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编制说明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范围 (1)1.3编制原则 (1)2工程概况 (2)3施工部署 (3)3.1工程总体目标 (3)3.2施工总体部署 (3)3.3施工组织管理 (3)3.4工期保证措施 (4)4施工分块及施工顺序、工艺流程 (5)4.1施工分块 (5)4.2施工顺序 (6)4.3施工流程 (6)5钢筋、模板及混凝土施工 (7)5.1钢筋施工 (7)5.1.1普通钢筋施工 (7)5.1.2钢筋植筋施工 (7)5.1.2.1工艺流程 (7)5.1.2.2注重事项 (9)5.2模板施工 (9)5.3混凝土施工 (10)5.3.1 砼施工技术措施 (10)5.3.2 施工缝缝面处理 (11)5.4预埋件及预埋留孔 (11)5.5支架施工 (11)5.5.1 支架搭设 (11)5.5.1.1模板支架搭设型式 (11)5.5.1.2支架材料及构件的选用 (12)5.5.1.3 支架搭设流程 (12)5.5.1.4 支架搭设与拆除 (13)5.5.2轨顶风道支架体系设计验算 (15)6质量保证措施 (16)6.1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6)6.2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6)6.3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措施: (17)6.4支架搭设质量保证措施: (18)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昆明轨道交通首期工程×××××施工图纸(设计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内部结构主要施工图纸表表1.1-1图纸名称图号出图日期×××××车站主体建筑KMDT1.SS.131-JZ-01 2010年5月×××××车站主体结构KMDT1.SS.131-JG-02 2010年1月×××××车站附属结构KMDT1.SS.131-JG-03 2010年5月×××××车站内部结构KMDT1.SS.131-JG-05 2011年6月2、设计、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有关规范、规程:(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5)《混凝土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01-2004)(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7)《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8)《钢筋混凝土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9)《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10)《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DB11/T583-2008)(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1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3、业主、设计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4、施工场地周边环境及施工条件。
1.2编制范围本次施工为×××××内部结构土建工程,包括轨顶风道、站台板及站厅层、站台层的楼梯钢筋、混凝土、预留孔洞、预埋件处理等施工。
1.3编制原则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科学管理,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可操作性强。
3、保证施工生产安全、质量体系、环境等符合相关标准和有关法律要求。
4、确保安全、优质、按期完成工程,并根据地理环境、气侯、交通运输材料供应等情况综合考虑编制。
2工程概况本站为昆明市轨道交通首期工程的第31个车站,位于前元路与新规划云广路的交叉口,沿前元路靠道路红线东侧布置。
站址地处呈贡新区,场地内主要为交通道路及荒地,站址东侧为规划的广电大学。
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右IDK41+740.000,车站右线起点分界里程右IK41+542.800,车站终点分界里程右IK41+932.831,车站结构外包全长390m,标准段外包宽度为20.7m。
车站主体为地下两层,采用双柱三跨(局部单柱双跨)的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
本站采用岛式站台,站台长度为118m,有效站台长度118m,有效站台宽度为12m,大致分布在10~39轴。
轨顶风道位于结构中板下,结构两侧轨道线上方,大致分布在5~34轴。
×××××相对标高以站台板装修面为±0.000,对应绝对标高在车站中心里程右IDK41+740.000处为1929.710,车站沿纵向放坡为2‰,站台板与车站底板间高度为1.31m,板厚度为200mm。
轨顶风道布于车站中板下0.9m位置,板厚150mm,不设置梁,其吊墙厚度为250mm。
站台板及轨顶风道砼均采用C35。
站台板及轨顶风道与主体结构关系见下剖面图:×××××标准段剖面图3施工部署3.1 工程总体目标(1)工期目标计划于2011年7月12日开始站台板及结构风道施工,于2011年9月14日完工。
具体施工安排见附件《内部结构工程施工进度》。
(2)质量目标严格按照业主要求标准施工,工程合格率100%。
(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达到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3.2 施工总体部署(1)施工用电施工用电从主体结构施工时的500KV A 箱式变压器接出,同时为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项目部配备1台满足应急施工要求的发电机组,容量约为50KV A ,在站台板施工中配置4个二级电箱。
(2)施工用水施工用水由主体结构施工时的φ100主管接入,采用φ32PPR 管从3号出入口引入站厅层,再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每隔适当距离设置水龙头,用软管接入站台层,保证现场施工用水。
3.3 施工组织管理(1)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副经理和总工程师组成,主管安全、质量、生产、技术、经营、成本和行政管理工作,并负责对工程的领导、指挥、协调、决策等重大事宜。
具体安排详见项目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经理:崔松涛 项目总工:张学武 项目副经理:张金亮 计划财务部 部长:张士强 工程技术部部长:孙增剑 保障部 部长:何同继 综合办公室 主任:仓少杰项目副总工:潘庆华 党工委书记:杨公正 测试部 部长:苏兆瑞 安质部 部长:刘振华施工员:按本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负责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的实施组织工作;质量员:负责对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等环节的质量检查、纠正、复验等工作,把好质量关、提出质量控制及纠偏措施等;安全员:落实安全交底工作,确保浇筑前各施工因素处于安全受控状态,加强安全巡检,及时纠正或制止不安全行为;项目部:组织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报请公司技术部、安质部组织论证解决相关技术问题、落实安全措施投入等,负责资源调配及外围协调事宜。
(2)机械设备配备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性能1 汽车吊25T 台 1 良好2 潜水泵4〃台 2 良好3 移动空压机开山vfy-12h,20m3台 1 良好4 氧气、乙炔设备Y2-4-16 套 3 良好5 插入式振动器φ50 台8 良好6 插入式振动器φ30 台 6 良好7 平板式振动器佛山台 3 良好8 砼输送泵三一地泵HBT60C 台 1 良好9 电动砂轮机φ200 台 3 良好10 冲击电钻台8 良好11 木工圆锯机MJ105 台 3 良好12 钢筋切断机GQ40-A型(3KW) 台 1 良好13 钢筋调直机GT4-14 台 1 良好14 钢筋弯曲机GW40 台 2 良好15 直流电焊机AX-320×1型(14KW) 台 5 良好3.4工期保证措施施工进度的保证措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1) 进度管理组织机构加强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做到管理正确、管理得力、效率高、应变能力强。
建立以项目经理、总工程师为首的管理体系,决策重大施工问题,确保重大施工方案,分析施工进度,当实际进度落后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时,提出加快施工进度措施。
(2) 计划控制认真做好工程的统筹、网络计划工作、科学管理、合理安排、均衡生产。
牢牢抓住关键工序的管理与控制,控制循环作业时间,减少工序衔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3) 资源保证施工所需人力、物质、设备等资源统一调配,严格按照进度计划表要求完成各自的施工任务,按时将施工场地及工程移交给下一施工单位。
(4) 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劳务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管理人员要深入学习项目管理知识,规范操作行为。
(5) 关键线路各工序严格按照进度计划安排施工,保证关键线路按计划开工,并按时将工程及场地移交给下一工序;制定应急预案,在关键线路工程因故延迟时,加大资源配置,提高进度指标,完成工期目标。
4施工分块及施工顺序、工艺流程4.1施工分块以保证工程质量为前提,根据站台板块及轨顶风道的结构长度及结构的形状来确定分块长度及施工缝的部位,以利于其结构施工的展开。
施工时为方便施工人员上下及材料运输等,先行施工22~23轴扶梯。
站台板及轨顶风道结构采用分段分部施工,从材料吊装预留口(28~29)分别向东西向,分为两个区域流水作业,并先施工轨顶风道,再紧跟站台板施工,如下图所示:同时,各施工区域划分原则以两块主体结构分段组成一个施工段进行安排,分段长度约50m,站台板和轨顶风道均分为5段,每段站台板、支撑墙、梁与小柱、轨顶风道底板及侧墙等均一次浇筑完成。
站台板及轨顶风道断面详图见下:站台板典型断面示意图轨顶风道典型断面示意图4.2施工顺序为合理安排站台板与轨顶风道施工的交叉作业,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为前提,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合理安排施工。
施工左线站台板时安排施工右线轨顶风道,施工右线站台板时安排施工左线轨顶风道。
4.3施工流程站台板:站台板下基面清理→预埋钢筋开凿、植筋→构造柱、支撑墙钢筋制安→构造柱、支撑墙模板安装→搭设支顶架→支顶架检查与加固→站台板模板安装→站台板钢筋制安→检查预埋件及预留孔洞→验收→浇筑砼。
轨顶风道:钢管支架搭设→预埋钢筋开凿、植筋→整体钢筋制安→风道底板、吊墙模板安装→预留孔洞检查→验收→浇筑砼。
5钢筋、模板及混凝土施工5.1钢筋施工5.1.1普通钢筋施工(1)结构钢筋加工在加工场(位于材料吊装口)按设计加工成型,采用25t汽车吊及人工运至现场绑扎,预留钢筋与后期安装的钢筋采用焊接连接。
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制作受条件限制时,只能由材料吊装口吊运至结构内再由人工搬运至负二层就近进行加工安装绑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