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鼓励教学法之我见

鼓励教学法之我见

鼓励教学法之我见
有的老师经常问我:“我看那么多同学怎么那么喜欢上你的美术课呢?”“你一不骂,二不罚,而学生上课的纪律是那么的好,学习兴趣那么的浓,是不是有什么绝招?”其实哪里谈得上有什么绝招,要是说有什么方法的话,只不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采用鼓励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下面谈谈我实施鼓励教学法的几点体会。

一、鼓励审美的个性,培养审美的意识
鼓励审美个性,即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

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品味和不同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

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明朗、活泼、庄重、富有感染力。

教态的变化对激发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传递信息及促进语言交际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态主要表现在眼、手、身的动作上。

眼的动作就是要盯住学生。

眼睛是能传递思想感情的,眼睛能唤起学生的共鸣。

有一次听一位老师的课,他讲课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天花板,甚至提问的时候都不看学生,只是机械的说:下面请班长回答……下面请一组组长回答……具体是哪个学生,他
根本不知道,而学生认为老师的眼里根本没有他们,有一种被冷落的感觉,于是开始议论和模仿老师的表情。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眼神包含着对学生的肯定、赞赏和鼓励,以及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切不可盯着天花板或随处乱看。

前者给学生目中无人的感觉,后者给人心不在焉的感觉,并且两者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课堂效果。

动作也很重要,打手势能起到辅助讲解的作用,但要恰到好处。

我们都知道李咏“非常6+1”手势使其节目很生动,教师的手势也同样会使你的教学很生动。

另外,身体位置的处理也是很重要。

教态即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功底,又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好的教态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使学生敬重你,不良的教态则会使学生产生厌恶的心理,甚至不愿听你的课。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善于恰当地运用教态的魅力与学生进行感情上的沟通。

二、自我鼓励体验,激发参与意识
自我鼓励体验,即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主动学习欲望,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

在苏教版第15册第2课“关注你我他”的教学中,我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画什么,再画什么,用画还是用布片粘贴,是用橡皮泥塑,还是用纸片揉,都由学生自己确定。

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
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

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渗透在其中的美术元素。

在体现水彩画、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时,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从润笔、着色、用水、点墨、行笔的体验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另外,我还鼓励学生多写生,多观察、多总结,每节写生课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大自然事物的形态特征,在真实的事物面前观察比对着范画临摹要形象生动得多,学生对形象的掌握也会更快而且准确。

一些资料鼓励学生自己到电脑上去查,以树立学生的信心。

在图案创作方面,通过录像、图片、标本、实物等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鼓励学生自己去概括它们的造型特点,结果同学们所创作出来的图案造型比教师出示的,图案范画要好得多。

让学生觉得学习美术也不难。

自己也可以学。

美术和语文的不同在于一个是图形语言,一个是文字语言。

教师的语言是人类最美的语言,它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

教师语言的运用,是教师教学艺术的表现,语言可以诱发学生的内动力,尤其在关键时刻,语言的力量往往是惊人的:它就像一盏灯,照亮学生美好的心灵;又像一把钥匙,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

它能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能增强学生自身的自信,还能改变学生的态度和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具有教态美、语言美,其板书也应字迹工整、结构严谨、条理分明、布局合理、图文结合,以独特的魅力给学生以美的感染。

三、鼓励艺术表现。

激发艺术创造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

”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因此,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总是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每一幅作品,特别是每一个亮点。

美术不同于数学题通常只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

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具有其内在的含义。

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

作业评价时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有利的条件。

教师要以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把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激发出来,留一个空间。

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

课堂活跃了,同学们的脑子动起来了,思维的源头打开了,产生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的积极性。

同学们的作业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且较充分地体现了作业多角度、多方位的美。

如在“树叶粘贴画”教学中,一个班我以讲授方式为主,学生没有感官、直观的认识,粘贴出来的形象单一、散乱;
而其他班我利用树叶的美感为学生演示粘贴金鱼、兔子、羚羊、小老鼠、蜗牛等形象的造型,再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

学生看后,深受启发。

粘贴出形象生动各异的形象。

通过教师的鼓励排除了学生思维的障碍,促进、加深了学生的识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美术教学中无论是绘画课还是制作课,如果教师没有亲自动笔,当场作范画进行鼓励尝试的过程,很难激发艺术创造。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学习不能单纯依靠老师,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多方面的作用力,而且现在的学生信息多,思维活。

复杂的社会环境又使学生滋生了诸多心理问题,教师需要与学生有良好的沟通。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鼓励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