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考古学通论上

中国考古学通论上

《中国考古学通论(上)》
一、课程名称:《中国考古学通论(上)》
二、课程类型:必修课
三、适用对象:(专业、年级)文化遗产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四、计划课时:72
五、学分:4
六、任课教师:陈洪海、郭梦、豆海锋
七、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

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考古学的性质、特点、内容,中国考古学的发生发展历史。

着重讲述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三个阶段的古代物质文化及人类文明发展的特点,为进一步学习秦汉及以后的考古学内容打下基础。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四章。

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考古学的定义、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发展历史等基本内容。

第二章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从人类体制特征和人类文化的演进两个线索来讲述,并要求学生掌握各中国范围内各地区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文化特征。

第三章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从早到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区域范围内新石器时代的重要考古学文化。

第四章夏商周考古,重点是以城址和墓葬为代表的遗址、遗迹特征,此阶段重要的遗存代表青铜器的特点,以及中原以外地区的考古学文化。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与分期
一、考古学的定义
二、考古学年代与分期
第二节考古学研究方法
一、考古地层学
二、考古类型学
三、考古区系类型论
第三节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一、测定年代技术的应用
二、勘测技术的应用
三、分析鉴定技术的应用
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第四节中国考古学简史
一、中国古代的金石学
二、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兴起
三、现代考古学的发展
第二章旧石器时代考古
第一节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
一、旧石器的制作方法与鉴别
二、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和地点
三、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
第二节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
一、何谓化石
二、中国发现的古猿类化石
三、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
第三节中国的旧石器文化的区系分布
一、东北区
二、西北区
三、华北区
四、华中区
五、华南区
六、西南区
第三章新石器时代考古
第一节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
一、磨制石器
二、陶器
三、农业
四、家畜饲养
第二节新石器时代考古分期
一、初期
二、早期
三、中期
四、晚期
第三节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区系分布
一、东北区
二、西北区
三、华北区
四、华中区
五、华南区
六、西南区
第四章夏商周考古
第一节夏商周考古分期
一、关于夏商周断代工程
二、夏文华的探索
三、商文化分期与分布
四、西周文化分期与分布
五、东周文化分期与分布
第二节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一、铜器的出现
二、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第三节夏商周城址
一、夏代城址的探索
二、商代城址
三、西周城址
第四节夏商周墓葬
一、墓葬形制分类
二、墓上建筑及封土
三、夏商周时期的埋葬制度
第五节周边地区文化
一、东北地区青铜文化
二、西北地区青铜文化
三、东南地区青铜文化
四、西南地区青铜文化
九、学时分配
十、参考教材
王幼平:《旧石器时代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井中伟、王立新:《夏商周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13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