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实验动物概述

医学实验动物概述


4.无菌动物
无菌动物(Germfree animals,GF):用现有 的检测技术在动物体内外的任何部位均 检不出任何活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无菌动物必须是生来就是无菌的。饲养 于隔离系统。
5.悉生动物
悉生动物(Gnotobiotic animals,GN):指在 无菌动物体内植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又 称已知菌动物或已知菌丛动物。饲养于隔 离 系 统 。 分 为 单 菌 ( Monoxenie ) , 双 菌 (Dixenie),三菌(Trixenie),多菌(Polyxenie)动 物。
1.普通动物
普通动物(Conventional animals, CV): 是 在微生物学控制上要求最低的动物,要 求不携带人兽共患病和动物烈性传染病 的病原。饲养于开放系统。
2.清洁级动物
清洁级动物(Clean animals, CL):除普通动 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 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
二、常用品种品系
二、主要品系 1.日本大耳白兔 2.新西兰白兔 3.青紫兰白兔 4.中国白兔。
日本大耳白
日本大耳白兔
三、应用
热源反应、免疫学、生殖医学、眼科、 心血管病、微生物、皮肤反应、遗传病、 避孕药研究等
第四节 其它实验动物
一、豚鼠: 分类:啮齿目、豚鼠科、豚鼠属。又名
荷兰猪、天竺鼠、海猪。齿式: 1013/1013。染色体32对。 属草食动物, 盲肠发达,胃壁薄,胆小温顺,对外界 刺激敏感,喜群居,听觉发达,喜安静 干燥清洁环境。孕期65—70天,胚胎发 育完全,寿命4—5年 。 常用于免疫学、传染病、药物学、营养 学、耳科学等研究等
二、犬
属于食肉目、犬科、犬属。齿式:乳齿: 3140/3120 成年齿:3142/3142。嗅觉、听觉灵 敏易于驯养调教。环境适应能力强、视力差, 对移动物体感觉灵敏,红绿色盲。喜食肉类, 雄性好斗。汗腺不发达。性成熟8—10个月、 孕期58—63天,春秋季发情,寿命10—20年, 染色体39对。
医学实验动物概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及内容
一、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
1、实验动物: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 及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 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物制品或药品鉴定以 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用动物:用于实验的动物的统称,它包 括实验动物、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实验动物 来源于野生动物或家畜家禽,但又不同于野生动 物和家畜家禽。
SPF设施监控
二、环境控制
1. 人员管理 2. 物品控制 3. 环境设施监护 4. 设施运行与管理
二.微生物控制
1. 常见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的危害性 及防治。
第二章 实验动物遗传分类和应用
按基因分类 1.不同基因类型: 封闭群:即一个种群动物位于固定地点,5年 以上不从外部引进任何新种,仅在群内随机交 配繁殖。该动物可来源于近交系或非近交系, 能保持群体一般特性,且易大量繁殖。目前 常用者为昆明系小鼠、Wistar大鼠、青紫蓝 兔等
2.同基因类型
(1)普通近交系 (2)重组近交系 近交系 (3)同源突变近交系 (4) 同源导入近交系 (5) 同源分离近交系 (6)杂交F1代动物
C3HXIF1 NZBXNZWF1
第三章 微生物控制及等级分类
据微生物净化程度,我国分为四类 饲养环境各不相同
一.实验动物的等级分类
普通动物(Conventional animals, CV) 清洁级动物(Clean animals, CL) 无特殊病原体动物 无菌动物(Germfree animals,GF)
第二节 大鼠
一、 生物学特物性
分类:哺乳纲、啮齿目、鼠科、大鼠属。 由褐家鼠变种而来。齿式1003/1003。性 情温顺,易于调教,嗅觉发达,味觉差, 对营养缺乏敏感,喜安静,噪声和不适光 照对繁殖影响大,对环境敏感。汗腺不发 达;无胆囊。肝再生能力强,不能呕吐。 染色体12对,寿命2.5—3年。妊娠期19— 23天,性周期4—5天。体温39(38.5— 39.5)℃。心率475(370—580)次/分。 呼吸85.5(66—114)次/分。
N:NIH—nu/nu
杂交一代动物
一. 概念 二. 特点及应用
一. 概念
杂交一代动物(F1---Hybrid) :由 二个不同 近交动物杂交所生的第一代动物。
遗传均一,表型相同 父系: 母系:
二. 特点及应用
1.遗传和表型一致性 2.杂交优势 3.遗传组成的杂合性 4.同基因性:BALB/cXCBA 5.两个亲本互交,能表达所用品系性别
并不得有遗传漂变,突变和遗传污染发生.
(二)近交系动物
1.近交系:至少经过20代以上连续全同胞 或亲子交配,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 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 祖先的动物群。近交系数达98.6%以上。
不同近交系:近交而固定的基因不同,遗传 差异很大.
3.近交系特征
(1)基因位点纯合性、(2)遗传组成同源 性、(3)表型一致性、(4)长期遗传稳 定性、(5)遗传特征的可分辨性、(6) 遗传组成的独特性(个体性)、(7)敏 感性、(8)近交衰退, (9)分布广泛性、 (10)背景资料和数据的完整性.
大,小鼠,兔,豚鼠,犬
第一节 小鼠
一、生物学特性 分类:哺乳纲,嚙齿目,鼠科,鼠属,小
家鼠种。 齿式:1003/1003=16,门齿终身生长
小鼠
无汗腺,尾有散热、平衡、自卫等功能。胃容 量约1-1.5毫升。雄性脾脏大于雌性约50%。 淋巴系统发达。雌性为双子宫,乳腺发达,繁 殖力强,生长期短,成熟早,为全年多发情动 物。性情温駲,对环境敏感,喜黑暗安静环境。 染色体20对,寿命约2—3年,成年体长约110毫 米,体重18-40克。体温37-39℃。呼吸140— 210次/分,平均163次/分。心率310—840次/分。 雌性发情期4—5天、孕期19—21天。
封闭群
一、概念 二.特点及应用 三.命名
一、概念
封闭群(Closed colony):是以非近亲交配方式 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种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 的血缘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每代 近交系数 F增加量少于1%,即:ΔF<1%
二.特点及应用
1.遗传组成有很高的杂合性 :生产基础群.遗 传力研究.药理学研究
二、发展趋势
以标准化为中心,加强新技术的应用。优化实 验动物,有效的研究使用实验动物。
第二章 实验动物标准化
一、标准化意义 保证动物实验结果具有好的敏感性、准确性和重 要性。 二、标准化内容 1.实验动物质量的标准化:微生物、遗传学控制。 2.生产和实验条件的标准化:环境设施、营养控 制。 三、标准化产实施 1. 建立实验动物标准化法规体系。 2 . 推行合格证制度。 3. 形成全方位的标准化实验动物生产、应用及 管理系统。
国际上专用于实验的品种主要为毕格犬 (Beagle)。常用于外科学、药理、毒理学实 验、基础医学、传染病研究。
奇娃娃
第四章 实验动物环境控制
第一节 环境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一、环境因素分类 1.气候因素、 2.理化因素、 3.居住因素、 4.营养因素、 5.生物因素。
二、环境因素对动物质量和实验 结果的影响
品系
一.近交系基本特点
(一)概念 1近交:群体中有意识地选用遗传学上血缘关系 较近的雌雄个体,既有共同祖先的个体(兄妹,父 女,母子)之间进行交配. 作用:种群接近纯和.
培养近交系必须手段,以兄妹交配为多
2.近交引起变化
近交衰退:生长,成活,生育,抗病,适应性减退 原因:隐性有害基因暴露
破坏多基因平衡 育成的近交系,为保持遗传特点,必须继续近交,
无菌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和普通动物特点比较
实验项目
无菌动物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普通动物
传染病 寄生虫 实验结果 应用动物数 统计价值 长期实验 自然死亡率 长期实验存活率 实验的准确设计 实验结果的讨论价值
无 无 明确 少数 很好 可能好 很少 100% 可能 高
无 无 明确 少数 可能好 可能好 少 约 90% 可能 中
二、常用品种品系
1.封闭群:SD、Wistar。 2.近交系:F344、ACL、SHR及WKY
SD
三、医学应用
生理学、营养学、药理学、毒理学、肿 瘤、遗传学、传染病学、心血管、内分 泌、计划生育、外科学、老年病、行为 学、放射医学、中医学、肝胆研究等。
第三节 兔
分类:哺乳纲、兔形目、兔科、兔属。 (由野生穴兔驯化而成)齿式:2033/1023。 染色体22对。草食性动物,性温柔,听觉、 嗅觉灵敏,有夜行性和嗜眠性。喜干怕热, 有啮齿动物行为和食粪性。刺激排卵,孕 期约30天。甲状旁腺分布较散,眼球巨大, 耳大血管清晰。体温38.5—39.5℃,对致热 物质反应敏感。有特殊的血型和唾液型。
二、主要品种品系
1. 封闭群:KM、ICR、NIH 2. 近交系:C57BL/6、C3H/HE、BALB/C、
DBA/2、CBA、A、AKR、TAI、TA2、 615
ICR
BALB/c白化
DBA/2浅灰色、 C57BL/6J黒色
三、在医学中应用
药物评价,毒性试验,肿瘤研究,传染病
研究,遗传学及遗传病研究,免疫学,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病,计划生育研究等。





肿瘤学






免疫学






药理学






生物化学






生理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