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湘文化和湖湘精神的体现:《湖南九章》

湖湘文化和湖湘精神的体现:《湖南九章》

湖南九章由湖南大学文学院倡议发起并在红网大力支持下进行的《湖南九章》征集评选活动,历时两个月,经由广泛热烈的网络评选和权威审慎的专家评选最后选定。

这九篇经典之作是:屈原《湘君》、贾谊《鵩鸟赋》、陶渊明《桃花源记》、范仲淹《岳阳楼记》、周敦颐《爱莲说》、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序》、王夫之《船山记》、杨度《湖南少年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其中米芾的《潇湘八景图诗序》,是网友推选并经专家议定入选的作品。

《湖南九章》评选活动的倡议开展首先缘于对湖湘文化的传承。

湖湘文化是湖南人的血脉和精神支柱。

培育并饱受湖湘文化滋养的湖南的山、湖南的水和湖南的人,自古以来,深受世代文人墨客的青睐,他们泼墨如水,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堪称经典的文学篇章。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对这些描写湖南的优秀文学作品的精心萃取和集中展示,深入发掘与解读其中所体现的湖湘精神内涵,推进广泛阅读和广泛传播,促进三湘子弟湖湘文化自信的提升,为建设美好新湖南提供新的精神支撑。

目录1.潇湘晨报2012年7月12日文章:《重温经典九章,品味湖湘文化精髓》……………………………………………………………3-82.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9)3.杨度《湖南少年歌》…………………………………… 10-144.陶渊明《桃花源记》…………………………………… 15-165.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17-226.周敦颐《爱莲说》 (23)7.屈原《湘君》…………………………………………… 24-258.范仲淹《岳阳楼记》…………………………………… 26-279.贾谊《鵩鸟赋》………………………………………… 28-2910.王夫之《船山记》 (30)潇湘晨报:重温经典九章,品味湖湘文化精髓2012年7月12日本报记者胡力丰实习生彭梅桂屈贾传统、忧乐情怀;经世致用、湖南血性;桃花源里、橘子洲头……往哲先贤们的历史步履散落在这片莽莽苍苍的大地上,成就了湖湘千百年来不朽的文化传奇。

这些经典篇章,或记江山胜迹,或抒高古情怀,或多哲学思辩,开创、培育或滋润着博大精深的湖湘精神,有助于文脉流转,有助于思想传承,其文化内涵超迈六合,横绝古今,散发着亘古不变的光辉。

从今天起,我们将陆续推出《湖南九章》专题报道,踵武前贤,探访胜地,揭开尘封的历史印记,重温经典,品味湖湘文化精髓。

近日,代表湖湘文化精神的《湖南九章》评选结果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明伦堂揭晓。

沿着这9篇经典之作,我们先来体味一段湖湘文化之旅。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山水洲城尽显风流探访地:长沙橘子洲万山红遍,一派壮丽秋景;风华正茂,一段峥嵘岁月;中流击水,一腔拿云心事。

一首《沁园春·长沙》,写尽了山水洲城长沙的风流情态。

(2)杨度《湖南少年歌》:体现湖南人血性精神探访地:湘潭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湘潭人杨度的《湖南少年歌》中的这两句,形象地道出了湖南人的血性精神。

(3)陶渊明《桃花源记》:田园情结终极关怀探访地:常德群山环抱,桃花掩映,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便是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是陶渊明田园理想的形象展示,是他田园情结的终极关怀,也是他田园人生的最后归宿。

在纷繁芜杂的当下,追寻陶渊明,去寻找、感受那美丽而神秘的田园风光,别有意味。

(4)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诗画并茂探访地:长沙湘潭衡阳永州岳阳等地在《湖南九章》中,米芾的《潇湘八景图诗并序》是网友推荐入选的。

潇湘夜雨、山市晴岚、远浦归帆、烟寺晚钟、渔村夕照、洞庭秋月、平沙落雁、江天暮雪,8首诗8幅画,相得益彰,画为诗心,诗托画意,品诗,观画,别有一番情趣。

潇湘八景,分布在长沙、湘潭、衡阳、永州、岳阳等地。

《潇湘八景图诗并序》形象地展示了湖南的锦绣山河,地域特色明显,丰富了《湖南九章》的内容。

(5)周敦颐《爱莲说》:君子高洁探访地:永州“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优美的文笔,精妙地展现出作者飘然于尘世之外的高洁不凡。

周敦颐,号濂溪,湖南永州道县人,理学开山鼻祖。

胡遂介绍,以莲花喻君子,周敦颐是第一人。

《爱莲说》仅百余字,简短,但意蕴隽永。

正如《湖南九章》所要传达的精神: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

(6)屈原《湘君》:“湘女多情”文学源头探访地:洞庭湖、君山斑竹一枝千滴泪,在今天的岳阳君山,二妃墓和独有的斑竹见证着远古时代的爱情。

当年舜帝的妃子娥皇、女英南下苍梧寻找舜帝,来到君山,死后化为湘水女神,舜为湘水男神湘君。

《湘君》描写了湘夫人思念湘君而临风企盼,久候不见的那种怨慕与神伤,文字缠绵悱恻。

在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郭建勋看来,这大约是“湘女多情”可回溯的文学源头。

(7)范仲淹《岳阳楼记》:忧乐天下与悲喜情怀探访地:岳阳气势“衔远山,吞长江”,壮景“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情怀是心忧天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岳阳楼最早是三国时期鲁肃的阅兵台,后在唐朝建楼,与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

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胡遂介绍,在《湖南九章》作品遴选中,范仲淹《岳阳楼记》位居榜首。

(8)贾谊《鵩鸟赋》:“卑湿”中提升生命境界探访地:长沙太平街长沙何其有幸,在屈原投江百多年后,又迎来了“才调无伦”的贾谊。

从此,长沙在文化地理上不再偏于一隅。

今天,在长沙城区,沿着一条名叫“太平”的麻石古街探访,贾谊故居的门楣和灰墙青瓦院落,使人恍然回到贾太傅所处的当年。

在长沙这个气象万千、朝云暮雨,被贾谊说成“卑湿”的地方,从长安贬谪到此的他,借人与鵩鸟问答,展现了对生命忧患的思考,对人生哲理的探寻,卑湿的地理提升了他的生命境界。

(9)王夫之《船山记》:六经责我开生面探访地:衡阳湖南有双璧,一是洞庭湖,一是南岳。

《船山记》可算南岳所在地衡阳地区的代表作品。

“船山,山之岑有石如船,顽石也,而以之名。

”王船山是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以“顽石”自喻,一生主张经世致用,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今天,船山书院、船山广场在衡阳多处可见。

衡阳雁去,船山先生成一家之言,留下一片斑斓的历史风景,化为一块中国传统文化含金量丰富的“顽石”。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湖南少年歌杨度我本湖南人,唱作湖南歌。

湖南少年好身手,时危却奈湖南何?湖南自古称山国,连山积翠何重叠。

五岭横云一片青,衡山积雪终年白。

沅湘两水清且浅,林花夹岸滩声激。

洞庭浩渺通长江,春来水涨连天碧。

天生水战昆明沼,惜无军舰相冲击。

北渚伤心二女啼,湖边斑竹泪痕滋。

不悲当日苍梧死,为哭将来民主稀。

空将一片君山石,留作千年纪念碑。

后有灵均遭放逐,曾向江潭葬鱼腹。

世界相争国已危,国民长醉人空哭。

宋玉招魂空已矣,贾生作吊还相渎。

亡国游魂何处归,故都捐去将谁属?爱国心长身已死,汨罗流水长呜咽。

当时猿鸟学哀吟,至今夜半啼空谷。

此后悠悠秋复春,湖南历史遂无人。

中间濂溪倡哲学,印度文明相接触。

心性徒开道学门,空谈未救金元辱。

惟有船山一片心,哀号匍匐向空林。

林中痛哭悲遗族,林外杀人闻血腥。

留兹万古伤心事,说与湖南子弟听。

于今世界翻前案,湘军将相遭诃讪。

谓彼当年起义师,不助同胞助胡满。

夺地攻城十余载,竟看结局何奇幻。

长毛死尽辫发留,满洲翎顶遍湘州。

捧兹百万同胞血,献与今时印度酋。

英狮俄鹫方争跃,满汉问题又挑拨。

外忧内患无已时,祸根推是湘人作。

我闻此事心惨焦,赧颜无语谢同胞。

还将一段同乡话,说与湘人一解嘲。

洪、杨当日聚群少,天父天兄假西号。

湖南排外性最强,曾侯以此相呼召。

尽募民间侠少年,誓翦妖民屏西教。

蚌鹬相持渔民利,湘粤纷争满人笑。

粤误耶稣湘误孔,此中曲直谁能校?一自西船向东驶,民教相仇从此起。

此后纷纭数十春,割土赔金常坐此。

北地终招八国兵,金城坐被联军毁。

拳民思想一朝熄,又换奴颜事洋鬼。

国事伤心不可知,曾、洪曲直谁当理。

莫道当年起事时,竟无一二可为师。

罗山乡塾教兵法,数十门生皆壮儿。

朝来跨马冲坚阵,日暮谈经下讲帷。

今时教育贵武勇,罗公此意从何知?江、彭游侠时惟耦,不解忠君惟救友。

意气常看匣里刀,肝肠共矢杯中酒。

江公为护死友骨,道路三千自奔走。

曾侯昔困南昌城,敌垒如云绕前后。

彭公千里往救亡,乞食孤行无伴偶。

芒鞋踏入十重围,大笑群儿复何有!桂阳陈公慕嚣述,湘乡王公兵反侧。

大势难将只手回,英雄卒令吞声没。

更有湘潭王先生,少年击剑学纵横。

游说诸侯成割据,东南带甲为连横。

曾胡欲顾咸相谢,先生笑起披衣下。

北入燕京肃顺家,自请轮船探欧亚。

事变谋空返湘渚,专注《春秋》说民主。

廖、康诸氏更推波,学界张皇树旗鼓。

呜呼吾师志不平,强收豪杰作才人。

常言湘将皆伧父,使我闻之重抚膺。

吁嗟往事那堪说,但言当日田间杰。

父兄子弟争荷戈,义气相扶团体结。

谁肯孤生匹马还,誓将共死沙场穴。

一奏军歌出湖外,推锋直进无人敌。

水师喷起长江波,陆军踏过阴山雪。

东西南北十余省,何方不睹湘军帜?一自前人血战归,后人不叹《无家别》。

城中一下招兵令,乡间共道从军乐。

万幕连屯数日齐,一村传唤千夫诺。

农夫释耒只操戈,独子辞亲去流血。

父死无尸儿更往,弟魂未返兄逾烈。

但闻嫁女向母啼,不见当兵与妻诀。

十年断信无人吊,一旦还家谁与话?今日初归明日行,今年未计明年活。

军官归为灶下养,秀才出作谈兵客。

只今海内水陆军,无营无队无湘人。

独从中国四民外,结此军人社会群。

茫茫回部几千里,十人九是湘人子。

左公战胜祁连山,得此湖南殖民地。

欲返将来祖国魂,凭兹敢战英雄气。

人生壮略当一挥,昆仑策马瞻东西。

东看浩浩太平海,西望诸洲光陆离。

欲倾亚陆江河水,一洗西方碧眼儿。

于今世界无公理,口说爱人心利己。

天演开成大竞争,强权压倒诸洋水。

公法何如一门炮,工商尽是图中匕。

外交断在军人口,内政修成武装体。

民族精神何自生,人身血肉拼将死。

毕相、拿翁尽野蛮,腐儒误解文明字。

欧洲古国斯巴达,强者充兵弱者杀。

雅典文柔不足称,希腊诸邦谁与敌?区区小国普鲁士,倏忽成为德意志。

儿童女子尽知兵,一战巴黎遂称帝。

内合诸省成联邦,外与群雄争领地。

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

诸君诸君慎如此,莫言事急空流涕。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尽掷头颅不足痛,丝毫权利人休取。

莫问家邦运短长,但观意气能终始。

埃及波兰岂足论,慈悲印度非吾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