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气候练习题

中国气候练习题

编号:57DDL1620190930 中国气候限时练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梅关坐落于梅岭顶部,如同一道城门将广东、江西隔开。

梅关南北遍植梅树,梅花盛开时香盈雪径,吸引众多游客前往。

游客小华进入步道只见两旁一片绿油油,梅树上都长出了新叶,枝上只剩下零星的花儿。

慢慢沿着步道深入,梅花逐渐茂密起来,白花点点布满枝头,已是一片花海。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游客小华观赏梅岭梅花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A.11月 B.7月 C.4月 D.2月 2.根据游客小华的所见,推测他行进路线的特点是 A.由南往北,海拔升高 B.由北往南,海拔升高 C.由南往北,海拔不变 D.由北往南,海拔降低 下图为“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反映我国东部地区气温空间变化的规律是 A .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加而减小 B .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C .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加先减后增 D .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加变化不大4.下列有关图中M 点所对应地形区的地理意义,说法正确的是A .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B .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C .400mm 年等降水量的分界线D .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5.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一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l 、2两地的气温( )A .1地的气温高于O℃B .1地的气温等于O℃C .2地的气温低于4℃D .2地的气温高于4℃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地的海拔较2地高 B .1低的海拔较2地低C .图示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D .图示区域如果植被遭到破坏,将导致土地沙漠化下面是我国某地多年平均与某年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该地可能位于 A .四川盆地 B .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内蒙古高原9.该年该地可能出现较严重的①冬季低温冻害 ②春季沙尘暴 ③春夏干旱 ④夏季洪涝 ⑤秋季高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⑤ D .②④ 10.关于该年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夏季风势力强,雨带在南方地区停留时间长 B .夏季风势力弱,雨带在南方地区停留时间长 C .夏季风势力强,雨带在南方地区停留时间短 D .夏季风势力弱,雨带在南方地区停留时间短下表为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题。

11.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质 12.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13.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④农作物以水稻和青稞为下面左图为“我国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右图为“我国台湾省地形图”。

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4.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A.纬度位置 B.天气状况 C.海陆位置 D.地形 15.导致甲地附近的等值线向南突出的根本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天气状况 C.海陆位置 D.地形2018 年 10 月 18 日 11 时,唐徕渠开闸放水拉开了宁夏引黄灌区冬灌工作序幕,计划11 月 22 日冬灌结束。

每年入冬,在日平均气温为 3℃左右时最适宜冬灌,对小麦种植具有 明显的增产作用。

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种植小麦的省份中,最适宜进行冬灌的是 A.河北 B.青海 C.黑龙江 D.湖北 17.下列关于冬灌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把土壤表层的虫卵冲进冰水里冻死,可以减轻病虫危害B.冬灌使土壤水分结冻膨胀,土壤封冻之后冬灌效果最好C.冬灌后土壤储水多,春季干旱也能保证幼苗对水的需求D.增大土壤水分,防止风剥地,减少风蚀,保护表层土壤下图是“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正常年份位置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8.关于锋面雨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雨带的年内推移使北方地区降水量逐渐增加 B.雨带快速通过的地区汛期较长 C.雨带的北移由夏季风的强弱决定D.雨带的北移速度快于向南撤走的速度19.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A.雨带位于h 时,东南沿海台风活跃B.雨带位于g 时,长江流域干旱少雨C.雨带位于d 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D.雨带位于b 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伏旱期最明显的是( ) A.1900年 B.1930年 C.1960年 D.1990年 21.1910—192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A.东北地区寒潮频次增多 B.西北地区天山雪线偏低 C.南方地区羽绒服畅销 D.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早 22.与1960年相比,1980年黄河( ) A.结冰期较长,凌汛灾害严重 B.含沙量增大,三角洲增长快 C.径流量减小,下游断流加剧 D.径流量增大,下游洪涝严重下垫面与大气之间存在水热交换,由于水汽蒸发而产生的潜热释放被称之为“潜热通量”。

我国某湖泊常年水量稳定,下图反映该湖泊一年内潜热通量日均值变化及降水累计量。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该湖泊主要补给源为( ) A .积雪消融 B .地下水 C .大气降水 D .冰川融水 24.在下垫面水分充足情况下,潜热通量值通常( ) A .夜大于昼 B .晨大于昏 C .夏大于冬 D .阴大于晴 25.对该湖泊12-2月潜热通量值的表现,合理的解释是( ) A .下渗强烈 B .湖面结冰 C .云量增大 D .风速减小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宁夏平原自古以来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誉。

早在2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而渠间洼地则积水成湖。

材料二:宁夏平原局部灌渠及湖泊分布示意图材料三:凭借广阔的河湖湿地资源,宁夏平原渔业发展历史悠久,养殖方式比较粗放,渔业品种主要以鲤鱼、草鱼、鱿鱼、鳙鱼四种淡水鱼为主,鲜鱼销往甘肃、内蒙等地。

近些年,渔业发展遭遇瓶颈,产品滞销严重,发展止步不前。

(1)(必做)写出图中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山脉A ,河流B(2) (必做)请分别阐述 A山脉与B河流为宁夏平原成为气候适宜、河湖众多、农业发达的“塞上江南”起到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当地渔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献计献策。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气候的大陆性是相对于海洋性而言的,大陆性气候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最热月与最冷月紧跟在夏至与冬至之后出现,春温高于秋温,降水集中在夏半年,气温年、月平均日较差>10 ℃等。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分布图。

(1)简述中国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的分布特征。

(2)四川盆地能够成为我国西部唯一的海洋性气候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据图说出上海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3)分析中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从降水方面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为海洋性过渡气候,而藏北高原是大陆性过渡气候的原因。

中国气候参考答案1.D2.A【解析】1.梅花被誉为“岁寒三友”之一的梅花,它的花期在每年的2~3月,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广东位于江西南方,梅花先开花,后发叶,纬度越高、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开花越晚。

“小华进入步道只见两旁一片绿油油, 梅树上都长出了新叶,枝上只剩下零星的花儿。

慢慢沿着步道深入,梅花逐渐茂密起来”,说明他行进路线的特点是由南往北、海拔升高,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因为地区的不同梅花具体开花时间也不一样。

南方地区1月中下旬就会绽放,而北方地区可能要等到3月甚至4月。

3.B4.D5.C【分析】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东部气温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我国东部总体上气温南高北低,同时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据此可判断代表7月和1月的气温曲线分别是③和①;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但仍是南高北低。

冬季南北温差较大,最北端在零下20℃以下,南部海南岛为热带气候,温度在15℃以上。

3.本题考查我国东部气温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我国东部总体上气温南高北低,同时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气温总体南高北低。

据此可判断代表7月和1月的气温曲线分别是③和①;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为气温的年较差。

由于我国陆上七月最热,一月最冷。

据此可推出七月平均气温减去一月的平均气温,为气温的年较差,因此两条线之间的间隔能够反映出年较差的大小,结合纬度的变化,可以看出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高而增大,答案选B项。

其余选项可排除。

4.图中M点地处我国1月0℃等温线上,且纬度位于我国的中部,应对应秦岭-淮河一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秦岭-淮河一线不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A错;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B错;秦岭-淮河一线是800mm年等降水量的分界线,C 错;秦岭-淮河一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D对。

5.我国东部总体上气温南高北低,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但仍是南高北低,据此可判断代表7月的气温曲线是③。

其余选项南北温差大或者气温南低北高,故其余选项可排除。

所以选C。

6.D7.A【分析】本题组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看图识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等温线地图中温度的判断,需要结合基础知识答题。

6.由图可知,等温距为4℃,根据等值线“高于高的,低于低的”原则可知,1地气温低于O℃高于-4℃,2地的气温高于4℃,低于8℃。

结合选项,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7.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根据上题可知,1地的气温低于2低,说明1地的海拔高于2地;该地区位于东部地区,且1月气温在O℃左右,可能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附近,粮食作物有可能是以水稻为主,东部地区没有荒漠化现象。

结合选项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8.B9.D10.C【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气候差异。

8.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最冷月气温低于0℃,为温带,年降水量超过400mm,故可判断为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为亚热带气候。

内蒙古高原年降水量少于400mm。

故选B。

9.该年该地冬季气温较多年平均气温没有太大变化,没有低温冻害,春季降水较多年平均降水量少,沙尘暴可能出现;夏季降水较多年平均降水量多,洪涝较严重;秋季气温较多年平均气温低,不会出现高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