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程序与行政诉讼法学试卷2

行政程序与行政诉讼法学试卷2

《行政程序与行政诉讼法学》模拟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行政诉讼法》规定,被提起行政诉讼的主体是()。

A. 行政机关B.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C. 受委托的机构D. 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答案:D解析:《行政诉讼法》第2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 )。

A. 对等B. 平等C. 不平等D. 基本平等答案:B解析: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3、《行政诉讼法》规定,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是()。

A. 上一级法院B. 同级人民政府C. 同级党委D. 检察院答案:D解析:《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4、A市B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对赵某私自从外省购进、染有口蹄疫奶牛30头一案进行行政处罚时,赵某不服并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由于案情较为重大,他应当直接向()提起诉讼。

A. B县法院B. B县公安部门C. 省级高级法院D. A市中级法院答案:D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4条的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有:(1)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

(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法院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行政案件。

这里的“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行政案件”主要是指:①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复议的行政案件;②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共同诉讼、集团诉讼行政案件;③涉外或涉港澳台且有较大社会影响的行政案件;④被告为县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地(市)及省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的行政案件;⑤其他重大、复杂的行政案件。

故本题选择D。

5、《行政诉讼法》规定,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死亡,( )可以提起诉讼。

A. 其近亲属B. 其所在单位推荐的人C. 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公民D. 经人民法院指定的人答案:A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

6、A养殖场因不服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所处罚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在诉讼期间因A养殖场经营不善被B养殖场收购,那么行政诉讼的原告是()。

A. A养殖场原法人B. B养殖场法人C. A养殖场所在地政府组织D. 由人民法院指定答案:B解析:根据行政诉讼主体理论,行政诉讼中一方主体发生合并,由承受其权利义务的主体作为诉讼主体。

7、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以()为行政诉讼被告。

A. 该派出机构B. 该行政机关C. 该行政机关的上级主管机关D. 该派出机构和该行政机关答案:B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1条规定,行政机关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情况下,授权其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其他组织行使行政职权的,应当视为委托。

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

8、郭某对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所行政处罚不服,提出行政复议。

复议机关经审理,认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处罚偏重,改变了原处罚数额。

但郭某仍不服,欲将()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A. 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所B. 行政复议机关C. 当地兽医主管部门D. 作出行政处罚的执法人员答案:B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5条的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9、《行政诉讼法》规定,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A. 申请人B. 证人C. 第三人D. 原告答案:C解析:《行政诉讼法》规定,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10、经人民法院许可,当事人和其他诉讼代理人可以(),但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A. 向有关组织调查,搜集证据B. 要求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提供材料C. 向有关公民调查,搜集证据D. 查阅本案庭审材料答案:D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经人民法院许可,当事人和其他诉讼代理人可以查阅本案庭审材料,但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11、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甲某涂改了检疫证明的数量和日期,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

被涂改的检疫证明在证据的分类上属于()。

A.书证B.物证C.视听资料D.当事人陈诉答案:B解析:物证是指以外部特征,物质属性、所处位置以及状态证明案件情况的实物或痕迹。

如作案工具、现场遗留物、赃物、血迹、精斑、脚印等。

故被涂改的检疫证明应该属于物证。

12、行政诉讼过程中,()负有举证责任。

A. 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B. 当事人和被告C. 被告上级机关D. 当事人答案:A解析:行政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故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负有举证责任。

13、行政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内提起,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 15日B. 30日C. 2个月D. 3个月答案:D解析:我国《行政诉讼法》第3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4、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经审查,应当在()内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

A. 3日B. 7日C. 15日D. 30日答案:B解析: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经审查,应当在七日内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

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15、刘某对当地执法部门的具体行政不服,起诉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经做出了不予受理的裁定。

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向()提起上诉。

A. 当地执法部门B. 当地执法部门的主管机关C. 上一级人民法院D. 当地执法部门和人民法院答案:C解析: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形包括( )。

A. 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B. 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C. 认为行政机关对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不合理的D. 认为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答案:CD解析:《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故本题选择CD。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A. 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B. 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C. 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D. 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答案:ABCD解析:《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故本题选择ABCD。

3、A市B县赵某对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所“未附有检疫证明运输动物”一案,先申请B县兽医主管部门复议,B县兽医主管部门对B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处罚决定作出部分变更。

但赵某对处罚决定仍然不服,他可以向()提起行政诉讼。

A. B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所在地人民法院B. B县公安部门C. B县兽医主管部门所在地人民法院D. B县人民政府答案:AC解析:《行政诉讼法》第17条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故本题选择AC。

4、在何种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对于行政案件可以通过裁定移转管辖( )。

A. 受诉人民法院对该案无管辖权B. 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C. 上级人民法院决定自行审理原属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D. 上级人民法院把自己管辖的第一审案件移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答案:ABCD解析:移转管辖是有管辖权的法院将案件转移给原来没有管辖权的法院。

移转管辖限于上下级法院之间,是对级别管辖的补充。

在移转管辖中,当上级法院报请下级法院审判它所管辖的案件时,须经上级法院批准,上级法院在确有必要将应由自己审理的案件交由下级法院审理时,也应当经其上级法院批准。

故本题应选择ABCD。

5、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作为被告的可以是()。

A. 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B. 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C.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D.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答案:ABC解析:根据行政诉讼主体理论,行政诉讼的被告包括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经过行政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为被告。

故ABC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共同诉讼的成立条件答案:(1)各个诉讼均由同一人民法院管辖;(2)当事人双方至少有一方为两人以上;(3)各个诉讼的诉讼标的是同一个具体行政行为,或者是同一类具体行政行为;(4)须有相互独立的诉讼存在,共同诉讼是诉讼合并,独立的诉讼的存在是诉讼合并的前提。

评分标准:按要点给分,在要点基础上简要简述并言之成理者可以得满分。

2、简述行政程序法中确立行政公开原则的法律意义答案:(1)满足公民的参政议政意愿。

行政公开原则在行政程序法上的确立,为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权行使过程提供了一个正当理由。

行政相对人可以在个人利益或者群体利益的支配下,介入行政权的行使过程,从而实现其参政议政的目的。

(2)预防控制行政权力的滥用。

现代行政权的核心是行政裁量。

公开是确保行政信息能够使公民知晓的基础。

这种评判对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起到了相当大的制约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引导了行政权的走向,规范了行政权的正当行使。

(3)提高行政行为的可接受性。

提高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对行政权行使状态的可接受性程度,一个有效的方法是让行政相对人参与到行政权的行使过程中去,并为其提供一个了解行政权行使情况的便利条件。

评分标准:按要点给分,在要点基础上简要简述并言之成理者可以得满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