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七章学前儿童空间与时间概念的
第七章学前儿童空间与时间概念的
绿色、正方形、圆形已有认识;懂得标记的含义;
活动目标
复习红色、绿色、圆形、正方形,能快速反应出这些颜色的形状。
能在操作游戏中按图形颜色或形状练习排序。
积极参与接龙游戏,感受排序游戏的快乐。
1.目标基本达成;
2.在教师引导下,明确按照形同色不同或色同形不同排序。
3.能根据两种特征进行分类(红圆、红方、绿圆、绿方)
第七章 学前儿童空间与 时间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有关空间、时间的基本知识 学前儿童空间形体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有关空间、时间的基本知识
一、有关空间形体的基本知识
(一)几何形体 (二)等分
理解 3.更易理解的短周期时间顺序 4.表达时间的词语发展存在一定困难
二、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教育
(一)认识早、中、晚,白天与黑夜 (二)认识区分“昨天、今天、明天” (三)认识“年、月、四季”
(四)认识时钟
1.出示时钟讲解用途 2.引导幼儿观察,认识钟面的结构 3.演示讲解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及规律 4.多次演示讲解整点(或半点) 5.总结整点、半点规律 6.幼儿练习,巩固 案例:222
1.感官比较(视觉、触觉、运动觉) 2.重叠、并放对应比较 3.发现法认识物体的量 4.寻找法,描述物体的量 5.游戏练习
(二)量的排序
1.排序:201 2.排序的形式: (1)按次序规则排序 (2)按物体数量多少的顺序排序 3.应注意的问题 1.从小—大 2.按规则—特定规则 3.排序—独立排序
复习与思考
活动内容 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符合小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
活动材料
红色圆形、红色正方形,绿色圆形、绿色正方形若干张,
四个盘子,6个操作盘,小红旗两个。磁性板、胶带纸若干条 操作材料
充分、丰富。
活动环境
与外部环境缺乏联系
活动过程
手指游戏:《大乌龟》
一、复习认识图形(红圆、红方、绿圆、绿方):
二、送图形宝宝回家 (按标记:红圆、 红方、绿圆、绿方等)
第四节 学前儿童认识空间 方位的教学
一、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概念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概念发展的一般
过程 特点: 1.由上下—前后—左右 2.从以自身为中心到以客体为中心 3.从近的区域范围扩展到远的区域范围
(二)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概念发展 的年龄特点
1.3-4岁
2.4—5岁
3.5—6岁
(三)体验量的守恒
1.变换图式(202页) (1)长度 (2)面积 (3)容积 (4)体积
2.添加干扰因素
(四)学习自然测量
自然测量是指利用自然物作为量具进行的 直接测量
1. 示范、讲解 第一步,明确测量对象及工具 第二步,明确开始、终点、移动及记号 第三步,算出量的结果 第四步,重复测量加以验证 2. 实践操作
三、宝宝排队(重、难点)
1.红色三角旗标记:绿方--红方—(形同色不同)
2.红色三角旗标记:红方—红圆(色同形不同)
3.幼儿操作:
红圆—红圆--红圆;红方—绿方
四、活动结束:幼儿按图示排队出示图示:黄马甲—红马甲
1.导入简短。
2.游戏方法符合小班年龄特点(接电话)
3.教师精神饱满,教态自然、语言简练、不矫揉造;教学环节衔接流畅 、设计合理,由
二、学前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教育
(一)以自身为中心辨别上下、前后、左右 (二)以客体为中心辨别上下、前后、左右 (三)认识空间方位的相对性、连续性、可变性 案例(213):
第五节 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 发展与教育
一、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认识时间概念的一般特点 1.易受生活实践经验的影响 2.易受知觉影响,把时间和空间等同起来
第三节 学前儿童认识空间量的教学
一、学前儿童认识空间量的发展特点 (一)学前儿童认识空间量的一般过程 1.从明显差异到不明显差异 2.从绝对到相对 3.从模糊、不精确到逐渐精确
(二)学前儿童认识空间量的 年龄特点
1.小班 2.中班 3.大班
二、学前儿童认识空间量的教育
(一)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 高矮、轻重等
简到繁,环环相扣。
4.面向全体,重点指导个别幼儿。
活动效果
1.完成活动目标 2 .幼儿操作积极性高
1.略沉闷,幼儿积极性欠缺;教师演示过多,幼儿操作过少
2.按规律排序,难度过高;(中班水平)
3.引导之下,可以完成。发现规律,不能用语言描
4.个别幼儿完成,红圆--红圆--红圆;红方—绿方--红方--绿方
二、有关空间量的基本知识
量、测量、自然测量
三、有关空间方位的基本知识 四、有关时间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学前儿童空间形体 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一、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形体的发展特点 (一)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形体的一般过
程
1.从拓扑图形到欧氏图形 2.从局部、粗糙的感知到完整、细致的辨认 3.抽象能力岁年龄增长而发展
(二)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形体的年龄特点
1.3-4岁 2.4-5岁 3.5-6岁
二、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形体的教育
(一)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 1.视觉、触摸感知图形轮廓
2.重叠比较图形
3.分割、拼合活动 分割:把一个图形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图形
拼合: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合成一个 图形
5.幼儿自己操作时Βιβλιοθήκη 较短。(二)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
1.触摸感知形体及特征 2.自然测量认识形体及特征 3.运用重叠比较 4.通过粘贴活动 5.复习巩固 (1)寻找活动 (2)分类、排序活动 (3)拼搭活动
(三)等分的教学
1.讲解演示 2.实践操作: 需要注意的问题
案例:191-195 1.三角王国 2.圆变球 3.去小鸡家做客
4.多种操作,巩固认识
(1)涂色
(2)折叠
(3)分类
(4)寻找
(5)点数
活动案例:1.图形宝宝乐翻天
2.多变的图形
3.按规律排序
活动名称
图形宝宝乐翻天
班级 科幼:小一班
活动时间
2006年10月24日 教师 杨波
项目
原始情况
分析评价
活动基础
认识圆形、正方形;认识红色、绿色 证明幼儿对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