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教学游戏化、生活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第一学段目
标与内容中对汉语拼音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农村学校的学生在小学阶段能达
到这个要求的不到百分之五十。
究其原因,汉语拼音都是一些抽
象的表音符号,看起来简单,但学生学起来就很困难。
如何让一
年级的小学生学好汉语拼音呢?实践证明,重视汉语拼音教学,把汉语拼音教学游戏化、生活化,能让学生们牢牢掌握汉语拼音,为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借助口型学韵母
6个单韵母是学生们学拼音的第一课,看起来简单,发音的
方法却不可忽视。
在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观察老师发音时的口型,重视发音时的口型和舌位。
教师在教学中可常带领学生玩
我来做,你来猜”的游戏来反复感受,加深印象。
例如,教师只做单韵母a、0、e、i、u、u的口型但不发出声音,学生仔细观察、模仿,尝试发音,猜出老师做的口型会发出哪个音。
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u和U这两个单韵母口型相像,很难猜。
此时,教师可以借助一支笔来帮助学生区分两者的细微差别,把笔放在鼻和上唇之间,通过游戏就会发现,发u 时笔会掉下来,
发u 时则不会。
复韵母是哪几个字母组成的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其实除 了特殊韵母 er ,另外八个复韵母都是由单韵母组成的。
利用单 韵母教学中口型区分的方法, 这个难点也很容易突破。
在教学时
可要求学生做好第一个单韵母的口型, 然后快速滑动变成后一个 单韵母的口型,发出来的音就是这个复韵母的音。
例如, iu ,先做u 的口型,发音时快速滑动成i 的口型,发出来的音就 是 ui ,反过来就是 iu 。
在掌握方法之后,借助口型的变化来玩
我来做,你来猜”的游戏,学生既能准确发出复韵母的音,又 能根据口型变化分清复韵母是由哪几个单韵母组成的, 学生在拼 读和书写音节的时候出错的几率就要小了。
二、编好顺口溜,巧 ?声母形状
声母b 和d 的形状相像,小学生常常混淆。
为了帮助学生区 分这两个声母, 教学时我借助实物和书写顺序编写顺口溜, 巧妙 地化解了这一难题。
教学 b 时,我借来了一台小收音机,让学生 拉拉天线,收听节目,同时根据书写顺序编上顺口溜:“先拉天
线bbb ”。
教学d 时,我从少先队大队部借来一面鼓,让学生看
敲一敲、听一听,认识 d ,并根据书写顺序编了一句顺口 溜:“先画小鼓ddd ”。
教学p-q 、t-f 、m-n 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来帮助学生区分它们的形状。
三、结合生活实际,拼读音节
在拼音教学中,学生能独立认识声母、韵母,但声母和韵母
ui 和 看、
组成音节后,却很难拼出准确的读音,常常同一个音节会拼出不
同的读音。
为了给学生一个坡度,教学中我常把学生熟悉的人名、
地名或生活中口头出现频率高的音节应用到教学中。
例如,我把
全班六十几个学生的姓名用拼音写在卡片上,上课的时候随意抽
出卡片让学生们拼读音节,因为拼出的结果是本班学生的姓名,
学生们练习的热情高,学习的兴趣浓,有成就感。
另外,我把学
生的姓名用拼音写在纸上贴在他们的课桌上, 课后他们就像玩游
戏一样,在教室里练习读。
回家后要求学生把家人的称呼、家里
的物品用音节写一写、拼一拼,做成卡片可以当扑克牌来玩,这
样学生拼读音节的兴趣浓厚,几百个音节很快就能熟练拼写出来
了。
四、发好一个音,唱好一首歌,熟记字母表
字母表是《汉语拼音方案》中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一个组成部分,名称音是《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的读法,也合
乎国际惯例。
使用拉丁字母的国家都有本国字母的名称音,不能因为怕学生跟英文字母混淆就直接教成英文字母的发音,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
字母表的呼读音真有那么难教难学吗?非也。
“发好一个
音,唱好一首歌”,字母表就熟记了。
“发好一个音”指的是
“ e”,复韵母i e、ue勺韵腹就是e,小学语文教材简写ie、U e, 把这两个复韵母的音拖长点就接近 e的发音。
然后把字母表的呼
读音标出来,除了五个单韵母读本音,其他的音拼一拼就读出来
唱好一首歌”指的是学唱这首字母歌:
a b e c e d e e e f g e
ha i jie k e e l e m n e
o p e qiu ar e s t e
u v e wa xi ya z e
汉语拼音字母表分四行,像一首诗,名称音的读法押e韵,还配有音乐,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也动听易记,发好一个音,唱好一首歌,就能熟记于心,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