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

《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

荒诞派戏剧的主要成就。

(2)理解:分析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3)运用: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所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阅读一些文学史的材料,学会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

掌握个性化学习方法。

(2)充分扩大教学资源,强调从周围生活中取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激情,真正做到生活即历史。

(3)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渊源、历史地位和影响,以及这些成就和作品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让学生能以历史眼光去看待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每一点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文学修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2)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重点与难点重点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体现的时代特色。

难点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兴盛的的背景;《等待戈多》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西风哟,如果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佳作《西风颂》诗篇结尾的预言。

文学艺术是现买生活的一面镜子,雪莱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要求个性解放和政治自由,在现实生活中反抗封建专制统治。

他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和控诉,热情讴歌了人民争取自由和主的斗争,对未来作了大胆的设想,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家”。

恩格斯为什么高度评价雪莱?这一时期文学上取得了哪成就?教学过程新课学习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本目内容的第一、二自然段,并请同学们分析这两个自然段分别是从哪个方面对浪漫主义文学作的说明。

提示:背景及思想倾向。

1.背景及思想倾向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简单地说就是,面对启蒙理想的幻灭,文学家们力图从自己的想像中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于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了。

而教材在阐述浪漫主义的思想倾向时,提到了两个方面:自由主义和个性解放,揭露丑恶现实和憧憬美好未来。

浪漫主义文学表达出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其理想诉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之前的反封建贵族社会的政治思想而来的;与此相应的是对理想世界的积极追求。

浪漫主义作家或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或通过强烈的怀古意识表现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强调主观的作用、个人的影响,他们的作品的主题是抒发个人的情感和表达个人的理想,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作家对大自然的美好感受。

浪漫主义作家对现实生活表现出一定的冷漠,但对大自然充满激情,尤其着力描绘自然界中那些不平凡的现象;在表现手法上以尽可能的夸张与强烈的对比为主,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它充满着奇特的想像和大胆的夸张,在艺术造和个性表达方面强调自由追求,富有浓郁的抒情性和主:色彩。

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谁呢?教材中涉及到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是英国诗人拜伦和雪莱。

2.代表人物请同学们阅读本目内容的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对拜伦和雪莱先有一个了解,然后我们再进行讲述。

同学们对拜伦和雪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后,我们回过头来看教材69页的两幅插图《拜伦》和《雪莱》。

从这两幅插图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两个人迥然不同的性格特征:拜伦更具有忧郁的气质。

他们的作品也反映了这种不同。

拜伦的作品时常流露出忧郁的情绪,他笔下的英雄形象总是高傲、孤独的叛逆者,他们愤世嫉俗而又孤僻冷漠、坚定无畏而又阴沉冷酷,因此这样的叛逆者又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通过样的英雄形象,作者表现了对罪恶社会的深刻憎恨和坚定反抗也表现了脱离群众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孤独和忧郁。

代表作品是叙事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和《唐璜》,教材的文字阅读框《恰尔德•哈罗德游记》,请同学们阅读。

雪莱的作品,热情洋溢地展现了作者对于胜利的信心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这些作品一扫拜伦的忧伤情绪和矛盾心理,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在革命运动处于低潮时期的光明、乐观的信念。

代表作品《西风颂》。

教材的文字阅读框,请同学们阅读。

教材小字,还介绍了另外两位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海涅和雨果。

请同学们阅读。

3.特色和影响找学生阅读:浪漫主义作家想象力丰富,注意通过心理描写提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

他们的作品对下层劳动群众寄予深彻同情,尽管用人道主义道德感化去改变世界的愿望流于空幻,但却极富感召力,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这个自然段中前一句话是特色,后一句话是影响。

请同学们注意区分。

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激情之后,人们又开始关注真实的现实生活,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形成欧洲文学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二、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杰作教材在本目内容的第一自然段,如第一目一样同样分析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时代背景。

1.背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绳。

资本主义社会日趋尖锐的矛盾,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在文学领域中也兴起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潮流。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法国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英国狄更斯的《双城记》和俄国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下面我们来了解这几个人物中的两位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2.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本目内容的第二、三、四自然段,对巴尔扎克及《人间喜剧》作一了解。

补充说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社会矛盾尖锐化在文学艺术上的反映。

批判现实主义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创作的思想基础,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非人道现象,在反映资产阶级取代没落贵族的历史过程的同时,真实而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腐朽而丑恶的本质,描绘出极为广阔的资本主义社会复杂丰富的生活图景。

其最杰出的代表作,就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共有小说和中篇故事90多篇,整个《人间喜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约2472个,无名无姓者约566个。

整部作品向读者展现了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社会生活场景,其中心线索是资产阶级和贵族阶级的历史兴衰;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动力,是金钱的罪恶作用;其基本手段,是诈骗逼攻、巧取豪夺。

巴尔扎克作品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他让同一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使他们在读者心中有一个完整的形象;另一个特点是将真人改头换面,成为他作品中的人物,使人物形象生动逼真。

人们称他为“小说的莎士比亚”。

教材的文字阅读框,介绍了我们熟知的巴尔扎克作品中的形象——葛朗台,请同学们阅读。

你还知道巴尔扎克的哪些作品?《高老头》《贝姨》……你能从教材中找出对《人间喜剧》的评价吗?教材70页倒数第二自然段: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尤其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可谓人木三分,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下面我们来了解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3.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看教材中的相关图片,大致了解托尔斯泰及《战争与和平》。

在同学们阅读的内容中,提到了《战争与和平》的艺术价值,谁来回答一下?教材71页第三自然段:《战争与和平》描写俄国人民反抗法国侵略的战争场景,赞扬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展现了在战争与和平交替的年代中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具有非凡的艺术成就。

托尔斯泰用了将近七年的时间创作了他的史诗式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这部作品通常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无论是就其所牵涉的范围还是就其写作的笔法来看,这部杰作都远远地超过以往的作品。

在这部小说里,所有的生活素材交织成宏伟的多彩的画面,丰富的材料和众多的人物都得到客观的处理和描绘。

《战争与和平》主要写1805~1814年这一时期的四个贵族家庭的历史,对这些家庭成员的描绘,是以拿破仑入侵俄国期间的俄国社会生活和两军大战的生动画面作为背景的。

在这一不断变换的波澜壮阔的全景画面上,出现了贵族和农民、军官和士兵、沙皇和法国皇帝、外交官和廷臣、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以及种种真实的战争场景。

教材中引用了两个人物对《战争与和平》的评价,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间的文字阅读框及左图下面的文字说明。

教材本目内容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也同样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特色和影响给予了说明。

4.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特色和影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

他们的作品揭露被金钱扭曲的丑恶灵魂格外犀利,抨击罪恶的社会现实更具震撼力,提供了认识社会人生的镜子,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说明]“批判现实主义”的提法首先是由高尔基提出来的,教材71页最下面的文字阅读框引用了高尔基的话,其中指出了批判现实主义的不足,请同学们阅读。

你知道批判现实主义有什么不足吗?批判现实主义未能指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目的并非要彻底摧毁这种社会,而是主张用阶级调和的方式加以改良,这是其不足之处,也是其历史的局限性。

高尔基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母亲》被公认是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作——《母亲》本目内容主要介绍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俄国兴起的原因及作品《母亲》一书的情节梗概和意义。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2页本目内容的三个自然段,弄清这两个问题。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俄国兴起的原因;《母亲》一书的情节梗概和意义《母亲》这本小说与前面提到的小说有什么重大区别?2.重大区别(1)前面提到的小说只是批评现实社会,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些丑恶现象,而《母亲》的思想倾向是要推翻旧的制度;(2)《母亲》的主人翁是出身贫寒的产业工人,这在以前的小说中也是没有的。

这种重大区别也反证了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不足。

最后,我们来学习现代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

四、现代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找学生阅读教材本目内容的第一自然段:面对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人们从理想主义的幻梦中惊醒,深深陷入怀疑、迷惘和苦闷之中。

文学艺术领域在深刻批判现实的同时,兴起了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潮流。

现代主义作家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用夸张怪诞的手法警醒世人,淋漓尽致地渲染苦闷、迷惘、虚无情绪和变态心理等精神创伤。

这段文字指出了现代荒诞戏剧兴起的背景。

1.背景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世纪,但同时又充满令人心悸的动荡不安:战争的幽灵、革命的暴力、科技的双刃剑、价值的迷失、未来的冲击……资本主义世界正经受着严重的社会精神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荒诞派戏剧。

其特点是:一反过去文学必需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用支离破碎的剧情和反复出现的对白,来表现人们及其理想在现实社会里的荒诞和非理性,从而引发人们关于自身的思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