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压强、浮力专题(一)班级 姓名 座号一选择题1、某同学在调节托盘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刻度线中央的左侧就停止了调节,在称物体的质量时,加砝码后指针对准刻度线的中央,这样称得的结果将( )A 偏大B 偏小C 准确无误D 无法判断2、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 3,乙物质密度为2g/cm 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 3。
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 )A. 5:2B.2:5C.5:4D.4:53、有三个质量相等、球外半径也相等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已知ρ铜>ρ铁>ρ铝,如果在三个球的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灌满水后,三个球所受重力G 铜、G 铁和G 铝的关系应是()A.G 铜>G 铁>G 铝B.G 铜<G 铁<G 铝C.G 铜=G 铁=G 铝D.G 铁<G 铜<G 铝4、一块冰内含有某种不溶于水的物体,放入盛有00C 水的量筒内,正好悬浮在水中,此时量筒内的液面升高了4.6cm ,当冰完全熔解后,水面又下降了0.44cm ,如果量筒的内横截面积为50cm 2,则物体密度为(冰的密度为0.9×103Kg/m 3) ( )A 11.45×103Kg/m 3B 10.45×103Kg/m 3C 3.2×103Kg/m 3D 2.2×103Kg/m 35、如图、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
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
那么( )A 如果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在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B 如果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在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C 如果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在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D 如果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在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6、一块冰漂浮在一杯浓盐水中,已知 =0.9×103Kg/m 3,盐水的密度为1.1×103Kg/m3,如果冰块完全熔化后,液面将( )A 下降B 上升C 不变D 无法确定7、如图所示,玻璃瓶侧壁有三个用木塞塞住的小孔a 、b 、c ,一根两端开口的管子,上端穿过软木塞与大气连通,另一端浸没在液体中,管中的液面和b 孔等高,瓶内的液面比a孔的位置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A.只有拔去a 孔木塞的瞬时,水才会流出瓶外B.只有拔去b 孔木塞的瞬时,水才会流出瓶外C.只有拔去c 孔木塞的瞬时,水才会流出瓶外D.拔去a 、b 、c 三孔中的任一木塞的瞬时,水均会流出来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A 为圆柱形,容器B 为圆锥形,两容器本身的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装入深度相同的水后,再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木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放入木块前,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B .放入木块前,由于A 容器中的水多于B 容器,故A 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大于B 容器C .放入木块后,两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相等D .放入木块后,B ′容器底受水的压力大于A ′容器 底所受水的压力。
9、如图:将一个实心铁球A 和一个密度小于水的木球B 放在小盆中再将小盒放在水槽中,漂浮在水面上,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A 从盒中拿出放到水槽的水中,水槽中水面高度不变B.将A 从盒中拿出放到水槽的水中,水槽中水面高度下降C.将B 从盒中拿出放到水槽的水中,水槽中水面高度下降D.将B 从盒中拿出放到水槽的水中,水槽中水面高度上升10、.两个半球壳拼成的球形容器内部已抽成真空,球形容器的半径为R ,大气压强为P ,为使两个球壳沿图中箭头方向互相分离,应施加的力F 至少为( )A.4π2R2PB. 2πR2PC. πR2PD. 21πR2P11、如图6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
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 )甲放上时大 B.乙放上时大 C.甲或乙放上一样大 D.无法判断12、如图所示是公厕自动冲洗用的水箱示意图。
该水箱中有一个圆柱形浮筒P ,下水管口有一个圆片形盖子A ,两者之间用一绳相连,若水箱的深度足够,要让水能自动从管中流出,则( )A.只要浮筒P 的质量很小B.只要浮筒P 的浮力足够大C.盖子A 必须比浮筒轻D.浮筒P 的横截面积必须大于盖子A 的面积13、如下中图所示,该装置是某医院内给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示意图,乙瓶内液体不断通过Q 管输入病人体内,刚开始输液时,甲、乙两瓶内药液量相等,液面相平。
过了一会儿,观察两个输液瓶时会发现(此时两个输液瓶内还有大量的溶液)( )A.甲瓶中的液面高B.乙瓶中的液面高C.甲、乙两瓶中的液面一样高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14、容器内原来盛有水银,有一只小铁球浮在水银面上,如图(a)所示.现再向容器里倒入油,使小铁球完全浸没在这两种液体中,如图(b)所示,则( )A.铁球受到的浮力增大B.铁球受到油的压力而下沉了些C.铁球上升些使它在水银中的体积减小D.铁球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动15、U 形管内注入适量的水银,然后在左右两管内分别注入水和煤油两管通过水平细管相连,细管中的阀门将水和煤油隔离,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如右上图所示.当阀门打开瞬间,细管中的液体会( )A.向左流动B.向右流动C.不动D.水向右流动,煤油向左流动16、如左下图是一个足够长,粗细均匀的U 形管,先从A 端注入密度为ρA 的液体,再从B端注入密度为ρB 、长度为L 的液柱,平衡时左右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为L/2.现再从A 端注入密度为ρC 液体,且ρC =ρB ,要使左右两管的液面相平,则注入的液柱长度为()L 32B. L 43C. L 54D. LA.9.0NB.8.5NC.8.0ND.7.5N17、如右上图所示,将重为G 的金属小球用细线系好,浸入盛水的烧杯中(烧杯中的水没有溢出),金属小球受到的浮力为F 浮,杯底增加的压力为△F 1;如将此金属小球直接投入水中,杯底增加的压力为△F 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F 2-△F 1=F 浮B.△F 2+△F 1=GC.△F 2:△F 1=G :F 浮D.△F 2:△F 1=F 浮:G二填空1、在装有适量水的容器中放入一木块A ,木块上方叠放一铁块B ,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水深为15cm ,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Pa(g=10N/kg);当把铁块B 栓在木块A 下方,放在水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强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右上图有一个质量为m 、半径为r 、体积为V 的半球形物体,现将半球浸入盛水的容器底部,设半球与容器底部紧密结合,容器底部距离水面的高度为h ,水的密度为ρ,则水对半球向下的压力大小为_____.3、 如图所示,在W 形玻璃管中,从两边装入不同的液体,ABC 是水,EFG 是油,CDE是密闭的空气,已知H 1=20cm ,H 2=23cm ,H 3=3cm ,H 4=4cm ,则EFG 管中油的密度为_____.4、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 2和100cm 2.容器甲中盛有0.2m 高的水,容器乙中盛有0.3m 高的酒精.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后,剩余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为p 水,剩余酒精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为p 酒精.当抽出的质量m 的范围为_____时,才能满足p 水>p 酒精.(ρ水=1.0×103kg/m 3,ρ酒精=0.8×103kg/m 3)5、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自重为G,横截面积为S,内装一段高为h的水银柱,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
现将玻璃管封闭端用弹簧测力计悬起,另一端没入水银槽中,如图所示。
当玻璃管没入一定深度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
若当时的大气压为p0,则此时管内上方气体的压强为_______,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x为_______。
(设玻璃管壁的厚度不计)6、如图所示的瓶子中装满水,瓶塞浸在水中的体积为8cm3,则瓶子正立放置时瓶塞受到水的浮力是N;瓶子倒立放置时瓶塞受到水的浮力是N。
7、如图甲所示为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先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挂一个金属圆柱体,测出金属圆柱体的重力,然后让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记录从圆柱体底面刚接触水面开始,到完全浸没水中(未接触容器底部),不同深度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到弹簧测力计示数F示和圆柱体受的浮力F浮随h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1)其中圆柱体受的浮力F浮随h变化的图象是图乙中的_____(选填“①”或“②”);(2)从图乙中可以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_____,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_____.(均选填“有关”或“无关”)(3)从图乙可求得金属圆柱的质量为_____ kg,体积为_____ m3,密度为_____ kg/m3.密度、压强、浮力专题(二)班级 姓名 座号一选择题1、分别用铁和铝做成两个外部直径和高度相同的圆柱形杯,铁杯装满质量为m 1的水后总重为G 1,铝杯装满质量为m 2的水后总重为G 2,下列不可能正确的是( )A G 1<G 2 m 1<m 2B G 1>G 2 m 1>m 2C G 1<G 2 m 1>m 2D G 1>G 2 m 1<m 22、一个竖直放置、开口朝下的圆柱形玻璃缸,全部浸没在水里。
缸的上部留有适量空气,恰好使玻璃缸处于悬浮状态。
如果施加外力,改变玻璃缸在水里所处的深度,然后撤去外力,正确的结论是( )A 玻璃缸将上下往复运动,最后回到原来的位置B 如果施加的外力是使玻璃缸所处的深度增加的,撤去外力后玻璃缸将上浮直至漂浮C 如果施加的外力是使玻璃缸所处的深度减小的,撤去外力后玻璃缸将上浮直至漂浮D 如果施加的外力是使玻璃缸所处的深度减小的,撤去外力后玻璃缸将下沉直至缸底3、圆台形玻璃杯开口直径为10厘米,底面直径为6厘米,总高度为15厘米,内装290克水,水面高7.5厘米。
现向杯内投一质量为29克的木块,木块浮在水面上水面上升了0.5厘米,这时杯底内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加了( )A 0.28牛B 2.62牛C 0.14牛D 2.26×10-3牛4、如图所示,A 、B 是两个密闭的球形容器,C 、D 、E 都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它们与容器接口处紧密封接.容器A 、B和玻璃管D 、E 内盛有水,各水面高度差如图所示则E 管内水面高出B 容器水面的高度h 应等于( )A. 0.5米B. 1.0米C. 1.5米D. 2.5米5、如图甲,底面积为20cm2的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将物体B 放入水中时,通过磅秤测得其总质量为150g .用一细绳提起物体B ,使物体B 的体积刚好有一半露出水面且保持静止不动时,磅秤示数为70g ,如图乙.测得容器内液面下降了1cm(g 取10N/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次台秤示数的变化等于物体B 两次所受浮力的变化B.物体B 的体积为4×10-3m 3C.图甲中物体B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0.6ND.物体B 受到细绳的拉力为0.4N6、如图所示,锥形瓶中盛有0℃的水,现用酒精灯加热,使水温升高到10℃,在这一过程中(不考虑水的汽化及锥形瓶的热胀冷缩),则水对锥形瓶底的压强变化是( )不变 B.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7、如图所示,容器内有水,有一塑料试管下面挂一小铁块,浮在水面上.现将小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试管仍浮在水面,则( )A .液面上升B .液面下降C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D .试管外壁上A 点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8、如图9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盛水容器放在台秤上,用细线悬挂质量相同的实心铅球和铝球(ρρ>铅铝),将其中全部没入水中,此时两容器中水面高度相同,设绳的拉力分别为1T 和2T ,台秤的示数分别为1M 和2M ,则( )A . 1M =2M ,1T =2TB .1M >2M ,1T <2TC .1M =2M ,1T >2TD .1M <2M ,1T >2T9、一冰块内含有某种不溶于水的物体,放入盛有0℃水的量筒内,正好悬浮在水中,如图所示,此时量筒液面升高了4.6厘米;当冰完全熔解后,水面又下降了0.44厘米.设量筒的内横截面积为50厘米3,则该物体的密度为(冰的密度为0.9克/厘米3)( )A.11.45×103千克/米3B.10.45×103千克/米3C.3.2×103千克/米3D.2.2×103千克/米3 10、一块冰内含有一物块正好悬浮在水中,物块的密度为ρ,且1.4×103Kg/m 3<ρ<2.0×103Kg/m 3,冰块熔化后,水面下降了1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