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婚姻家庭法概述 婚姻家庭法 教学课件
第三章 婚姻家庭法概述 婚姻家庭法 教学课件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婚姻家庭法 (第四版)
主 编 杨大文 副主编 曹诗权
第三章 婚姻家庭法概述
第一节 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一、婚姻家庭法的概念 二、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 三、婚姻家庭法的特点
2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婚姻家庭法的渊源 一、宪法 二、法律 三、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所属部门制定的有关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二、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
1.从调整对象的范围来看,婚姻家庭法既调
整婚姻关系,又调整家庭关系;既包括婚姻 家庭关系发生、变更和终止的动态运行的全 过程,又包括由该动态运行所形成的主体之 间的权利和义务 2.从婚姻家庭法调整对象的性质来看,既有 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关系,又有婚姻家庭方 面的财产关系。其中人身关系居主导地位, 财产关系以人身关系为先决条件,居于从属 依附地位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三,主体不同。婚姻家庭法中的财产关系以具有
特定身份的自然人为主体,民法中的财产关系以一 切具有平等属性的自然人、法人为主体。 第四,产生根据不同。婚姻家庭法中的财产关系以 引起特定身份关系的法律事实为根据,民法中的财 产关系以各种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事件、行为 或事实构成为根据。 第五,性质不同。民法中的财产关系带有任意性, 具有“意思自治”的特点,而婚姻家庭法中的财产 关系大多数带有强制性,“意思自治”原则在婚姻 家庭领域的财产关系中是受到诸多限制的。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五,如果以婚姻法来命名婚姻家庭法,那
么,《收养法》的法律部门归属和地位确定 则陷入困境;如将其硬性置于“婚姻法”的 名下则明显牵强。 第六,国外立法虽有“婚姻法”之名,但大 多数是根据其调整对象仅限于婚姻关系而定 ,属于狭义上的婚姻法,并有其他相应名称 的单行法与之并存,所以名实相符,不存在 类似于中国“婚姻法”之名所表现出的上述 问题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关键术语
婚姻家庭领域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姻家庭法的渊源、婚姻家庭法的效力范围 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 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计划生育、干 涉婚姻自由、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借婚 姻索取财物、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家庭暴力、虐待、遗弃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分析,以“婚姻法”之
名来表达婚姻家庭法,似有不妥: 第一,婚姻家庭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婚 姻是家庭的前提之一,家庭是婚姻的结果, 由婚姻而形成的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内容 之一,所以家庭可以包容婚姻,而婚姻则无 法总括除夫妻关系之外的其他家庭关系,因 而与其称婚姻法不如称家庭法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在具体理解我国现行婚姻家庭法时,应首先
注意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我国婚姻家庭法中既包括婚姻法规范,又 包括家庭法规范,还包括有关其他亲属的法 律规范。它既属于广义的婚姻法,又属于广 义的家庭法 2.我国婚姻家庭法是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所 有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3.在法律特性上,婚姻家庭法属于部门法、 实体法和国内法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肯定了婚姻家庭法调整的财产关系的上述特
点,则必然引出它与其他民事法律调整的财 产关系如何区分的问题。两者虽都属于财产 关系范围,但又有明显的不同。 第一,基本原则不同。民法中的财产关系以 等价有偿、公平、自愿等为原则;婚姻家庭 法中的财产关系则以男女平等、保护弱者为 原则。 第二,目的不同。民法中的财产关系以服务 于商品经济关系或市场经济关系为目的,婚 姻家庭法中的财产关系以服务于家庭共同生 活、实现家庭职能为目的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四,婚姻在很大程度上所反映的是一种起
止过程,程序性的事项多于实体,法律规范 亦多注重于这一过程的操作条件,其实体性 内容则见诸家庭之中;而家庭在很大程度上 所反映的是一种实体性社会关系,具体表现 为各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正是法 律规范和调整的基本方面。将婚姻家庭法简 称为“婚姻法”势必发生重婚姻、轻家庭且 与立法旨意相背离的误导。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本章导读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
宪法》)为基础,以《婚姻法》为主干, 以《收养法》为配套,以其他不同效力层 次的法律渊源为补充的婚姻家庭法既是一 个开放的系统,又构成内在统一连贯的整 体。它以特定的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区别 于其他法律部门,构成民事法律范畴中相 对独立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章 四、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地方的有关规定 五、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司法解释及援用、 认可的有关判例 六、我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条约 第三节 婚姻家庭法的地位 一、婚姻家庭法在立法体例上的发展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二、婚姻家庭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第四节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一、婚姻自由 二、一夫一妻 三、男女平等 四、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五、实行计划生育 六、婚姻双方和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法律调整婚姻关系的目的之一在于通
过婚姻形成良好的家庭结构,以保证家庭功 能的实现;离开家庭则婚姻因无所依托而丧 失法律意义。故将婚姻家庭法定名为婚姻法 乃舍本求末、未得重心之举。 第三,我国颁行的两部婚姻法虽名为婚姻法 ,实则许多条款规定和调整的是婚姻以外的 父母子女关系、收养和祖孙、兄弟姐妹关系 。这些法律关系虽与婚姻有一定联系,但与 家庭、血缘的内在联系更紧密。“婚姻法” 名实不符,容易引起歧义
第一节 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一、婚姻家庭法的概念
婚姻家庭法作为一个集合或分解的名词在历
史上由来已久,但古今中外各国对该法的命 名不尽相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革命根据地时 期形成的立法习惯,加上苏联立法模式的一 定影响,于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婚姻法》,从而确立了“婚姻法”之名,并 被1980年颁布的《婚姻法》沿用至今