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赶考之复试(一)此刻坐在回归阜阳的火车上,似乎恢复了平静,心里有很多话要说,呵呵,只是想随便写点什么,恩恩,我喜欢的流水账。
从11号下午官网公布院系分数线,到13号下午报到,着实让我各种措手不及。
又期待又害怕的复试终于来了。
想想12号还真是丰富的一天呢,甚至都来不及向张老师、葛老师道谢!阿丹三姐夫和陪我买衣服;不点桂林请吃饭(祝贺面试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你俩好好地啊);丫头们各种鼓励和支持;善良的媳妇带我去吃晚饭,我知道,我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奋斗!终于一个人拎着大包小包到了火车站,那治安、那戒备,哎哟喂,不错啊。
言归正传,额,晚上的火车,我决定不跟周围的人过分的热络,(用室友的话说,我就是话唠,和谁都有聊不完的天),一个人抱着电脑看看专业课,我是多认真的从教育学原理看到中教史跳过外教史看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啊,(实践证明,我又一次巧妙地忽略重点有木有),还好给力的是,身边坐了五个男生,一点都不养眼,我就可以专心看书了,掠过奇葩男的搭讪。
还好有个学妹比我提前到北京(原谅我不能说出她的名字),这给了我一种无形的安全感。
因为抱着电脑看了一夜,早上实在困得不行,昏昏欲睡的状态在火车进站时才有所缓解,学妹给我发信息,乘坐387路公交,到明光桥北站下车,她因为要去打探专业复试信息,我们学校的一个进修老师接的我,我第一次为如此霸道的之路方式而折服,专业适合路痴二十年啊。
短信内容:“明光桥北站下车后直行100米左右,进入北邮西门入校园,进门后左转100米左右再右转直行,从北邮校园穿至其东门,对面就是师大西门,我去那儿接你”,啊啊,我竟然神奇般的找到了。
(火车站47路是直接可以到师大东门的,但是离住的地方很远)。
L老师真是人才,把我送到宾馆,交代了一些话后,就让我好好休息,超级感动啊!这三天真是麻烦老师了!匆忙洗漱,激动了一会倒下就睡着了,迷迷糊糊中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半晌未果,就隐隐约约的传来断断续续的啜泣声,刚开始以为是男女朋友吵架呢,就选择性忽略了,可是声音越来越大,使我不由得纠结起来,问还是不问?人生地不熟的地,还是不要多管闲事了吧?!用被子把头蒙上,竟会有种于心不忍的感觉,于是起身开门,隔壁的一看起来很小的女孩蹲在地上哭,她当时背着书包,下意识的联想到复试,果不其然,心理学面试刚结束,我把她带进房间,给她倒了一杯水,这孩子竟然哭的更厉害了,好吧,我就安静的让她发泄一会儿。
渐渐恢复平静,她说是导师面试时很和蔼,她很感动。
原来,她11年毕业,坚持了三年的北师梦,一边工作,一边备考,失败了两次,今年终于冲进复试,擦过复试线,心理很没底,因为导师的最后一句话“你性格这么好,不一定要考研,做什么都行”。
她并没有和导师说明自己的经历,却被导师们的和蔼、绅士感动了。
听完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有什么能比坚持梦想更难能可贵呢?越聊越投缘,才知道她是淮南的孩子,分享了她的备考经历。
(后来,我们匆匆分别,昨天发现她从门缝塞了一张纸条,留了手机号码和QQ,希望这位老乡好运吧)。
来到北师的第一顿饭,是在教工食堂,饭菜味道很好,我喜欢,哈哈。
走在学校的路上,不禁感慨,北师的妹子好美,男生很干净,看起来很舒服,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都有一种很特别的气场,所以我说,北师是一个很有气质的学校,我对她一见钟情!我多么期待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啊!吃完饭和学妹回到宾馆,她下午去听心理学讲座,我下午要去教育学部报到。
各种忐忑,以至无法入睡,带着事先准备的各种材料来到英东楼,交复试费的时候一不小心看到了自己的分数还是挺高的,(08的学姐跟我说成绩还不错,但是有两个男生,这个专业,男生向来占优势啊,还有一个北师本部的,我去,心都凉了)。
第二天,依旧不安的猜测着复试的专业课,加上学前教育的考生,满满的一会议室啊。
老实说,心里很没底,10个教育史的孩子,5个中教,5个外教,刷人很残忍的。
看到专业课,无语死了,两大题、150分,又是要写满5页纸的节奏吗?没办法。
150分呢,每一分都很宝贵的。
后来,和学姐一起吃饭,才知道和她当年考的题目一样一样的,不要太巧,那些欧美国家的教育发展历程我都忘了啊!!!中教史考了繁体字的翻译,总之,复试的题目很灵活,需要发散思维和延伸。
中午一起吃的和邱爸爸黄焖鸡米饭,味道杠杠的,我和XY同学都闹肚子了,这是好事多磨的节奏吗?不要啊!!考前的等待真是度妙如年那,坐在候考室,中文介绍、英文介绍,不停的模式切换啊,终于等到开始,老师首先说顺序你们看着办(我们茫然,表示服从安排吧),然后他说就按名次吧,武雅静(我了去,我竟然。
好吧,早死早托生吧)。
我可以说第一是帮老师进入状态吗?(啊,以前在书上看到的名师,活生生的坐在我面前,小心脏啊)虽然紧张,礼仪决不可忽略,就算全身颤抖,我也坚持面带微笑。
把个人材料交给老师后(我觉得这点做得很好,各种证书复印2分,原件都用文件夹夹起来,首页是简历,貌似老师很仔细的翻了两遍),他们在看材料。
我在紧张的调整。
接着是自我介绍(我多想幽默一把,老师您要中文版还是英文版的呢,我可以自由切换),关键时候就不敢冒痞,中规中矩吧。
接着,老师问了本科专业,老师上课方式,看过什么书,主要内容以及你的见解,为什么考北师?为什么考教育史?毕业论文是什么?什么时候准备考研?一女老师看了我的本科课程设置,问我如何处理研究生阶段的枯燥范围的生活和以前的唱歌,跳舞,书法等等(你懂得,音乐基础、美术基础、舞蹈基础)反正觉得自己很狡猾的回答了。
我也谈到了自己的兼职教师生涯,志愿者经历,甚至也表示了自己对当前国培计划的某些方面进行了批判。
(我隐约感觉到,老师看了我的证书后,问我口语很不错吧,我当时弱弱的笑了一下,接着就朗读、翻译文献片段,单词我都认得,句子组织不好有木有??)老师笑了,说平时没看过外文文献吧?恩恩,我坦白,但是我以后肯定会多多留意的。
面试组组长还问我大一大二看过什么书,还看过自然、哲学之类的书吗?我答曰关于教育实践的,比如魏书生。
其他的没看过。
还有问我写过什么东西?(我竟然听不清那个老师的问题?)我最喜欢中间的那个年纪稍大的老师,一直微笑的看着我,还问我考六级的时候怎么那么胖?哎哟,乐死我了。
总的来说,我用了大约二十分钟,不知道好坏,完全木有感觉了。
进京赶考之复试(二)接着扯啊!面试的问题还有我是怎样学习英语的?(真心是把真题做了八遍,第一遍单纯做,对答案;第二遍一句一句分析;第三遍分析之后再做;第四遍将文章分类,比如科学类、教育类、哲学类、自然科学等等;第五遍将题目分类:推断替、主旨题、最后一句题等等;第六遍、第七遍、第八遍)专业课考了250,是怎么复习的?报辅导班了吗(很多学弟学妹问这个问题,我只能说因人而异,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你觉得北师的试卷怎么样?你研究生阶段的打算?(在回答名著时,概括完大意,最好就某一点进行阐发,我说的是《卡尔维特的教育》中的冷水浴,老师问了我怎样看待这一现象?我尝试过吗?为什么没有坚持?家里的书多吗?)最犀利的问题是老师问我,我在学习过程中自认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本来想说自己很懒,总想着拖到最后,政治复习就是这样的。
想着网站上的提供答案,就厚颜无耻的说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太过苛刻,举了一个六级刷分的例子。
(反正我看到一直严肃的那个老师对我笑了)。
再后来,每个人出来都会说,啊啊啊,某某老师对我笑了!!!坐在候考室,我们这十个孩子相互鼓励,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的前途未卜,屋子里的空气甚是压抑,为了缓解气氛,我说我觉得我们十个孩子都很不错啊,要不我们去找导师把我们都收了吧?我们绝对不给他们添麻烦!!额,接下来出现了很悲壮的一面,我们相互留下了联系方式,要是今年谁谁考不上,明年过来找那些考上的孩子们。
我之所以这样做,一是为了认识这些优秀的孩子们,二是对自己的表现非常不满意,万一我不幸“壮烈牺牲”,还可以帮学弟学妹们找到一些学习资源,这样些许会少一点辜负他们对学姐的期望。
原来,有三个同学是历届的,边工作,边准备考研,大家都十分不容易。
是的,我也会因为我的本科学校自卑,但是,是阜阳师范学院培养了我四年,正如强大的蔡蔡学姐所言,如果不是阜阳师范学院,换成其他学校,她一定考不上北师大。
我绝对以师院的学风为荣,感激在这里遇到的老师、同学。
事实证明,这些真正有学时的导师是不会歧视你的毕业学校的,只要你表现得足够优秀。
(貌似导师比较喜欢主动的学生,在你回答完一个问题后,你可以主动地把导师引导到你所擅长的方面,让他们看到你的闪光点。
我总结了一下各大网站的复试小贴士,从着装到谈吐到面试礼仪,都要从小处着手,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有可能成为你的制胜法宝。
衣服稍正式就好,干干净净,大方利落的学生样子,可以稍稍画个淡妆,使自己看起来更精神一点;一定要谦虚,一定要自信,一定要礼貌,一定要积极向上。
对于我来说,我应该刻意放慢自己的语速的,可是紧张的时候就一串一串的蹦出句子,啊,天哪!你不会的问题千万不要装会,你有几斤几两,导师与你一番对话之后便心中有数,你要坦白自己在这方面还有欠缺,在今后希望有机会向老师当面请教并给予重视(当然不要说得太官方,自己组织语言,自然真实才会使人听得舒服);如果你刚进门就能给导师们一个美美的微笑,那你的印象分数一定不会太低;不要太过炫耀自己,适当的向导师推销自己是一种能力,过了就会让别人感到厌烦,要知道哪个老师不是不是专业领域的牛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牛毛而已。
自我介绍可以事先熟悉,背稿神马的不要向上翻眼或者看着天花板,和老师用目光交流吧,多看看会对你笑的那位,慢慢就放松了;据说切忌在导师面前说自己考研如何如何辛苦,因为进入复试的那个孩子没有用心付出?谁不辛苦?谁随随便便就能过了初试?个人愚见,类似淮南同学的那些经历还是可以说说的)我觉得我的智商是硬伤,网上看过老师的照片,现实中却不能将他们对号入座,只是看到办公室的铭牌上赫然写着那些我膜拜已久的大家们。
心照不宣地,我们等到最后一名同学面试结束,跟老师们告别然后一起离开,虽然来自祖国各地,虽然我们是彼此的竞争对手,但是每个人都无私的分享了自己的复试问题,告诉下一位同学要注意的事项,那时候,小心脏随着445、451(面试办公室)房间门的一开一合而加速跳动。
所幸,见到的学姐都很友好,很温柔(是的,下一步,我要女生一点了,要不然四个男生会被我吓到的)。
面试结束,我又认认真真的把从英东楼到师大西门的路走了一遍,依依不舍,焦虑着我还有没有机会再来这里?我孜孜追求的学校会不会要我?答应了学姐面试结束一起吃饭,她是08小学教育的亲学姐啊,是我这几年来的学习楷模。
犹记得她论文答辩时候见过一面,学姐长得就是很像做学术的孩子。
在我平时学习中,给了我很多指导,她就是我心目中的大神。
我一直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榜样才不会迷失方向,才不会失去奋斗的最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