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课件6物料搬运系统分析与设计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课件6物料搬运系统分析与设计
距离,因此,移动分析必须建立相似物料搬运作业与具 体布置结合的基础上。
1、收集各种移动分析的资料——包括:
• (1)物料的类别和基本特征
• (2)路线的移动距离和路线的具体情况(弯曲程度、 路面情况、气候与环境、拥挤程度、起止点组织情况)
• (3)搬运物流强度:
•
搬运物流强度=搬运量*搬运距离
• 2、移动分析方法
WHEN
搬运什么 + 何地 + 何时
HOW
WHO
怎么做 + 何人做
否定
物料
+
搬运
方法
分析物料搬运问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1) (2) 理化特征 数量
(3) 区域
(4) 起点与
终点
(5) 路线与
距离
(6) 次数
(7) 速度
(8) 搬运 单位
(9) 搬运 设备
(10) 人工
三、搬运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要素
第六章 物料搬运系统分析与设计
目录
第一节 搬运系统分析与设计概述 第二节 搬运系统设计的基础分析 第三节 物料搬运方案的设计 (重点)
为什么要进行物料搬运系统的设计? 物料搬运(material Handling)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也是衔接其他物流活动的桥梁与手段,其活性程 度和系统合理化对企业的物流效率与效益有至关重要的 影响。
3、容器或托架搬运
用托盘和托架、袋、包裹、箱子或板条箱、堆垛和捆扎 的物品、叠装和用带绑扎的物品、盘、篮、网兜都是单 元化搬运的形式。
• 传统搬运、储存设备
• 1、传输带——这是一种将物料沿固定路径移动的装置,可以通 过电气、重力或手工等方式对其进行操作,特点是连续动作、循 环动作、持续载荷、路线固定。常见滚轴式、皮带式、托盘式和 高架式。
设计要素
影响特征
P产品(物料、零 产品和物料的可运性取决于物品的特性和所用容器的特征。而
件、物品)
且每个工厂都有其经常搬运的某些物品
Q数量(产量、用 量)
R路线(起点至终 点)
数量有两种含义:1、单位时间的数量(物流量);2、单独 一次的数量(最大负荷量)。不管按哪种含义,只要搬运的数 量愈大,搬运所需的单位费用就愈低
T时间(时间性、 一项重要的时间因素(即时间性)是:物料搬运必须按其执行
规律性、紧迫性、 的规律;另一重要因素是时间的持续长度――指这项工作需要持
持续性)
续多长时间;紧迫性和步调的一致性也会影响搬运费用
四、搬运系统设计的原则
1、规划原则 2、系统化原则 3、物流顺畅原则 4、精减原则 5、利用重力原则 6、充分利用空间原则 7、集装单元化原则 8、机械化原则 9、自动化原则 10、最少设备原则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中常见问题
• 搬运通道不畅通(交叉)--流动原则(搬运不是为搬运而搬 运)
• 搬运动作不连续--连续搬运最经济 • 搬运路线曲折--最短距离原则 • 搬运容器不标准(国际公认标准基础模数尺寸为
600mm*400mm)——搬运机械应根据标准模数决定其性能 参数) • 搬运活动未从系统考虑--系统化原则(把各种搬运活动当作 一个整体,其范围包括供货厂商、收货、储存、生产、检验、 包装、发货、运输和消费用户。) • 搬运设备缺乏柔性--柔性原则(用叉车(堆、卸、搬)) • 搬运系统与生产系统不均衡
注:活性是指从物的静止状态转变为装卸搬运运输状态的难易程度
据国外统计:在中等批量的生产车间里,零件在机床 上的时间仅占生产时间的5%,而95%的时间消耗在 原材料、工具、零件的搬运、等待上。物料搬运的费 用占全部生产费用的30%--40%。
SO,进行搬运系统分析,设计合理、高效、柔性的物 料搬运系统,对压缩库存资金占用、缩短物流所占时 间,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输带种类 滚轴式
皮带式 托盘式 高架式
非柔性不可重构传输带优缺点
优点
缺点
可搬运热的材料 容易安装
可作临时储存物料用
不适合传送易变形的物品 只能处理表面光滑的物品
可处理精细物品
可倾斜
拉力不易控制
速度快、噪音小
有利于自动化
受托盘尺寸限制
物料易排列
速度慢
节约地面空间 布局简单
可临时存物
减少了可用空间 屋脊需有承载力
• 4、货架——为解决“先入先出”的困难,提高货物存放数量,就须采用 货架。常见有悬臂式、流动式和货格式。货架的选取须注意货格净空尺 寸、货架刚度和牛腿位置精度。
• 5、货物载体——是指承载货物的容器,可以有托盘、托板、滑板、专用 集装箱、专用堆放架、硬纸板箱等。常用的是托盘(平式、箱式、柱 式)。国际标准化组织建议的托盘标准尺寸为:800mm*1200mm、 1000mm*1200mm、1016mm*1219mm、1100mm*1100mm。
第一节 搬运系统分析与设计概述
一、概述 1、搬运系统的含义
物料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范围内为改变物料的存放状 态和空间位置,利用各种器具、采用各种方法对物料 进行水平与上下移动。要完成这些移动、改变物品空 间位置,就要有相应的作业人员、移动设备和容器 (搬运单元)、移动路线系统。
物料、作业人员、移动设备与容器(搬运单元)、移动 路径的组合就构成了物料搬运作业系统。
2、布置 3、各项移动的分析 4、各项移动的图表化 5、物料搬运方法的知识和经验
6、初步搬运方案 7、修改与限制 8、各项需求的计算
方案X
方案Y
方案Z
9、评价
最佳布置方案
第二节 搬运系统设计的基础分析
一、物料的分类
把生产系统所需储运的全部物料按搬运和储存的技术 要求进行分类,要特别注意它们的形式、特征和性质, 因为这些因素影响搬运和储存的技术要求最大。一般 可分为8个基本类型:
2、搬运系统分析
搬运系统分析(System Handling Analysis,简称 SHA)就是为了解搬运系统的合理化程度,减少搬运 作业工作强度,为消除不必要的搬运作业活动、提高 搬运活动的活性指数,对构成物料搬运系统的物料、 人员、移动设备与容器(搬运单元)、移动路径及其影 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各种移动图表化,为系统布置 设计优化提供决策依据,以促进设施内部物流活动合 理
25t
18t 30m18t
C
18t 66m
D
18t48m
75m 18t
F
E
距离与物流指示图
第三节 物料搬运方案的设计
一、物料搬运路线与设备决策
物料搬运方法是物料、搬运路线、设备和容器(搬运单 元)的总和。
搬运路线系统
物料
运输容器(单元)
物料搬运设备
搬运路线系统
(1)直接型路线系统 各种物料能各自从起点移动到终点
依 据
区域进出分析法
每次对一个区域进行观察,收集运进运出这个区域的一 切物料的有关情况,每个区域要编制一个物料进出表 (见下表)。
物料进出表
运进
物料 品种 或类 别
每单位时间数量 来自 单位 平均 最大
区域
物料 品种 或类 别
运出 每单位时间数量
单位 平均 最大
去往
•3、编制搬运活动一览表,并在布置图上绘 制流程图——将各项移动的分析结果标注在 布置图上,起到了一目了然的作用。
需导轨 只能与托盘配合 路径固定,不柔性
堆高机 正面吊
3、工业车辆——这是一种轮式无轨运输装备,特点 是可独立运行,进行流动作业。
种类 卡车
叉车
非柔性不可重构车辆优缺点
优点
缺点
传输路径灵活 可传输体积的大、重量
大的物体
操作空间大 维护费用高
操作灵活、转弯半径小 劳动强度低
有一定提升能力
一般与托盘配合使用 不适合长距离传输
距离长
物料搬运路线类型
物 流 量 复杂搬运设备 复杂运输设备 大
物 简单搬运设备 流
量
小 距离短
简单运输设备 距离长
物料搬运设备
运输单元的选择
1、散装搬运
在散装运输中必须不被破坏,不受损失,或对周边环 境不造成任何危险,散装搬运通常要求物料数量很大。
谷物的散装搬运
2、单件搬运 常用于尺寸大、外形复杂,容易损坏或抓取或用架子支 起的物品。
滚轴式传输带
皮带式传输带
托盘式传输带
高架式输送带
2、起重机——这是一种将重物提升、降低或传输 的装置,特点是间歇动作、重复循环、短时载荷、升 降运动。常见高架吊车、堆垛机。
种类 高架吊车
堆垛机
非柔性不可重构起重机优缺点
优点
缺点
可处理较重物料
需加固系统
节约地面空间
柔性差
提升距离大
操作慢、安装费高
自动化程度高 可高层、高密度存储
分析的内容: 一:搬运的对象物料 二:移动的路径方向 三:移动所采用的搬运器具(搬运单元)
3、搬运系统设计的目标
搬运作业人员、移动设备与容器、移动路径与设施 布置形成最佳组合。建立一个包括人员、程序和设 施布置在内的有效工作体系。
二、搬运系统分析设计方程式(5W1H)
WHY 为何搬运
WHAT
WHERE
搬运活动与外部系统的衔接保持顺畅化
1、外部衔接 2、总体搬运方案
确定各主要区域之间的物料搬运方法。 对搬运的基本路线、搬运设备大体的类
型有运输单元或容器做出总体决策
3、详细搬运方案 4、方案实施
调试,验收,实施
2、搬运系统分析设计(SHA)的基础流程模式
设计要素:P、Q、R、S、T 1、物料的分类
• (1)流程分析法——每次只观察一类产品或物料,并跟 随其沿着整个生产过程收集资料,最后编制成流程图。 该方法适合物料品种很少的情况。
• (2)起止点分析法——分两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