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章节题库(18世纪:革命烽火与新闻传播)【圣才出品

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章节题库(18世纪:革命烽火与新闻传播)【圣才出品

第三章18世纪:革命烽火与新闻传播一、概念题1.曾格案件[南京师大2008、2006年研;北大2007、2002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研]答:曾格案件是指关于美国新闻出版自由的一起著名案件,是后来美国宪法里“新闻自由”的伟大开端。

约翰·彼得·曾格是纽约一个普通印刷商,1733~1734年间,他的《纽约周刊》由于披露政府腐败而遭到起诉。

1734年法庭审理此案时,当时的著名律师安德鲁·汉密尔顿主动出庭为他辩护。

曾格案件在人类法律史上首次奠定了两个法律原则——“新闻自由”和“陪审团否决权”。

这两个原则后来在英美的宪法中都得到确认,尤其是“新闻自由”原则,二百多年来,陆续写入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

这一案件也被称为美国新闻史上的里程碑,它在美国新闻诉讼的司法实践上确立了三条基本原则:①诽谤必须是捏造事实,陈述事实的不是诽谤;②对诽谤罪要有事实真伪的证据,不能凭空指控;③判定出版物是否犯有诽谤中伤或煽惑人心的罪名,必须由陪审团做出裁决,不得由法官个人决定。

这三条原则实际上标志着“批评政府无罪的原则”在美国初步确立。

随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制定并于1791年批准生效,美国新闻自由第一次写入宪法,其法制化进程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2.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清华大学2009年研;人大2006年研]答: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是对现代世界新闻政策理念产生重大影响的宪法性文件。

1787年在费城召开的美国联邦制宪会议制定的美国宪法,没有将新闻出版自由等公民权利明确列入其中,遭到反联邦派的反对。

1789年,经过一番激烈斗争,各州虽然均已接受宪法,但1791年又通过了对宪法的10条修正案,后来称为《权利法案》,并成为宪法的一部分。

《权利法案》第一条明确规定,国会不得指定任何法律剥夺言论或新闻自由。

法案还规定了个人自由权利,包括宗教信仰自由、言论出版自由以及和平集会自由等。

至此,新闻出版自由作为宪法的重要补充得以在书面上确立下来。

1791年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在美国新闻传播史上的历史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3.潘恩[四川大学2005年研]答: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1809)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政论家,激进派作家,革命宣传鼓动家。

1776年1月发表政论小册子《常识》,呼吁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统治,参加北美独立战争。

后与保皇分子神学院院长展开论战写就《林中居民的信札》,猛烈抨击英国政府的暴政,坚决主张独立,号召人民拿起武器投入战斗。

在革命危急关头,他发表13篇《危机》鼓舞士气,由此成为美国报刊史上有名的政论文章。

托马斯·潘恩用自己的头脑、笔杆和勇气,为美国独立战争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也在美国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

4.塞缪尔·亚当斯答:塞缪尔·亚当斯是波士顿和整个殖民地民主激进派的领袖人物。

他于1772年出生于波士顿的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家庭,哈佛毕业生,是殖民地当时少有的高级知识分子之一。

亚当斯对美国革命的贡献首先来自于他奠定了这场伟大的独立运动的理论基础,亚当斯依据洛克的“社会契约”论和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论证了殖民者对北美十三州通知的不合理性和殖民地脱离英国的必要性,可谓美国“独立运动之父”。

亚当斯的另一贡献就是他把自己关于革命的独立观点,通过不懈持久的努力灌输到民众中去,点燃了革命之火。

其中,从事新闻宣传活动是亚当斯和他的亲密战友们的主要工作方式。

《波士顿公报》和“自由之子”组织是他的两个主要宣传阵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独立运动的历史进程是在亚当斯等人的鼓动和操纵下展开的,英国殖民当局因此刻薄地称亚当斯等人为“木偶背后的提线人”。

5.约翰·迪金森答:约翰·迪金森是殖民地温和派(辉格派)的代表人物。

他是一位精明冷静、讲求实际、很受殖民地有产阶层推崇的著名律师,更多的从财产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革命、独立、战争等重大问题。

1767—1768年间迪金森在激进的《宾夕法尼亚纪事报》上连续发表的12篇题为“宾夕法尼亚——农人来信”的系列政论文章中有力地传播了他的政治、经济观点,论证了英国政府的一系列征税侵犯了殖民地人民的正当权利。

除了“农人来信”系列政论文章以外,迪金森还在其他报刊上撰写文章反复宣传他的观点和意见,为革命准备了充分的舆论。

人们因此称誉他为“革命的笔杆子”。

6.詹姆斯·利文斯顿答:詹姆斯·利文斯顿是北美大陆上公认的保皇派——希望继续凭借门第、财产、地位及传统进行殖民统治的集团的代表。

他在1762年移民美洲,1773年各殖民地造反前夕,他创办了一份报纸,该报印刷精美、内容丰富、广告众多、影响颇大、行销殖民地各地甚至国外。

利文斯顿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的编辑,他思想保守、反对革命,采取了一种得当的编辑方针,高举客观、公正的旗帜,但讨论革命与独立等重大问题的结论却总是认为独立要不得,革命无道理。

莱克星顿事件后,利文斯顿公开成了一个有党派性的报人。

他把的报纸更名为《保皇公报》,其中充斥着对革命领袖们凭空捏造的攻击与污蔑,载满了反对革命的新闻和言论。

《保皇公报》被殖民地人民公认为是“利文斯顿的说谎公报”。

1783年,胜利了的纽约市独立派政府封闭了《保皇公报》,同其他被迫离开美国的保皇党人不同,利文斯顿继续留在纽约经营一家书店,直到1802年默默病逝。

7.利尔本答:利尔本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平均派领袖,杰出的出版自由战士。

他曾因将在尼德兰出版的清教徒小册子偷偷运到英国,被“星法院”判处终身监禁。

1640年,在革命风暴中,利尔本被释出狱。

内战中,积极参加革命斗争,成为平均派领袖。

平均派是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农村中下层农民利益的代表,主张颁布成文宪法,限制权力,建立分权制度,实现出版自由。

8.贝内特和《先驱报》[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研]答:1835年5月6日,詹姆士·戈登·贝内特在纽约创办的《先驱报》获得了成功。

为战胜《太阳报》,贝内特提出“人道主义”、“改革社会”、“自由民主主义”等口号,60年代该报发行量超过《太阳报》而居全国各报之首。

这份报纸在欧洲也被广为订阅,成为最受欢迎的一家美国报纸。

《先驱报》首次确立了报纸要以新闻报道为主体的原则,新闻报道的面广、速度快、文字通俗、议论辛辣。

警署新闻经常引起社会轰动,首创的华尔街新闻引起纽约商界的重视。

创办人贝内特因为使报纸闯入并干预了社会生活,被看作是美国第一个真正的记者。

9.《波士顿新闻信》答:l704年4月,约翰·坎贝尔创办美国第一张连续发行的报纸——《波士顿新闻信》。

坎贝尔是波士顿第一任邮政局长,他利用职务之便,把官方消息、车船信息、街谈巷议等编写成新闻信,供给一些政府官员,包括殖民地几位总督阅览。

该报每周出版一次,两面印刷,内容的三分之二报道英国政治、宫廷及欧洲战争新闻。

其余则为短讯,如船舶到达、传教、官吏任命、气象等。

最后一栏有少许广告。

该报在报名下,注有“政府核准发行”字样。

该报发行延续72年,在创刊初期还领过政府津贴。

革命期间支持保皇党被捣毁,但仍不失为殖民地时期具有悠久历史的三大报之一。

10.《人权宣言》答:1789年8月26日,国民会议通过了《人权和公民权的宣言》,简称《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纲领性文件,集中表达了18世纪启蒙思想家所阐述的政治主张。

宣言共十七条,开始便宣称:“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其中第十一条明确规定:“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承担责任。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出版自由的正式文件。

1791年法兰西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又正式将出版自由纳入其中。

11.《杜歇老爹报》答:《杜歇老爹报》是法国大革命中最受大众欢迎的报纸,1790年9月6日由阿贝尔创办。

“杜歇老爹”是法国民间戏剧中的角色,机智灵活,嫉恶如仇。

这份报纸创刊初期比较温和,随着革命的深入和保皇派真面目的暴露,它开始抨击贵族和天主教,表现出鲜明的革命立场和泼辣的战斗风格,深受群众喜爱。

12.《人民之友报》答:法国大革命时期最杰出的报纸之一,由马拉创刊于1789 年9 月12日。

该报代表了中下阶层民众的利益,主张消灭封建制度,将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到底。

马拉为此深受当局的迫害。

1792年9月,改名为《革命日报》。

人民之友报从一开始就以一份激烈论战的报纸、革命派的一个宣传工具的身份登上大革命的政治舞台。

马拉为它指定了三重功能:揭发反革命、教育人民以培养公民和革命者、推动人民进行革命。

它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主要喉舌,是法国大革命中最有影响的报纸。

二、简答题1.简述托马斯·杰斐逊的新闻自由观。

[南开大学2007年研]答:托马斯·杰斐逊是《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美国第三任总统、资产阶级革命家。

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上杰斐逊执笔起草了《独立宣言》,成为北美殖民地人民反英斗争的旗帜,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杰斐逊的新闻自由观认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