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探索专业班级:视觉传达12(02)班成员姓名:蒋珠丽、徐镕、许旭虹、叶伊、蒋毅、李鑫、潘奕辰指导老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探索视觉传达12(02)班:蒋珠丽、徐镕、许旭虹、叶伊、蒋毅、李鑫、潘奕辰指导老师:钱厚诚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必然要求,是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阶段,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这一理念是对人类在20世纪末取得的重要认识成果的吸收,更是对我国当前严峻环境形势的正面回应。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我省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真总结生态省建设经验,研究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运用唯物辩证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分析法则,我们小组针对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高密度专项调研,旨在针对其问题进行精确统计并研究出解决对策,也希望可以为学院就业方针政策划提供参考,同时管中窥豹,通过分析其特殊性,对应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浙江生态文明是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由此,只有全社会牢固树产生态文明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从而深入了解浙江省的生态文明建设特点,进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中找出科学准确的应对之法。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目标大致可分为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质量和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不断在正确认识和处理建设生态文明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大力培养环境保护意识,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就现在而言,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坚持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三位一体”,浙江省自2002年起,也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子上,近三届浙江省委先后提出建设绿色浙江、建设生态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战略目标,一脉相承,层层递进,引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走向深入。
一、调查结果与现状分析本次社会调查采用了问卷的形式,问卷针对浙江省居住市民。
调查问卷主要在浙江杭州各大学居住的学生及附近居民,平均定点发放,调查对象为随机的浙江本省大学生、较长时间在浙江居住的学生及居住居民。
本次调查共发放70份问卷,实现了对浙江各市的覆盖率。
问卷成功回收62份,无效问卷2份,问卷回收率为88.57%,问卷有效率为96.77%。
1.您听说过“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吗?如果有,请问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的?图1: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图1数据显示,非常明显很多人都是通过网络电视媒体这个媒介了解生态文明建设。
这个跟现代媒体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网络和电视已经成为大家最关注并且收到消息最快速也是信息量最大的媒体。
所以,如果要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及方法,应该要着重在网络和电视媒体上下功夫,这样才能达到最高效率。
人们其次是通过书本杂志报刊的途径来了解,再其次,学校宣传活动和其他方式占的百分比也差不多。
书本杂志报刊这一类都是比较传统的传播方式,有固定的人群基数,所以在这个方面也不能疏忽,要加强力度宣传。
其中没有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也占了 5.48%,这个数据显示了还是有一部分人不了解生态文明建设,说明宣传的不到位,人们没有对这个产生重视感。
至于学校宣传活动,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课堂学习占的比重都非常小。
这说明我们国家不够重视在校内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
学生的文化素养普遍高于一般群众,所以向学生传播生态文明的知识也能为将来打下很好的基础。
通过大家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我们能够感受到,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还是很丰富的。
2.您会主动去了解与“生态文明”有关的内容吗?图2:会主动去了解“生态文明”吗图2的数据中,“不会去了解”以及“对我没有意义根本不在意”不占百分比,这充分说明了人们对生态文明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会主动了解”和“如果看到会去了解但不会主动”这两个选项的人群的没有很悬殊的比例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生态文明知识还是比较感兴趣和愿意去了解的。
只不过不会主动了解的人稍微比主动了解的人比例大了一点。
这个数据也反映出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这个话题的热度还不够,或者说宣传的不够到位。
我觉得应该要加强人们的主人翁意识,不能只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当成国家的事情,似乎与自己毫无关系,而是要努力主动的了解这些知识,端正好自己的态度。
3.您个人觉得浙江省的生态环境和卫生状况如何?图3:认为浙江省的生态环境和卫生状况图3是人们对浙江省的生态环境和卫生状况整体的一个反映。
其中觉得浙江省环境良好的占了大多数,其次是认为浙江省的生态环境和卫生状况很好。
我觉得这虽然不能说十分准确的数字,但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浙江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开始有令人欣喜的成绩了。
浙江省作为一个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仍然能保持良好的环境和卫生,我觉得确实不容易。
自2002年起,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路上,近三届浙江省委先后提出建设绿色浙江、建设生态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战略目标,既一脉相承又层层递进,引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走向深入。
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初步解决,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二是全省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推进的形势下,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有所改善。
三是污染防治和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尤其是在整治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发挥了环保倒逼机制作用。
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政府官员的执政理念、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公众的环保意识都有了明显提升。
在实践中,浙江省也创造了一些做法和经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4.您认为浙江省的环境状况与几年前相比如何?图4:生活环境满意度从图4中很明显的能看出,大家对于浙江省环境状况改善是持肯定意见的,认为有大大改善的占据40%,而超过半数的人58.33%都认为是有一点进步的,因为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环节为环境质量的改善。
这也是直接最有效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和日益强烈的公民环境意识,决定了我省在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
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周边的环境变得更差了,只有极少数的1.67%的人认为浙江省的环境是没有什么变化的。
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是通过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人类社会面临的长期事业,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任务。
我们应当本着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认识到坐浙江人民的一份子,并作出必要的努力。
5.您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一下哪些方面有关?图5:生态文明建设关联性图5显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人民生活、道德教育、环境保护、政策保护和国家安全相辅相成。
生态文明建设也须贯穿各方面和全过程。
从调查问卷和统计图表看出,绝大多数的人都将生态文明建设从自身出发最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人民的生活水平占了26.96%,道德教育是21.74%,以及环境保护为26.09%,所以综上可以看出大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环境保护和道德教育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们逐步树立环境道德意识,自觉的推进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由于数据源并不多的原因,虽然在图中显示国家安全的关联性只有0%,不过生态文明的价值,也是在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
生态文明这一自然安全的“纬线”,连着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的“经线”,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盛衰兴亡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6. 您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是否满意?图6:生态文明建设关联性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
其中,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而达成目标的途径则是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即实现人类社会的生态化,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
86.67%基本满意目前的生活环境,这部分人为的是追求更为健康与文明的生态环境体系,其次满意占了18.33%,有11.67%的人不满意当前的生活环境。
就生活环境的满意度的统计分析也充分的表明了我省在改善环境状况中的还是有效的。
7. 您觉得以下因素哪些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要?图7: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要因素如图7数据显示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全民素质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我国是人口大国,而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科技等各个领域,它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
生态文明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重点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
所以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提高全民素质是首要任务。
但从图7中可以看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经济支持也同样重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图中还显示先进技术的支持、企业的配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分别占了13%,政府的政策占了10%,宣传教育占了8%,完善管理占了7%,奖惩制度则占得比重最少,只占了6%。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的事,它需要全民、企业、政府等共同协作来完成。
8.当您发现身边有不爱护或破坏生态的行为,您会?图8:当发现身边有不爱护或破坏生态的行为图8是围绕当您发现身边有不爱护或破坏生态的行为,您会怎么做的一个图标。
由图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人当发现身边有不爱护或破坏生态的行为时不会认为此事与自己无关,这是政府的事,由此可以看出浙江的人民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但是由图可以看出,71.67%的人发现身边有不爱护或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会向有关部门反映。
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虽然本身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但是由于某些原因还是会求助于政府,仅有28.33%的人当发现身边有不爱护或破坏生态的行为时会想方法去制止,挺身而出。
当下我们的生态环境破坏如此之严重,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树木,我们清澈的水源正在一步步消失,我认为我们应当加强宣传教育,号召大家为保护生态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