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导学案设计Word

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导学案设计Word

2.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29页例2。
(1)折一折,涂一涂,通过操作得出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小组汇报操作过程。
(3)初步概括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
①引导学生对照不同的折法,说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1.(1)独立列式并计算,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解答并汇报。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成果,汇报自学结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7分钟)
1.复习。
(1)根据乘法算式5×8=40,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并说一说依据是什么?
(2)举例说明整数除法的意义。
(3)20÷5表示把20平均分成( )份
1.(1)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并说出依据。
(2)举例后准确表述整数除法的意义。
(3)按要求完成填空
Hale Waihona Puke (2)量杯里有 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每人可以喝到多少升?
1.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2.根据教师要求,解决问题,汇报结果。
5.把 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什么数乘6等于 ?
四、总结收获。(5分钟)
1.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并完善板书。
2.布置作业。
结合板书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1.探究分数除法的意义。
(1)课件出示教材28页例1,指导学生自学。
①算一算,列式求出3盒水果糖重多少克?
②改一改,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成两道除法应用题,并解答。
③化一化,将100g化成 kg,300g化成 kg,得出三道分数乘、除法算式。
(2)组织学生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并进行汇报。
(3)组织学生比较整数题组和分数题组的共同点。
第1课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掌握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为体现新课标“以人为本”的理念,本节课教学在设计上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复习
复习时安排了三道小题,为学生选择原有知识中的有效信息作好铺垫,使学生可以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轻松体会到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1.根据已知的乘法算式6×8=48,写出相关的两道除法算式,并说出依据。
2.填空。
求20的 是多少,可以用算式20×( )表示
,求其中的( )是多少。
2.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除法中的“分数除以整数”。

2.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也可以用20÷( )表示,所以20÷4=20×( )。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例1 100×3=300(g)→ ×3= (kg)
300÷3=100(g)→ ÷3= (kg)
与整数除法意义相同
例2 ÷2= = (口算快捷)
÷2= × = =
÷3= × =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第二层次——新课
新课教学分4步进行:
1.在比较中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在手脑并用中体会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
3.在数形结合中归纳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
4.在检查、讨论中完善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
第三层次——练习
教学中,先进行仿练,再进行开放性练习,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3张32开长方形纸
(3)小组内讨论:整数题组与分数题组的共同点。
2.(1)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动手操作,用课前准备好的纸,把它平均分成5份,先涂出它的 ,再把这张纸的 平均分成2份,涂出其中的1份。
(2)认真思考,小组汇报操作过程。
(3)①尝试说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②尝试计算,体会算法
3.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下面各题。
÷7= × =
÷3= × =
4.算一算。
÷4
÷4
÷3
÷6
②算一算,如果把这张纸的 平均分成3份,应该怎样算?
③引导学生概括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③同教师共同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三、巩固提高。(8分钟)
1.计算。
÷3 ÷3 ÷20
÷5 ÷10
2.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m2,它的长是2米,宽是多少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