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循环过程

水循环过程

水循环的过程
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一个是水循环的概念。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另一个知识点是水循环的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径流,而径流又可以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径流】是指经土壤或地被物吸收及在空气中蒸发后余下的在地表流动的那部分天然降水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还是水循环。

由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不同,所以水循环也有不同的类型。

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发生在陆地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是陆地内循环、发生在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的水循环是海上内循环。

首先来看海陆间循环的过程。

海陆间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也称大循环。

我们来看看海陆间循环的具体过程。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种经历,放一杯水在室外,一天后你会发现水杯中的水变少了。

当然啦,排除有人把它喝了倒了这些人为因素。

那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水被蒸发掉了。

在海洋中,海洋表面的水也会蒸发,海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随着空中的气流运行,被输送到大陆上空,水汽从海洋上空到大陆上空这一环节是水汽输送。

水汽到达大陆上空后,部分的水汽遇冷会释放出热量而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当小水滴越聚越多凝结成大水滴降落到地面,这一环节我们称它为凝结降水。

降落到地面上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而水透过地面下渗到地下的这一环节,我们称之为水分下渗。

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通过江河最终回归到海洋。

这一整个过程就是海陆间循环的全部过程。

这是海陆间循环的示意图,大家参照这个示意图思考一下: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的过程是具体是怎样的?给大家五分钟时间思考,并在纸上画出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的示意图。

好,现在我们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画出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的示意图。

有自告奋勇的同学吗?大家画完了的可以对比一下慧萍和康潮在黑板上画的示意图和自己画的示意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位同学画的是否正确。

首先来看慧萍画的海上内循环的示意图。

海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上升到空中,部分水汽在海洋上空遇冷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海面。

这对了没?慧萍画的是正确的。

再来看看康潮画的陆地内循环的示意图。

陆地上的水经过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随着气流上升到上空,上空的气流比陆地表面的温度要低,所以上升到上空的气流会放热、冷却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回到陆地上。

陆地内循环大家不要忽略植物蒸腾这一点。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以及各类型的水循环过程,留个问题给大家课后讨论:“水资源是可以更新的,所以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

好,下课!
3.下列环节在三种水循环中都具备的是()
A.蒸发和降水
B.蒸发、降水和径流
C.蒸发、降水、径流和水汽输送
D.蒸发、蒸腾和降水
解析:水循环有三种形式:海上内循环环节最少,仅包含蒸发、降水和水汽输送;内陆循环环节较多,且包括了海上内循环的环节;海陆间水循环是环节最多的,它包括前面两种循环的所有环节。

答案:A
4.能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大循环
C.内陆循环
D.大气环流
解析:海洋是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水体,水资源通常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只有在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才能把二者有机联系起来,完成此项功能。

答案:B
11.完成方框中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把代表水循环各环节的字母填入框内相应位置。

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蒸发
d.降水
e.下渗
f.水汽输送
(2)此系统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循环,又称大循环,此循环能使_____________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3)下列地理事项中,直接参与图示类型水循环过程的有()
A.黄河水注入渤海
B.天山冰雪融化
C.未登陆的台风
D.亚洲东部的夏季风
解析:由图可知,海洋是水循环的源地,也是水循环的归宿,而且海陆间循环的环节较多,由此确定该系统为海陆间循环。

天山处在内流区域,它的冰雪融化后没有最终流入海洋;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的热带气旋,未登陆的台风只参与了海上内循环。

答案:(1)a—⑤ b—⑥ c—① d—③ e—④f—②
(2)海陆间陆地
(3)A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