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太阳最近的树-ppt课件
主要作品: 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 《红处方》,中短篇小说集《昆仑殇》、 《预约死亡》,
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散 文集《心灵处方》、《我很重要》等。
离太阳最近的树
——毕淑敏
知识回顾
• • • • 1、四大文学体裁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2、散文的特点 (静的叙述、细致的 描写和大胆的比喻,为我们唱响 了一曲颂歌和悲歌——为红柳傲 然不屈的英魂而颂,为人类的残 酷和无知而悲。
拓展反思:
红柳树的悲剧让你想到了什么?
结论:
所有物种生而平等,地球不仅属于人类,也 属于全体生物。即使现在地球已没有一种生物 能从整体上与人类抗衡,人类也没有权力自封 为地球的主人而对其他生物生杀予夺。人类的 伟大应该表现为顺应自然,谨慎合理地利用和 改造自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万物 和谐相处,共享地球,共同发展。
她在苍茫的高原上,亲眼看到一些年
轻人为了祖国的安全富强而永远长眠在冰 层中的悲壮。在那里,“生与死的分界, 再没有比登山时更分明的了。向上是生, 向下是死;头上是生,脚下是死。每一下 举手投足,每一次吞吐呼吸,无不经历生 死循环。这一分钟不知道下一分钟、甚至 下一秒钟的事。 ” (《昆仑殇》)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 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 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 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 200 万字。曾获各种文学奖 30 余次。国 家一级作家,被誉为“文学的白衣天 使”。
课后作业:
1、课本p44“思考与练习”的第1、 2题
2、
谢谢!
悲 歌
工具
工作量
工期 劳动力
思考三
红柳的结局与反思
结局
• • • • • 15段:枝丫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 訇然倒下了。 16段:易挖的红柳绝迹,只剩那些最古老的树灵了。 18段:轰的一声,再幽深的树怪,也尸骸散地了。 20段:连根须都灰飞烟灭了。
反思
• 21段:有时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 ,它 们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处云端?会想到那些被固住的黄沙, 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处?从屋顶上扬起的尘沙,通常会飞得 十分遥远。
有感情的朗读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作者 为什么把红柳称作“原住民”?这里使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因为红柳是千百年前就在这高原上扎根成长 的生命。这里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 了作者对红柳的感情,也体现了红柳在青藏 高原的重要性
最后一段用了两个疑问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 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破坏生态坏境的痛心之 情及对人类生存坏境的忧患意识
朗读课文
思考一
• 作者为何称红柳为“离太阳最近的树”?
1.生长环境、生长历程
• 生长环境: • 生长历程: 恶劣 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
2.树形
2段:· · · · · · 枝干、· · · · · · 碎叶、· · · · · · 花(比喻)
3.树根及作用 11段:它的根像· · · · · · }(特点:广、硬、密) 14段:它们如· · · · · ·
颂歌:红柳顽强奉献精神
离太阳最近的树
悲歌:生态环境破坏
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 冰峰林立,雪原寥寂 环境恶劣 在荒漠的皱褶里 酷寒和缺氧 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 外观(貌) 凤羽般纷披的碎叶, 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 小小的一蓬 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 根系强大 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 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 顽强精神 歌颂赞美 固住泥沙,保护生态环境 奉献精神 燃烧了自己,造福了人类。
不满17岁的她,却悄然穿上军装,告别北 京,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到达共和国这 块最高的土地戍边了。这是海拔5000米的 高原阿里。当时与她同去的共有5名女兵。 那个部队从来没有女兵,破天荒了。及至 最近她重回故地,军区首长告诉她:现在 也没有,她们是唯一的,后无来者了。
1969年,北京的“文革”正轰轰烈烈,
作用: 固沙(12段)
第13段中把红柳比作冰山有什么意义? 红柳与冰山有什么相似之处?
把红柳比作冰山意在突出红 柳强大的根系,赞美红柳的 伟大力量以及它对固定流沙 所作出的贡献。 红柳与冰山的相似之处是: 它们伟大的力量都埋在下面。
4.精神
• 2 段: 对着· · · · · · 和· · · · · · 微笑 • 11段:昂然立着· · · · · · • 14段:傲然不屈的英魂 从容不迫、积极乐观; 顽强不屈; 无私奉献
}
颂歌
拟人
}
思考二
人们是如何对待这种“离太阳最近的 树”?
7段:
言:司务长 9段:
4个“对不对?” (理直气壮)
算账 (理所应当)
队伍
行: 挖红柳
关键词(特点) 浩浩荡荡
铁锨、镐头、斧、 高技术的炸药 可怕 几天时间、越来越长 最有气力的男子汉, 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
作用
突出人类破 坏自然的可 怕、可悲 衬托红柳顽 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