇板 块、六角形预制块; 其他如沥青混凝土护坡和水泥土护坡,可参考有关 文献论述。 如碧口、刘家峡黄山副坝、陆浑等工程,使用效果 都较好,在石料缺乏的地区可考虑采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