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绞痛PPT
心肌耗氧量 ; 2 )对心肌抑制 心室容积 ,心室射血时间延 长心肌耗氧量 —但总效应仍是减少心肌耗氧量 ,缓解心绞
痛。
2 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
1)心肌耗氧量↓ —非缺血区血管阻力—血
液流向已扩张的缺血区—缺血区血流量 ;
2)心率↓—心舒张期相对—有利于血液从
心外膜血管流向易缺血的心内膜区;
【临床应用】
各类心绞痛发作:首选药物
1)速效类:缓解急性发作;坐位含服; ( 卧位—回心血
量;站位—体位性低血压 ) 2) 长效类: 预防发作。
硝酸甘油 Nitroglycerin
【不良反应及耐受性】
1 扩张血管—面部潮红,反射性心率增快,体位性低血
压,晕厥;眼内血管扩张—眼内压升高。
2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合理用药原则
• 选药:硝酸酯类:适于各型心绞痛 β -R阻断剂:不用于变异型 • 剂量和疗程:小剂开始加量,停时渐减 硝酸酯类给药间隔应﹥8小时 • 联合用药:硝酸异山梨酯+普萘洛尔 硝苯地平+普萘洛尔
机制:亚硝酸根离子( NO2- )迅速使血红蛋白氧化 成高铁血红蛋白。
3 耐受性:
1)连续服用2-3周后 即可出现、交叉耐受性
2)耐受性机制: 巯基消耗 3)停药1-2周,每一病人应从最小有效量开始。
-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 propranolol
【药理作用】
1 -受体阻断作用—降低耗氧量:
1)阻断-受体, 心肌收缩力, 心率, 血压
目前尚缺乏可以有效地增加氧的供给的药物,已知的抗心 绞痛药物主要是通过减低心肌需氧而达到治疗目的。
一 硝酸酯类 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硝酸戊四醇酯 均为硝酸多元酯,具高脂溶性, -O-NO2 发挥 疗效的关键部分。
三酰甘油 Nitroglycerin, glyceryl trinitrate 【药理作用】 1 改变血流动力学,降低心肌耗氧量:--舒张全 身静脉和动脉; 1)舒张毛细血管后静脉(容量血管)—回心 血量↓—心室容积及心肌壁张力↓—前负荷↓—心 肌耗氧量↓; 2 )舒张小动脉—外周阻力↓—心脏作功↓—后 负荷↓—心肌耗氧量↓;
2 改变心肌血液重分布,改善缺血区的灌注: 1)扩张血管—回心血量—左室舒张末压力 ,左 室内压 ,肌壁张力—心内膜血管阻力—利于血 液从外膜流向心内膜缺血区;
2) 选择性舒张心外膜较大的输送血管和侧枝血管,
对小阻力血管舒张作用弱,促使血液从输送血管经
侧枝更多地流到缺血区—改善缺血区的血流供应。
心肌局部缺血时 主动脉
给硝酸甘油后
输送血管
阻力血管
B 非缺血区 A 缺血区 B A
硝酸甘油 Nitroglycerin 【舒张平滑肌的作用机制】 药物进入细胞 — 释出 NO2- -- 加 H+ 还原
为NO--与巯基反应 cGMP生成 血管扩
张。
多种激动剂 Ach,5HT,缓激肽等
(+) L-精氨酸 NO合酶 瓜氨酸
抗心绞痛药
抗心绞痛药 Antianginal drugs
一 概述:
心绞痛 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常见症状,是
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缺血与缺氧所引
起的临床综合征。
1 劳累性心绞痛
2 自发性心绞痛
3混合性心血流量: 冠脉(口径)灌注压 侧枝循环 舒张时间 心肌耗氧: 心肌收缩力 心室壁张力 心率
NO
内皮细胞
硝酸钠
有机硝酸酯
组织 巯基 NO2平滑肌细胞 硝基硫醇类 R.SNO ( +) 鸟苷酸环化酶 GPT
H+
NO cGMP
[Ca2+]
(+) cGMP依赖蛋白激酶 收缩蛋白 ( -) 松弛
松弛
硝酸甘油 Nitroglycerin 【体内过程】 舌下含服:口腔黏膜吸收 — 生物利用度 80% (口 服10%),且可避免“首过效应”;
化能力 细胞死亡。
【临床应用】对稳定型,变异型及心肌梗塞都有效 1 硝苯地平: 1)对变异性心绞痛最有效,稳定型心绞痛亦有效;
2)急性心肌梗塞
3)与-受体阻断药合用, 疗效相加(↓反射性心率加快); 2 维拉帕米: 1)近似硝苯地平; 2)与普萘洛尔合用应慎重:均可显著抑制心脏; 3 地尔硫卓: 对变异性,稳定性及不稳定性心绞痛均可应用, 其作用强度介于二者之间。
【临床应用】
1 用于对硝酸酯类不敏感或疗效差的稳定性
心绞痛, 冠状动脉痉挛诱发的变异性心绞痛不宜应
用: -受体阻断—易致冠状动脉收缩;
2 心肌梗塞:梗塞面积,但因心肌收缩力,慎
用。
3 -受体阻断药和硝酸酯类合用
【不良反应及禁忌】 1 心力衰竭:负性肌力,心室壁张力; 2 支气管扩张; 3 变异性心绞痛; 4 久用骤停:反跳现象; 5 与维拉帕米合用:禁用或慎用 (负性频率,
负性肌力)。
钙拮抗药 calcium antagonists
【抗心绞痛作用】现尚不能取代硝酸甘油
1 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Ca2+内流—心肌收缩力↓,心率↓,
血管平滑肌松弛心脏负荷↓—耗氧量↓;
2 舒张冠状血管:解除痉挛—增加缺血区灌注;增加侧枝
循环,改善缺血区的供血供氧;
3 保护缺血心肌细胞;胞内Ca2+超负荷线粒体氧化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