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湖湿地公园决策效益评估

太湖湿地公园决策效益评估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决策效益评估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湿地资源被开发破坏,生物的多样性也日渐减少,这些都带来了环境效益的巨大损失。

为了预防损失的加大,保护环境资源刻不容缓。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是2003年以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为目的建设的。

本文旨在通过环境效益分析的一些方法,计算太湖湿地国家公园建成后创造的效益,并进行分析,对其优势和不足进行讨论,以期为其创造更大的效益提供参考。

一、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简介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太湖之滨,“人间天堂”苏州市区的西部,是苏州高新区西部生态城的“中心花园”。

景区与“中国刺绣之乡”镇湖毗邻,规划总面积4.6平方公里,一期开放2.3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该公园是环太湖地区规模最大、原生态保护最完善的省级湿地公园。

由于太湖周边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旅游业的高度发展,太湖受到过度开发建设的威胁:湖滨带水环境质量明显下降、水陆生态系统结构受到严重破坏、人为干扰严重,原生植被不复存在、森林植被群落结构简单,景观质量差,生态环境的日益脆弱,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决心打造太湖湿地公园,改善太湖周边的生态环境。

从2003年起,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始对湖滨沿岸进行综合治理,着手恢复生态湿地,对度假区入口处向西全长约5.5公里的太湖岸线进行总体策划和设计。

2008年又进一步对中心区9公里太湖岸线全面实施湖滨生态湿地保护与恢复。

继2008年获批“省级太湖湿地公园”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湖滨湿地公园2009年12月正式晋升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截至2011年,太湖湖滨湿地公园已完成改造湖岸线14.5公里,完成围堰清淤100多万立方米,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逾万株、树木24000棵,在沿湖岸线种植乔木、草坪,设计景观小品修复名胜古迹,建成大型景观标志水风车和5公里人行木栈道,形成了风车堞影、栈桥探幽等八大生态景观,成为都市人走进太湖山水、亲近自然生态的绿色长廊。

太湖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鱼类的繁殖、栖息的场所。

从生态评价的研究进程来看,湿地生态评价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生态系统所处的状态进行评价,二是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自2003 年起,分3 期在太湖湖滨建造生态湿地公园,包括苏州高新区沿太湖大堤内侧1公里的生态敏感区和游湖水面,总面积近30平方公里。

一期工程为游湖中心水面及周边区域,总面积近4平方公里。

易道设计战斗营此次的“战斗”任务,主要是对游湖中心水面及周边区域的景观设计、生态营造、休闲与发展提出概念性设计方案,同时为苏州高新区太湖地区提出一个具有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规划愿景与策略。

二期为连通游湖与太湖的由河道与山体组成的生态廊道,三期为沿太湖岸线1公里的条状地带。

本文运用环境经济学的有关方法,就太湖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该湿地公园的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估,从而进行决策效益评估。

二、湿地经济评价湿地经济评价是为了使湿地资源的配置最大限度地为改善人民的福利状况服务。

也就是说,湿地的各种环境效益可以用它们提供给人们的商品和服务价值来衡量。

湿地总经济价值可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两种。

使用价值是按直接和间接区分的。

我们熟悉的鱼、薪材和游乐等属于直接使用价值;湿地功能,如保持营养、控制洪水、防止风暴、补给地下水、支持外部生态水系、稳定小气候等属于湿地间接使用价值。

湿地非使用价值是指湿地存在价值,如生物多样性、文化遗产价值等。

常见的评估湿地经济价值的评价技术有:(1)直接市场价格法:是指湿地生物多样性提供的物品和服务可以在市场上贸易所产生的货币价值,如湿地动植物产品和旅游服务等。

(2)效益(影子)价格法:使用市场价格,但经过调整用于转移支付、市场不完善和政策扭曲。

如果要求均等,可以引入加权平均,非市场物品可以影子价格计算。

(3)旅行成本法:来源于某地的环境效益的支付意愿,分析时使用货币额和人们访问该地的时间。

(4)生态功能法:建立资源或功能对经济产出的实际贡献的模型来测算非市场资源或生态功能在经济活动变化方面的价值。

(5)相关物品法:用非市场物品或服务与市场产品间的相互关系来推算价值。

易货法就是依靠非市场物品的实际交换。

直接代用品法简单地设定市场物品可以被非市场物品取代。

间接代用法也是依靠代用物品,但如果后者不在市场交换,它的价值是以产出变化来推算(直接代用品法与市场功能法相结合)(6)结构市场技术:用消费者的趋向来衡量支付意愿。

模拟市场(SM)建造实验市场,在这种市场货币只是易手而已;应急评价法(CVM)建造一种推测市场,推测出答卷人的支付意愿;应急排序(CR)按环境而不是价值排序。

(7)生产成本法:生态系统或自然资源对人类生产净效益的同时,也存在因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带来的生态影响,即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以及为消除这些损失而必须支付的费用,统称“生态代价”。

(8)以成本为基础的评价:假设保持环境的成本符合其价值,测算支付意愿。

间接机会成本(IOC)是使用生存非市场物品所花的劳力的潜在工资;恢复成本法(RSC)是使用恢复生态体系的物品或服务的成本;替代成本法(RPC)是使用代替环境物品和服务的人工代替物的成本;迁移法(RLC)是使用迁移受威胁的社区所需的成本;避免破坏成本法(DC)是假设破坏的测算值就是价值。

表1 太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估方法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原理,并结合当地的实际调查研究,确定研究区湿地主要生态系统功能见图1图12.1 直接利用价值2.1.1 物质生产价值太湖度假区湖滨湿地建设工程已经完工,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产品主要以芦苇为主,物质生产价值采用较为常用的市场价值法进行估算:V= ΣYi·Pi式中,V为物质产品价值,Yi 为i 类物质的产量,Pi 为第i 类物质的市场价格现已恢复芦苇种植56hm2,平均产量按8.96t/hm2计算,则每年可收割芦苇近500t 按照当地芦苇的市场价格600元/t 计算,可求得,V=500×600=30(万元)2.1.2 休闲旅游价值太湖湿地公园是集水生植物欣赏生态湿地体验、山水人文景观、休闲水上运动、旅游观光度假为一体的原生态休闲公园。

年人流量为50万人,门票60元/人,获得的休闲旅游价值=50×60=3000(万元)2.2 间接利用价值2.2.1 大气组分调节服务价值大气组分调节服务包括生态系统固定CO2和释放O2的价值,同时也要考虑到CH4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CH4的单分子增温潜势是CO2的20倍,是地球上仅次于CO2的最重要的温室气体,这就要求不仅要对生态系统对人类提供服务的正面影响做出估算,同时还要考虑其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正确的反映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2.2.1.1 固定CO2和释放O2价值估算CO2的固定量可以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得到: 6CO2+12H2O=C6H12O6+6O2 +6H2O,即每生产1g干物质需要1.629CO2,释放1.29O2则有年固定CO2量=年植物生产量×1.62根据CO2分子式和原子量,C/CO2 =0.2729,则有固定纯C量=固定CO2量×0.2729,同样释放O2 量=植物生物量×1.2 由表3可知,一期恢复工程湿地植被固定CO2价值为572551元目前,中国工业氧的现价为0.4元/kg,则可得到一期恢复工程湿地释放O2的价值,即释放O2的价值=总生物量×1.2×单位O2的价值=2000t/a×1.2×400元/t =960000元=96万元。

表3 研究区湿地固定CO2的价值2.2.1.2 CH4价值估算大气中CH4的主要来源有动物田地天然湿地动物粪便和其他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城市固体废弃物和污水处理生物体燃烧煤矿和石油,以及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泄漏相关研究表明,芦苇湿地CH4 排放的平均通量为0.520mg/m2h,湖区芦苇总面积56hm2,故得出湖区CH4排放总量为14.7t C,即19.6t CH4 Costanza( 1997) 在对全世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估算时,根据OECD中对气候变化的经济学分析中提出的CH4的散放值,来对它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采用0.11$/kg,根据计算得到CH4 排放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4876元。

2.2.1.3 大气组分调节功能价值的估算固定CO2和释放O2价值减去温室气体CH4排放损失价值,即为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大气调节功能价值,根据以上估算的结果,太湖度假区恢复工程湿地气体调节的价值约为572551+960000-14876=1517675元=151.7万元。

2.2.2 调蓄洪水价值研究区为长14.5km的条形湖岸带,采用影子工程法,调蓄洪水的面积按湖岸向湖心延伸500m计算,平均深度取太湖平均深度1.9m,即与芦苇种植区面积相同( 这样计算肯定小于实际调蓄洪水的量) 首先计算研究区调蓄洪水量,然后根据储存这么多洪水需要的库容量所需要的工程造价来求得调蓄洪水的价值,国内目前建设1m3库容投入成本为0.67元/m3调蓄洪水价值=调水总量×单位蓄水量库容成本=14.5km×500m×1.9m×0.67元/m3=923万元2.2.3 净化水体功能价值采用模糊数学法,通过计算水资源价值来确定湿地的净化功能价值。

不同水质的水资源具有不同的价格,污水在进行净化前和净化后的价值变化之差,就是净化功能的价值降解污染物价值的估算通常用替代法,即根据污水处理厂净化主要污染物的总花费和湿地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来估算湿地降解污染物的价值,中国陆地湿地生态系统废物处理功能的单位面积价值为16086.6元/hm2a( 表4) 因而,研究区内湿地的净化价值为16087元/hm2a×230hm2=370万元。

表4 中国陆地湿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此外,根据太湖度假区统计资料,56hm2的芦苇湿地每年吸收太湖水中的总氮27.58t; 年削减湖水总磷3.08t,将现有劣类的水净化成类水的量和区域分别为1720万t 和1146万m2并将芦苇湿地水质监测与太湖水质监测的平均数据进行对比( 表5)表5 芦苇湿地水质与太湖水质监测的平均数据对比运用生产成本法来估算一期工程芦苇湿地净化污水的价值,目前国家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成本为1600-3300元/104t( 包括水投资成本水运行费水污泥处理投资成本水污泥处理运行费等) ,现取平均价值为2450元/104t,可得研究区湿地的水体净化价值为1720t ×2450元/104t =421万元,根据数学模糊法和生产成本法计算得到的研究区净化水体的价值相差不大,本文以前者为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