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3_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_对流换热

4.3_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_对流换热

由于换热是在内管内表面,所以定性尺寸选内管内径 d = 25mm-2×2.5mm = 20mm = 0.02m
所以
Re
dw
0.02 997 0.4 90.27 105
8836
过渡流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 997kg/m3 25mm 89mm
Back to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校正系数
Prf Prw
0.11
修正系数。
……(4-55)
适用条件: 2300 Re f 104;
1.5 Prf 500,
0.05 Prf 20 Prw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Back to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4) 流体掠过平板湍流流动
计算公式为:
Num
(0.037
Re
0.8 m
0.023 d
wd
0.8
cp 0.4
… …
※(4-50)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Back to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0.023
d
wd
0.8
cp
0.4
…… ※(4-49) ※
定性条件:定性温度为流体平均温度,定性尺寸为管子内径。
适用条件:
① 湍流区 Ref > 104 。 过渡区需乘以校正系数 f
13 :
2030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不适合长管
返回
Back to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3) 流体在圆管内过渡流流动 ① 对气体
计算公式为:
Nu f
0.0214(Re0f.8
100)
Pr
0.4 f
1
d l
2 3
Tf Tw
0.45
Tf Tw
0.45
修正系数。
……(4-54)
返回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2) 流体流动的动力
① 自然流动:由于流体内部温度不同导致密度不同而引起的流动 ② 强制流动:受外力影响产生的流动
(3) 流体的物理性质
影响因素有:① 比热容 :比热越大热流量越大 ② 密 度:密度越大热流量越大 ③ 热导率 :热阻小,热流量越大 ④ 粘 度:粘度越大热流量越小
面之间温度差为1℃时,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 计算中,将影响 Q 的全部因素归结到 ,使计算公式简化。
牛顿冷却定律也可以写成下面形势:
Q
t 1
A
……(4-42)
由该形式看出对流换热热阻为 1/ A ,计算对流换热问题主要是确定换热系数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4.3.3 对流换热特征数方程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MT 3q 1 A(L)2 (ML3)b (L1MT 1)c (LMT 3q 1)d (LT 1)e (L2T 2q 1) f (LT 2 )
根据量纲的和谐型有:
对于M: 1 b c d 对于L: 0 a 3b c d e 2 f i 对于T: 3 c 3d e 2 f 2i 对于q: 1 d f
返回
Back to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2) 流体在圆管内层流流动 计算公式为:
Nu f
1.86(Re f
Prf
)0.33
d l
1
3
f w
0.14
f w
0.14修正系数。
……(4-53)
定性条件:定性温度为流体平均温度,定性尺寸为管子内径。
适用条件:
Re f
Prf
d l
10, Re f
④ Gr-格拉晓夫数
Gr
l3
2 gt 2
Gr Pr > 109 为自然对流的湍流状态。
表示意义:表示流体浮升力与粘性力之比。表示流体自然流动对对流传热的影响。 在自然对流中相当于强制对流的雷诺数,Gr 越大,自然对流越强烈。
(3) 定性温度与定性尺寸
定性温度:决定准数中物理参数值的所选定温度。
常用定性温度选取原则是选有代表性的温度
Q — 对流换热量,W; tf — 固体壁面温度,℃; tW — 周围流体温度,℃; A — 流体与固体接触的面积,m2; — 对流换热系数,W/(m2·℃);
Q
tA
……(4-41)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2) 的意义 是代表对流换热能力大小的一个物理量。表示单位时间内,当流体与固体壁
(4) 换热面的形状和位置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4.3.2 对流换热的基本定律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4.3.2 对流换热的基本定律 (1) 牛顿冷却定律 换热的热流量 q 与固体壁面面积和流体之间温度差成正比。
Q (tw t f ) A tA ……(4-40)
…… ※(4-49) ※
w0 — 标况下,流体在管道内的流速, m / s d — 管道内径或当量直径, m
An — 因流体种类而异的系数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Back to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例题:4-8
某水泥厂从窑抽风供煤磨使用,已知热风管长 30m ,直径0.4m ,热风管内的平均 流速为 12m/s ,热风进口温度为 400℃,出口温度为360℃,求热风管内平均对流换热 系数,热风散热量及管壁平均温度。
f
1
6 105 Re1f.8
1
பைடு நூலகம்
6 105 88361.8
0.953
管壁对水的对流换热系数为
0.023 d
wd
0.8
cp
0.4
f
0.023
0.608 0.02
88360.8
90.27
105 60.8
4.179 102
103
0.4
0.953
1981 W/(m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4.3.4 对流换热的计算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4.3.4 对流换热的计算
强制对流换热
对流换热计算
自然对流换热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① 湍流√
圆管内 ② 层流√ ③ 过渡流 ×
掠过平板 ① 湍流√ ② 层流√ 流体外掠单管√ 一些经验公式 ×
解:管道中热风平均温度为
tf
400 360 2
380

空气在 380 ℃ 时的物性参数为
Cp= 1063 J/kg·℃ =0.0508 W/m·℃ n = 59.5×10-6m2/s
= 0.54 kg/m3
Re f
wd
n
12 0.4 59.5 106
8.08104
湍流
Prf
cp
0.677
或者:
Nu f (Re, Pr,Gr) ……(4-46)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4.3.3.4 特征数的物理意义 特征数: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的无因次数群。
① Nu-努赛尔数
Nu l / l 1/
表示意义:表示对流换热强烈程度的一个 准数。又表示传导热阻与对流 热阻之比。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4.3 对流换热
4.3.1 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 4.3.2 对流换热的基本定律 4.3.3 对流换热的特征数方程 4.3.4 对流换热量的计算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4.3.1 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适用条件: 2300 Re f 106;
0.6 Prf 1.5,
0.5 Tf 1.5 Tw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Back to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② 对液体
计算公式为:
Nu f
0.012(Re0f.87
280)
Pr
0.4 f
1
d l
2 3
Prf Prw
0.11
4.3.1 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 4.3.1.1 对流换热
定义:流体和固体壁面直接接触时彼此之间的热交换过程。
① 流体的热对流
对流换热
② 流体分子间的导热
4.3.1.2 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
(1) 流体的流动状态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① 层流:热量传递——热传导
② 湍流:热量传递——热传导、对流传热
回主目录
解上面4式消去4个未知数,并代回到原式得:
l
A
l
w
e
cp
f
l gt 2
i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l
A
lw
e
cp
f
l gt 2
i
Nu
Re
pr
l3 3gt 2
Gr
特征数方程式就是:
Nu ARee Pr f Gri ……(4-45)
p=100kPa的饱和水蒸气冷凝,冷却水在内管中渡过,进口温度为15℃,出口为85℃。 冷却水流速为0.4m/s,试求管壁对水的对流传热系数。
解:此题为水在圆形直管内流动 定性温度 t =(15+35)/2 = 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