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理班级姓名学号评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C.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D.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2.下列各项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B.反应物量的多少C.反应物的性质D.反应的快慢3.热化学方程式C(s)+H2O(g) = CO(g)+H2(g);△H =+131.3kJ/mol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4.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的是()A、H+H=H2B、H+Cl=HClC、I2→I+ID、S+O2=SO2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代表燃烧热的是A. CH4 ( g ) + 3/2O2 ( g ) = 2H2O ( l ) + CO ( g ) △H1B. S ( s ) + 3/2O2 ( g ) = SO3 ( s ) △H2C. C6H12O6 ( s ) + 6O2 ( g ) = 6CO2 (g) + 6H2O ( l ) △H3D. 2CO ( g ) + O2 ( g ) = 2CO2 ( g ) △H46.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C2H2)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2C2H2(g)+5O2(g)=4CO2(g)+2H2O(l);ΔH=-2b kJ / molB. C2H2(g)+5/2O2(g)=2CO2(g)+H2O(l);ΔH=2b kJ / molC. 2C2H2(g)+5O2(g)=4CO2(g)+2H2O(l);ΔH=-4b kJ / molD. 2C2H2(g)+5O2(g)=4CO2(g)+2H2O(l);ΔH=b kJ / mol7.已知(l)H2(g)+1/2 O2(g)=H2O(g) △H1=a kJ·(2)H2(g)+1/2 O2(g)=H2O(l) △H3=b kJ·(3)2H2(g)+ O2(g)=2H2O(g) △H2=c kJ·(4)2H2(g)+ O2(g)=2H2O(l) △H4=d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 <0 B.b>d>0 C.2b=d<0 D.2c=d>08.已知在25℃,101KPa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热量。
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8H18(l)+12.5O2(g)= 8CO2(g)+ 9H2O(g) ΔH=-48.40KJ/molB.C8H18(l)+12.5O2(g)==8CO2(g)+ 9H2O(l) ΔH=-48.40KJ/molC.C8H18(l)+12.5O2(g)=8CO2(g)+ 9H2O(l) ΔH=+5518KJ/molD.C8H18(l)+12.5O2(g)= 8CO2(g)+ 9H2O(l) ΔH=-5518KJ/mol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吸热反应的△H1<010.现有反应4NH3+5O2=4NO+6H2O,反应速率分别用v (NH3)、v (O2)、v (NO)、v (H2O)、表示,其关系正确的是A.4v (NH3)=5(O2) B.4 v(NH3)=5 v(H2O)C.4(O2)=5 v(NO) D.4 v(NH3)=5 v(NO)11.在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 A + n B p C。
t秒末,A减少了1 mol,B减少了1.25 mol,C增加了0.5 mol。
则m∶ n∶ p应为A.4∶5∶2B.2∶5∶4 C.1∶3∶2 D.3∶2∶112.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 Y(g)Z(g)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14.Na2S2O3溶液跟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中最先变浑浊的是()反应反应物H2O温度Na2S2O3H2SO4V℃v(mL) c(mol⋅L-1) v(mL) c(mol⋅L-1) (mL)A 10 5 0.1 10 0.1 5B 10 5 0.1 5 0.1 10C 30 5 0.1 5 0.1 10D 30 5 0.2 5 0.2 1015.在一定条件下,发生CO(g)+NO2(g) CO2(g)+NO(g)ΔH<0的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体积不变,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A .变深B .变浅C .不变D .无法判断 16.在一不可变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NO 2 2NO + O 2 ΔH 0 达到平衡后,升温,混合气体的( )不变A . 密度B .颜色C .压强 D. 总物质的量1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氯水中有下列平衡Cl 2+H 2OHCl + HClO ,当加入AgNO 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 .对2HI(g)H 2(g)+I 2(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C .反应CO+NO 2CO 2+NO ΔH <0,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合成NH 3为放热反应反应,为提高NH 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18.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 2Z(g),ΔH <0。
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 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 ①高温 ②低温 ③高压 ④低压 ⑤加催化剂 ⑥分离出ZA .①③⑤B .②③⑤C .②③⑥D .②④⑥19.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 2(g) 2NO(g) + O 2(g)ΔH >0,达到平衡。
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 ,Y 随X 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A .当X 表示温度时,Y 表示NO 2的物质的量B .当X 表示压强时,Y 表示NO 2的转化率C .当X 表示反应时间时,Y 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 .当X 表示NO 2的物质的量时,Y 表示O 2的物质的量 20.一定温度下,将4molPCl 3和2molCl 2充入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PCl 3+Cl 2 PCl 5 ,各物质均为气态。
达平衡后,PCl 5为0.8mol 。
若此时再移走2molPCl 3和1molCl 2 ,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PCl 5的物质的量为( )A .0.8molB .0.4molC .0.4mol < x < 0.8molD .< 0.4mol 二、填空题16.(6分)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 2H 4)为燃料和二氧化氮做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
已知: N 2H 4 (g) + O 2 (g) = N 2(g) +2H 2O (g) △H = -543kJ/molN 2 (g) + 2O 2 (g) = 2NO 2 (g) △H = + 67.7kJ/molH 2 (g) + 1/2O 2 (g) = H 2O (g) △H = -242kJ/mol1/2H 2 (g) + 1/2F 2 (g) = HF (g) △H = -269kJ/mol肼和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yx 017.(10分)红磷P(S)和Cl 2发生反应生成PCl3和PCl5,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2)PCl5分解生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20.(12分)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中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
21.PCl5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PCl5 (g) PCl3 (g) + Cl2 (g)一定条件下,在10升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的PCl5达到平衡后,测得PC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5mol/L, 则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K的数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