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章操作命丧黄泉某公司机加车间三级车工张某,在C620车床上加工零部件。
当时磁铁座千分表放在车床外导轨上,他用185转/分的车速校好零件后,没有停车右手就从转动零部件上方跨过去拿千分表。
由于人体靠近零部件,衣服下面两个衣扣未扣,衣襟散开,被零部件的突出支臂钩住。
一瞬间,张某的衣服和右部同时被绞入零部件与轨道之间,头部受伤严重,抢救无效死亡。
[点评]从事机械加工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上衣要做到“三紧”女工要戴好工作帽。
同时规定不准跨过转动的零部件拿取工具。
这是一起严重地违反操作规定和护品穿戴不规范而引发的一起死亡事故。
教训告诉我们,遵章守纪,安全才有保障。
棒料超长甩弯伤人某单位一名机加操作者在C620车床加工一根长3100mm、直径40mm钢棒,装卡后工件超出主轴尾端1250mm,转速由原来的230转/分变为600转/分时,将露出主轴的钢棒甩弯,打中了路过车床的顾某头部,当场死亡。
[编后语]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加工材料过长,转速过高且未安装防护托架而造成的。
在事故的调查过程,该单位曾发生过料长甩弯打坏工具箱等事情,但没有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使事故隐患没有得到及时消除,加之操作安全意识淡薄,图方便省事,存有侥幸心理。
因此,发现事故隐患必须立即整改,侥幸要不得。
某单位剪料工李某操作剪板机下料。
当他将大块钢板剪到最后一块时,将料头推向压块,身体根着前移,右脚误踏开关,剪板机动作,将右手压掉。
[点评]这起事故是由于脚踏开关没有安装防护罩误踏而造成的。
而且有明确规定,冲剪区作业人员,在作业中,手不准进入剪板压脚区和冲压模具区。
起重机失控钢水包撞倒他人某钢铁公司炼钢车间徐某操作起重机吊运重1.8t的钢水包,准备将其放到平车上。
当吊车开到平车上方时,由于钢水包未对正平车不能下落。
地面指挥人员要徐某稍动大车,徐某稍一转动大车操纵手柄,接触器头跳火,大车失控吊着离地1m高的钢水包向前疾驶,驶到4.9m处一名员工躲避不及被撞倒,又继续前走5.7m,直到挂住电炉支架,操作者才醒悟,将电源开关拉断,大车才停。
被撞者经抢救无效死亡。
[编后语]起重机大车制动器失灵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但操作者由于缺乏经验,发现意外没有及时切断电源总开关,以致发生这起死亡事故。
严格执行起重设备安全规程,没有制动装置的或制动失灵的吊车不准使用,吊车驾驶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考试合格才准操作,是确保吊车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补焊水管险送性命某自来水公司供水干线漏水需要补焊。
为了便于工作,安装了一台水泵临时往外抽水。
焊工李某等将电焊机拉到现场,看了一下情况认为工作量不大,没有回去取长筒水鞋,穿着帆布鞋就进行施焊,焊完一根焊条,他右手拿着新焊条往焊钳上夹时,一声惊叫,然后倒地。
上面人拉下电源,并将李某抬上来进行人工呼吸,才逐渐苏醒过来。
[编后语]这次事故是李某是施焊过程中,手套和工作鞋、工作服都已潮湿,在他更换焊条时,空载电压加于人体,较大电流通过手、人体、脚部与地构成回路,发生电击。
电焊机工作电压为30~40V,而空载电压可达80V。
焊工更换焊条时往往在不停机情况下进行,因此人体就接触到80V电压,一般情况下,由于施焊时穿戴绝缘鞋和帆布手套,限制了流经人体的电流。
在潮湿场所、金属结构上和金属容器内施焊,必须保持手和脚部的一定绝缘程度,并遵守相应的安全规定。
点火不当造成爆炸某冶炼单位一台煤粉锅炉,熄火后重新点火时操作错误,竟将烟道闸门关闭,在引风机未开的情况下,启动磨煤机向炉腔给粉点火,引起煤粉和残存可燃气体爆炸,气浪将炉顶保温层掀掉,将两名炉前操作工炸死。
[点评]这是一起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而引发的事故。
不论什么型号的锅炉,在停炉熄火后再行点火升炉前,必须打开烟道闸门,启动引风机排除炉腔和烟道内的可燃气体,才能避免积聚在炉腔和烟道内的可燃气体爆炸。
盲目提压损失参重某制酒公司一台锅炉,领导为了快出酒、多出酒,指使操作者随意将锅炉工作压力由0.82mpa提高到1.33mpa运行,致使锅炉明显超压发生爆炸。
死亡1人,重伤1人,炸毁200m2酒库一座,停产2年。
[点评]锅炉工作压力是由设计部门通过强度核算后确定的。
提高工作压力,势必增加承压部件应力,当应力超过许可应力时,锅炉就会发生爆炸。
因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提高锅炉的工作压力。
相反,对已使用时间较长的锅炉,考虑到壁厚减薄和腐蚀等情况,应酌情降压使用。
焊枪漏气引火燃身某单位铸造车间一台电炉的电阻丝烧断,需要焊接修理。
焊工曹某上午用气焊对断开处进行补焊,没有焊完,就将焊枪乙炔开关关好,放在电炉里就回家吃午饭。
下午上班,曹某穿好工作时,从电炉里拉出焊枪,打开并调整开关进行点火,忽然电炉里冒出火焰,曹某躲闪不及,将面部严重烧伤。
[点评]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因焊枪开关漏气,午休没有关闭乙炔瓶阀门,并放在电炉内,乙炔气体经一段时间渗漏,积聚在电炉内,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遇焊枪点火发生了爆燃。
乙炔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如空气乙炔含量为2.5%时,遇火即可燃爆,也就是说空气中只要有少量的乙炔,就可满足燃爆条件。
因此必须加强乙炔管理和作业场所通风,防止乙炔积聚发生爆燃。
违章指挥自食恶果某单位运输公司班长李某现场指挥W―1001型15t履带式起重机起吊12张钢板,重约13.7t。
当吊臂吊着重物向左转与东头成90°时,右面履带突然离地一尺多高,出现翻车现象,司机立即紧急刹车和松开钢丝绳,钢板快速落地,车子剧烈震动,使吊车后部用来固定配重的螺柱被扭断。
李某认为无影响,继续指挥起吊,就在收绳起吊过程中,吊运的钢板卡进了地面堆放的钢板中。
李指挥吊车向右转,想用斜吊斜拉将钢板拽出来。
司机加大油门斜吊,突然吊臂根部距车身2.5m处扭断,将站在吊车左侧的李某当场砸死。
[编后语]这是一起典型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而引发的事故。
起重操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十不吊”就有斜吊斜拉不吊。
指挥者和操作者都铭记在心,这是起码的常识。
同时也规定了履带式起重机作业时,其悬臂所及的工作区域内禁止站人。
李与操作者都思想麻痹,存有侥幸,明知有故障而带病作业。
如果有一个人执行安全规定,这起事故也会避免。
焊工未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触电身亡1.事故经过上海某机械厂结构车间,用数台焊机对产品机座进行焊接,当一名焊工右手合电闸、左手扶焊机时的一瞬间,随即大叫一声,倒在地上,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主要原因分析(1)电焊机机壳带电。
(2)焊工未戴绝缘手套及穿绝缘鞋。
(3)焊机接地失灵。
3.主要预防措施(1)工作前应检查设备绝缘层有无破损,接地是否良好。
(2)焊工应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3)推、拉电源闸刀时,要戴绝缘手套,动作要快,站在侧面。
机械伤害事故•2006年8月22日8时03分,某安装工程公司的施工人员在某厂原料车间高炉仓上的x皮带上方准备安装皮带下料斗时,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造成1人死亡。
经调查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
•事故发生经过2006年8月22日,某安装工程公司继续y皮带下料斗的安装。
8时03分,楚某起动x 皮带,正站在x皮带上解手拉葫芦倒链的许某(协力工)便倒在x皮带上并随皮带移动,另一名协力工去扯许某但没扯到,许某的头部和身体被挤压在y皮带老下料斗下口与x皮带之间,头部大量出血。
王见状马上拉下紧急拉线开关,使x皮带停下来,并叫人去拉许但无法拉出来。
后因伤势过重,许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的直接原因1、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在没有拿到x皮带操作牌并返回到施工现场的情况下,许某擅自站到x皮带上操作手拉葫芦的倒链。
2、未核实就起动皮带。
高炉仓上主控室的皮带工楚某在主控室看不到x皮带机身的情况,又知道有施工人员在x皮带附近准备施工,起动x皮带前没有就x皮带上是否有人进行现场核实。
3、x皮带没有安装起动声、光信号装置。
事故的间接原因1、教育培训不够。
公司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及安全教育不够,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2、劳动组织不合理。
施工方案要求安全员必须到吊装作业现场进行监督,但公司没有安排安全员到y皮带下料斗吊装作业现场进行监督。
3、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
安装y皮带下料斗的现场负责人没有认真检查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并及时制止施工人员的违章行为。
擅自上机操作后果严重一、事故经过2000年11月28日,河南省某化肥厂机修车间,1号Z35摇臂钻床因全厂设备检修,加工备件较多,工作量大,人员又少,工段长派女青工宋某到钻床协助主操作工干活,往长3m直径75x 3.5不锈钢管上钻直径50的圆孔。
28日10时许,宋某在主操师傅上厕所的情况下,独自开床,并由手动进刀改用自动进刀,钢管是半圆弧形,切削角矩力大,产生反向上冲力,由于工具夹(虎钳)紧固钢管不牢,当孔钻到2/3时,钢管迅速向上移动而脱离虎钳,造成钻头和钢管一起作360度高速转动,钢管先将现场一长靠背椅打翻,再打击宋某臀部并使其跌倒,宋某头部被撞伤破裂出血,缝合5针,骨盆严重损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发生后,厂领导高度重视,对事故责任者送医院进行治疗,厂安委会组织安环处、劳资处、机修车间,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现场工作环境进行查看,召开事故分析会,查清事故责任、原因。
(1)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宋某违反了原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第八项“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擅自动用”的规定。
因为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职工,都要使用设备和工具作为劳动的手段,设备、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本身和环境条件都可能发生变化,不分管或不在自己分管时间内,可能对设备性能变化不清楚,擅自动用极易导致事故。
(2)宋某参加工作时间较短,缺乏钻床工作经验,对钻床安全操作规程不熟:①“应用手动进刀,不该改用自动进刀”;②工件与钢管紧固螺栓方位不对,工件未将钢管夹紧;③宋某工作中安全观念淡薄,自我防范意识不强。
三、事故防范措施(1)本着对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厂安委会和机修车间及时组织职工,进行事故案例现场教育。
(2)钻床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能安全培训,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并通过安全考试,持有特种工《安全作业证》才能上机操作。
(3)工件与工具夹应用扳手或专用工具紧固牢,严格按照钻床安全操作规程办事,切莫只对表面操作程序简单了解就上机操作。
(4)工段长在派人更换岗位工种时,首先交代本岗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特别是参加工作较短的青工。
检修工作机械伤害事故一、事故经过2005年8月9日,在某盐业公司制盐工段夜班时间,由于一活塞式离心机有异响,维修工段班长谢某、维修工王某等人前去检修。
离心机操作工李某把离心机关闭后,由于惯性,离心机转鼓尚未完全停下来。
此时,谢某就把手伸进了离心机壳内,李某制止未果,谢某的中指和无名指被夹在了离心机刮刀与筛网之间。
王某用工具把离心机外门打开,谢某的手指才得以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