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考古学通论PPT精选文档

中国考古学通论PPT精选文档


一、考古地层学
4. 地层关系
4-2 打破关系
指的是晚期人类活动 的遗迹打破早期的地层或 遗迹而形成的地层关系。 在这一地层关系中,作为 打破者的年代要晚于被打 破者,打破者之中包含的 遗物的年代一般也应晚于 被打破者。
一、考古地层学
4. 地层关系
4-3 共存关系
在上述地层关系中, 每一地层或遗迹单位(如一座 墓葬、一座窖穴、一座房基等)中包含的各种遗物,构 成了共存关系。凡属有共存关系的遗物,从地层学的角 度来看,它们的年代可视为是同时的。
二、考古类型学
1. 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
主要依据文献记载、年历学和各种有纪年文字的 遗物;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则主要依赖 于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测年技术与方法。
三、考古年代与分期
2. 分期方法——二分法
二分法就是以文字记载的有无为标志, 将人类文化史分为“史前时期”和“历史时 期”两大发展阶段的分期法。
三、考古年代与分期
2. 分期方法——三分法
三、考古年代与分期
1. 年代的基本概念——相对年代
❖ 是指遗迹、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亦即文 化遗存先后时序的年代。如“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和“仰韶文化早期”、“商代后 期”。
❖ 断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
法。
三、考古年代与分期
1. 年代的基本概念——绝对年代
❖ 是指遗迹、遗物做成的具体时间。 ❖ 断定绝对年代的方法,在历史时期的考古学领域,
三、考古年代与分期
3. 中国考古学分期
年代 1644 960 581 220 -221 -475 4000±B.P
12000±B.P
200万年±B.P
中国考古分期 宋元明考古 隋唐五代考古 魏晋南北朝考古 秦汉考古 夏商周考古
新石器时代考古 旧石器时代考古
三分法 铁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 石器时代
二分法 历史时期 史前时期
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 (Thomsen,1788 ─ 1865)依据馆藏古物的分类, 提出的欧洲史前文化依次发展的三个阶段,被称 为“三期说”:
石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三、考古年代与分期
2. 分期方法——六分法
在三分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分 旧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 ) 中石器时代(英)艾伦·布朗 新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 ) 铜石并用时代(意)G·基耶里克 青铜器时代 早期铁器时代
一、考古地层学
2. 文化层形成的基本原理
新的在上 老的在下
一、考古地层学
3. 文化层学的划分
主要依据土质、土色、包含物和遗迹现象划分地层
一、考古地层学
4. 地层关系
4-1叠压关系
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 的文化堆积自上而下依次 叠压而形成的地层关系, 在这一地层关系中,叠压 者及其包含物要晚于被叠 压者。
一、考古学的定义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三、考古分期
4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考古学的定义
➢“考古”一词的来源: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有“考 古知今” ;北宋吕大临著《考古图》(1092年)一书。
➢ “考古学”一词的来源:Archaeology:研究古代之学-一切古物和古迹的研究。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美3国-2约遗公址元1000年前的印第安人村落遗址 陕西姜寨遗址复原模型
元鲁王城遗址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4. 考古学文化
所谓考古学文化,是指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 于一定地域的、 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古代人类遗存 共同体。一种考古学文化,一般由若干性质、特征、 年代相同的遗址组成,它们应属于古代某一特定的 社会集团(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等)。
老 牛 坡 遗 址 柱 础 石
7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1-1. 遗物
指的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各种具有可移 动性的器物。
遗物一般依器物的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 如依器物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陶器、骨 器等;依用途或功能可分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 装饰品、艺术品等。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2-2 遗迹 仰韶文化·灵 宝西坡房址
商·武官村大墓
良渚文化·瑶 山祭坛墓地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3-1 遗址
指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居住、生活范围内遗 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
古代遗址大部分是由各种性质、功能不同的房 屋及防卫、经济设施等组成的村社聚落或城址的废 墟。
➢考古学的定义:根据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历史。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 料。这里所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 的人工制品。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 坟墓、城堡等建筑等。如果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 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如用 于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 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中国考古学通论(上)
主讲:文化遗产学院 陈洪海
1
教学目的:
掌握中国考古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和基础知识,了解中国 考古学文化发展的基本框架和研 究动态,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2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导 论 第二章 旧石器时代考古 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考古 第四章 夏学及其研究对象
1-2 遗物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2-1 遗迹
指的是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的具有不可移动 性的迹象。
遗迹一般依据其功能或用途分类并命名,如储 物的窖穴、埋葬死者的墓穴、房屋废弃后的基址、 防御性的城墙或壕沟、汲水的井等。一般遗迹中, 均包含有数量不等的遗物。这些遗物有些是当时人 们无意识地丢弃的,如在废弃的窖穴或壕沟中倾倒 的生活垃圾和破损的陶器、工具等。有些则是人们 有意识地放入的,如墓葬中的随葬品等。
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考古学研究方法
一、考古地层学 二、考古类型学 三、考古区系类型论
21
一、考古地层学
1. 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地层是地质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指有 一定时间和空间涵义的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考古 地层学,是借用地质地层学对地层的研究原理,在 田野考古发掘中科学地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也是 考古学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